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性失眠的中医治疗与调护

 乐山有大佛 2015-10-17

1、焦虑性失眠

¨       临床表现:入睡困难和频繁觉醒的同时伴随多梦,睡梦中惊醒后可出现恐惧感。


¨       由于总是担心无法入睡或不能维持睡眠,逐步加重入睡困难和醒转次数增多。

¨       白天存在的精神症状:心烦意乱,易急躁、烦躁、紧张、害怕和不安等


¨       躯体症状: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厌食、尿频、颜面潮红、心悸、胸闷、气短、颤抖和睡眠障碍等。 


2、焦虑性失眠的后果和危害


¨       影响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


¨       白天疲劳感和不适感增加


¨       幸福感降低、焦虑、情感障碍


¨       注意力、警觉性等降低


¨       睡眠不足:情绪不稳、烦躁、易激惹、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下降


¨       现代医学对于焦虑性失眠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长期以来多应用镇静、安眠药物,虽对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仍存在着疗效反跳和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且效果不佳。 


3、辨证要点


¨       本病辨证首分虚实。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失眠,焦虑性失眠的初期和中期大多表现为实证,或为邪热扰心,或为肝火内扰,或为肝郁气滞,也可能由于胃府宿食,痰热内盛。到了后期,失眠日久可能出现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的虚证表现。


4、焦虑性失眠的中医治疗


临床中医治疗焦虑性失眠的方法很多,其中以中药治疗为主,还可以配合针灸、按摩、外敷、气功等疗法,现以中药为主分述之:


中药治疗


¨       木郁火旺型:宜疏肝泻火定神志, 以丹栀逍遥散加减


¨       湿热内蕴型:宜清热化湿安心神, 以柴芩温胆汤加减


¨       阴虚火旺型:宜滋阴养血宁心神, 以天王补心丹加减


¨       忧思郁结型:宜养心安神调节气血, 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


¨       心脾两虚型:宜益气安心神,以归脾汤加减。


其他治疗


¨       包括针灸治疗、外敷疗法(药物敷于手足心)、按摩治疗、拔罐疗法、耳穴贴压法、足浴疗法、气功疗法等。


¨       针灸在祖国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治疗不寐上也是疗效显著。


针灸结合耳穴


¨       常规针刺取穴::百会、印堂、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


¨       耳穴压豆取穴::取心、脾、肾、神门、交感、皮质下。


5、预防调护


¨       焦虑性失眠属于心身疾病,重视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卫生具有实际的预防意义。《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对待睡眠,反而能较好入睡。


¨       睡眠卫生方面,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及吸烟。睡前避免从事紧张和兴奋活动,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另外要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尽量减少噪音,去除各种会影响睡眠的外在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