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题朱熹

一
叹理学流长,放棹溯源,天光云影尤溪水
仰紫阳名远,观书怀旧,夏诵春弦闽地风
注释:
朱熹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
树鹿洞宗风,开五教仪型,儒林独步弘高论
平鹅湖秋色,立四书圣典,理学穷推赋雅声
注释: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出生于福建尤溪,先后从教50余年,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对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1178年朱熹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