分享

蓝瑛《溪桥初雪图》

 百了无恨 2015-10-15
 
蓝瑛工书善画,以此为生,是当时有名的职业画家,山水、花鸟、梅竹,无一不精,而以山水最为著名。其画近师沈周、文徵明,远师黄公望、吴仲珪,在临摹宋、元诸家方面,尤为致力,《图绘宝鉴续纂》评之曰:“画从黄子久入门而醒悟”,是指他能融北宗马远、夏圭及“浙派”笔墨,入南宗董源、巨然及“吴派”画法,线条粗旷劈砍,落笔顿挫刚健,造型尖新峻峭,时有陆治之风。晚年笔力蓊郁苍劲,疏宕纵横,气象雄浑,名声突起,可以直追沈、文。蓝瑛画从南宋院体入手,虽称浙派,而雅好元人画,故笔底多圆厚之趣,与浙派张平山辈霸悍之习迥然有别。蓝瑛所处的时代,以董其昌为首的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蓝瑛作为职业画家并没有抵触和排斥,而是积极将二者进行融合。由于机缘巧合,蓝瑛得以拜会了董其昌并向他学习文人画的画法,因而在蓝瑛的作品中,较好地将职业画家的精细和文人画的写意相结合。因此蓝瑛的画具有职业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和文人画家的笔墨情趣,二者结合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明末职业画家向文人绘画靠拢的发展趋势。
蓝瑛一生游历甚广,明代韩昂在《图绘宝鉴续纂》中记载他到过福建、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地,对长江南北的名山大川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切的感悟。因此,在这本图册中,他凭藉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方山岳的壮丽。由于画家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澄观”的目的,所以在此图册中无法找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某些形式结构及色彩等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使之化作自己的“胸中丘壑”再加以表现。这种典型的文人山水画创作方法与西方注重写实的风景画迥异其趣。
萧平题诗堂:溪樵初雪。蓝田叔真迹佳品,图中危崖丛木,冻溪木桥,红衣策仗者独行桥上,身后飞泉直下,雪峰耸立,气象雄奇而苍凉。皴用乱柴,笔老而苍,摩润色艳,自题法范华原,其磅礴气势与沉雄笔力确有似也,无愧于后浙派之旗帜。辛卯小雪识于金陵,戈父萧平。


作者  蓝瑛  
尺寸 诗堂44.5×50cm
估价  RMB  1,600,000-1,700,000
成交价 RMB  1,897,500 
专场 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5-06-07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5春季拍卖会
出版:《翰墨丹青·中国明清书画品鉴》P22-23,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 
鉴藏印:致和精鉴、仓稊、绍霆平生珍赏、山阴张允中补萝盦所藏、萧平七十岁后审定真迹、清和堂心赏
题签:明蓝田叔溪桥初雪图,绫本着色,谷若珍赏。钤印 :张恩裕、谷若
备注:
1.民国京城著名收藏家张致和旧藏。
2.北京大学教授张恩裕题签。
3.萧平题诗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