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打造律师团队| iCourt

 兵木 2015-10-16

 


法秀特刊——iCourt校友专栏

如何打造律师团队

作者:胡玉芳

单位: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微信公众号:盈城诀

公号ID:yingchenglaw1

个人微信:hfjune

没组建团队前,一个人想做什么总是随心所欲,有了团队后,团队的工作早早就有计划安排,更有互相监督提醒,而且让我们更加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





一晃我和王志强律师共事已有十年,十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从助理到合伙人律师的转变,又从同事转为团队合作。现在我们的盈城律师团队有五位成员,专注于建设工程法律服务,我们立志成为国内优秀的建设工程法律服务团队,并一直在为之努力。回顾十年漫漫之路,团队的组建和成长看似水到渠成,实际也是不断摸索和创新的过程。


偶然——共事的开始


十年前我还在上海一家建筑公司工作,我正和当时的男友、现在的老公进行拉锯战,留在上海还是去深圳?王志强律师偶然的一个电话,让我决定了去深圳。


那是2005年春节后,在从老家赶往南昌机场回上海的长途汽车上,我接到王律师打来的面试通知电话,是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的招聘,于是我立即把去上海的机票退掉,赶赴深圳。之后面试、搬家,我离开了熟悉的上海,与王律师共同成为当时建纬深圳分所一位大状的助理,开始了我们十年的共事。


很幸运,我们跟的师傅是当时建纬深圳分所的大咖,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都非常强,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并快速成长,我们十分珍惜与师傅在一起的机会,我和王律师分别都做了四年助理,这在人员流动大的律所是比较少见的。多年以后当我们也开始带助理时,我们时常在心中感激师傅,感谢他的引领与包容。


后来聊起这段经历,我常感叹,如果王律师的面试电话不是在我回上海路途中打的,而是在之前或之后,我就不会立刻去到深圳面试,那样我也不一定会离开上海了。


偶然,是我们共事的开始。



信赖——合作的基础


2009年,王律师已经独立执业一年多,而我此时刚开始独立,虽然有着师傅的支持,但仍然感到无措,不知道客户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开拓业务。这时全所正好有个整体开拓计划,搜集了大量施工企业名单一一分配给个人,各自可以去开拓。陌生客户的开拓,该怎么做呢?我想要找个同伴一起才好,为了壮大声势,我找了独立执业不久,也是最熟悉的王律师,还记得当时我对他说,我们一起开拓吧,他很爽快地说:好吧!这样我们慢慢找到第一个客户,第二个客户…….开始了我们的个案合作。


当时选择合作,并未经过深入的思考,只是想着两个人力量更大。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人呢?深究原因,我想应该是信赖。


信赖,是信任与依赖,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


因为有着多年的共事经验,而且师从同一位师傅,彼此间已经十分熟悉了解,对于彼此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都十分信任。


因为同是新律师,面临同样的问题,希望有人结伴而行,这时需要寻找的是互相依赖的、互相支持的伙伴。正是因为彼此潜意识都有着这同样的认识,所以我们的合作变得水到渠成。



创新——团队的搭建


合作初始,我和王律师的合作模式是个案合作,部分业务自己做,另外共同开拓的业务一起合作。这样的模式延续了几年,不好也不坏,业务并没有明显增长。随着我们的师傅离开律师队伍,下海经商,我们也开始思考,该如何提升自己。


要有提升,肯定需要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换所。我们在2012年年底来到了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盈科所在业内褒贬不一,但却给我们带来了与传统律所不同的东西,我们看中了它的与众不同,果断转所到了盈科。现在到盈科已经二年有余,它带给我们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广大的平台。


第二个改变,是改变合作模式。还记得刚到盈科不久,王律师突然和我说,我们把全部业务都放一起吧,做紧密型合作的团队,当时他还说了很多,我感觉很突然,但又很惊喜。虽然独立执业已经几年,但一个人始终感觉心里没底,做助理时,有师傅督促前行,有师傅可以依靠;而独立执业后,一个人时常倦怠,时常感到孤单。


很快我们团队组建起来,团队成员从最初我们二位,到三位,到现在五位,组建团队后,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忙,忙着学习,忙着做案件,忙着做研究。没组建团队前,一个人想做什么总是随心所欲,有了团队后,团队的工作早早就有计划安排,更有互相监督提醒,而且让我们更加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


第三个改变,是参加iCourt学习。2013年年底听说了iCourt的图表课,当时就很想参加,由于工作忙,一直到2014年年初,我和王律师共同参加了谈判课,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上课上成了iCourt的学员股东。从参加培训课程到参加房地产律师私董会、商事诉讼律师私董会,iCourt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原来牛人们是这样做律师的,原来服务是可以这样做到极致。


不断改变的过程,是团队不断提升的过程,现在我们的团队从工作工具上,每人配备了Mac,运用印象笔记、钉钉、快盘等软件;从工作要求上,不断改进规范化办案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从学习研究上,坚持制作大数据研究报告,坚持参加iCourt的学习。


结语


我们的盈城律师团队在摸索进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点点小小成绩,出版了专业书籍《项目经理的法律课堂》,撰写的《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度建设工程案件审判研究报告》发表后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我个人荣获《建筑时报》“2014年度中国建筑业年度人物”称号,王志强律师当选了深圳律协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我们的团队还很年轻,还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改进。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找到适合的搭档,组建一个团队呢?我的回答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每一个团队都有他的独特,每位律师都有他的特别,是否是紧密型合作,是否是熟知多年的好友,是否彼此专业都一致,神马都不重要,只要自己觉得OK就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