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会“牛人”预测会计试题,掌握这些稳拿分|2015考生必看

 云真馆 2015-10-16

总的来说2014年的会计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章节基本没有考,只考了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借款费用等简单的知识点,这些都是以前考查比较少的内容。既然2014出的新准则没有考查,2015年考的概率大家应该懂得了吧。对于2015年的八个新准则,我大体预测一下:


可考性较大的准则


上面已经排除了6个新准则了,剩下两个必然是2015必考的内容。所以,考生朋友们一定要积极备考,熟练掌握。


1、《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修订)》


2、《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


这两个准则不仅是重点,更加是难点,2015年一定会考。所以,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两部分,不要因为难就放弃了。


可考性不大的准则


1、《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个准则是说公允价值是怎么来确定的,涉及的方面主要是评估的,考的可能性不太大。


2、《第40号——合营安排》主要是讲的将合营安排分为了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个部分,然后有各自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会考,但但可能性较低。


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修订)》职工薪酬这个准则考点也不是很多,只要记住新的职工薪酬的分类有了变化就差不多了。关于提存计划和受益计划,只要知道大概的概念就差可以了。受益计划在准则中是相当复杂的一个东西,设计了过多精算的内容。而且就现在来说,没有企业会在用这个受益计划。所以,其考的可能性也不大。


4、其他,还有三个就是关于列报和披露的准则,考试的可能性不太大。


所得税


能够跨过长投、合并报表、所得税这三个大难点,那么通过会计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因为这三部分东西是确实难,而且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来做铺垫,可以说是大部分资产负债的综合,所以,我们来学习一下所得税知识点。


1、会、税差异

会计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导致会有差异。


比如: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上,如果有证据证明该项资产确实发生减值,那么是可以扣除的,减少利润;但是税法的规定不是这么回事儿,税法要求必须实际发生时才能扣除,这样就形成了税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暂时的,因为将来实际发生是可以扣除的。


再比如,罚款,罚款扣除减少了企业的利润,但是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永远都不能扣除,所以形成的差异是永久性差异。


2、背口诀

虽然会计不像经济法一样,大量的考点需要我们记忆,但是有些东西背也是特别有必要的。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差异;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差异;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差异。


这几句话一定要熟练到看到题目能脱口而出。


3、资产的计税基础

(1)一般的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税法和会计没有差异,可能产生的税法会计差异就是计提的减值准备、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来计提折旧。


(2)如果是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那么账面价值等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等于初始确认金额(或减去税法规定可以计提的折旧)。


(3)无形资产有个特殊的地方:对于研发支出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初始计量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这个知识点经常综合题会考到)。


4、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注意:有一些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的确认和偿还不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预计负债是可以能形成永久性差异的:比如债务担保,税法规定债务担保在实际发生时也不可以扣除,这样未来可扣除的金额就是零,所以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减去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那么计税基础等于零。

本文转载自注会更eas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PAer团队整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