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印度发现了“本土茶树”

 释怀斋 2015-10-17
在印度发现了“本土茶树”
作者:印度之窗  发布日期:2012-08-31 00:00:00  


摘 要: 西方最早记录印度喝茶的,是荷兰人范?林索登1598年写的《旅行日记》,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在印度生活了7年,印度吃茶方式很特别,拌着大蒜和油,当作蔬菜一起食用。印度人也会把茶放入汤中煮食。有学者认为,印度吃茶习惯是景颇族(境外叫克钦族)带进去的,景颇族是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云南、西藏、缅..

19世纪初期,英国与中国的贸易交锋,因为茶叶而处于被动状态,不得不从印度输出鸦片来扭转形势。1830年代,中国“以茶制夷”的想法触动了英国人,英国人害怕在茶叶问题上受制于中国。

1792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特意带来了几位科学家,从江西带走了一些茶树,后来他送给了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马戛尔尼来的时候,东印度公司的人嘱咐他,一定要多注意茶叶,它的价值很大,如果能在印度移植,就再好不过。马戛尔尼回答说,如果茶能长在我们的领土,那我们就不必仰给中国。

班克斯也到过中国,对茶树的生长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很透彻,1778年,他就认为在印度北部可以种植红茶――这时英国人以为红茶是一种茶树,绿茶是另一种茶树。这些茶树被放到加尔各答的植物园栽培,长势都不错,但东印度公司对大面积推广并不热心,一方面,东印度公司垄断着中国茶对英贸易,没有寻找替代品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对在印度种茶缺乏信心。

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后,英国成立了专门的茶叶委员会,主要负责调查引进中国茶树和茶种的可能性,并开展实验性种植和引进中国工人。但没有中国官方许可,只能以偷运的方式进行。茶工也不容易招募,熟练茶工在中国生活得很不错,中国政府不允许这些制茶秘密外泄,荷兰人曾经尝试招募的中国茶工,12个人都先后被谋杀了。即便是成功到达印度,那些家人也会被清政府追究连带责任。

根据乌克斯在《茶叶全书》里的梳理,这在关键时刻,英国人宣布了在印度发现本土茶树的消息。

事实上,西方一直没有中断过有关印度人吃茶的记述,西方最早记录印度喝茶的,是荷兰人范?林索登1598年写的《旅行日记》,他以传教士的身份在印度生活了7年,印度吃茶方式很特别,拌着大蒜和油,当作蔬菜一起食用。印度人也会把茶放入汤中煮食。有学者认为,印度吃茶习惯是景颇族(境外叫克钦族)带进去的,景颇族是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国云南、西藏、缅甸和印度等地区。

1831年,英国军人查尔顿在阿萨姆发现了土产茶树,他同样把茶树寄给了沃勒,说这种茶“晒干后有中国茶的香气”,苏迪亚人将这种茶树叶子晒干然后冲泡成饮料饮用。这份植物标本很快死了。

查尔顿发现茶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在中国境外的发现,茶叶再也不是中国的独有之物,他们深知其中的意义,日本不过是移植了中国的茶树,但印度,本土本来就有,这就从根源上掐断与中国的关联。英国人这一发现,并非获得广泛认同,至少美国人不同意。1935年,乌克斯在他风靡全球的《茶叶全书》里,坚持认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

选自《茶叶战争》一书,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