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如何加强受众的记忆

 昵称15592316 2015-10-15

 所谓的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来完成,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对人们有重要的意义:

在大众传播当中,受众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也要经过记忆的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的登记,短时记忆的加工,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而储存在头脑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假如不去注意,则信息就从感觉记忆中消失了,所以吸引注意是使信息进入受众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经过注意的信息在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都有可能遗忘,而只有经过重复的回忆与关注,才能建立牢固的联系。记忆的生理机制是人脑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是一种主客体相互反映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在复习时经过强化得到巩固;再现时,旧痕迹被激活。因此,记忆对受众接受传媒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根据记忆的规律,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受众的记忆:

兴趣是记忆的前提。媒体应满足受众的需要,推出受众喜爱的节目类型或不同受众关注的新闻报道。当你对一种东西感到非常有兴趣的时候,你就会很容易而且很清楚地记起当时所发生的情况,甚至一些细节也历历在目,即使很多年后你也很难忘记。因为你是对你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一种积极地态度,情绪也达到一种最佳的接受信息的状态。

联想和想象是提高记忆力的金钥匙。媒体应注重节目或新闻报道的品质,禁止播报愚昧,伤风败俗,难登大雅之堂的节目,播出节目类型要可以充分发挥受众的想象和联想,才能加强受众的记忆。因为愚昧、纯娱乐的节目类型只会让受众获得一时的快乐,过后就会完全忘记。而能发挥受众想象和联想的节目就不同,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头脑中建立联系或联想,达到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很好地记住,因为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以“顺藤摸瓜”,由此及彼,记忆效果更好。

另外,媒体传播的信息应注重在人文情感的注入和社会责任的体现上,立场尽量客观公正,但不失倾向性,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舆论引导。对于一则有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受众会受其舆论影响而记忆深刻。防止传者使用客套语言而使得新闻报道变得形象化而乏味,有深刻的见解会使得受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从而过目不忘。

此外,注重媒体信息传播的技术含量,尤其针对电视节目,尽可能给予受众听觉上与视觉上以别具一格的感受,并且可以采用不断重播轮播的方式。而报刊上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提高其对传播信息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