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咋那么牛?原来他用的是秦始皇“霸道”升级版-今日头条

 激扬文字 2015-10-17

秦始皇牛不?可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人比他更牛,那便是汉武帝。论武力,汉武时代的中国远胜于秦,疆域几乎是秦的双倍,如果说秦只是一个东亚强国,那么汉武帝时代,中国真正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一个影响力远及整个亚洲的超级大国。

汉武帝咋那么牛呢?咱就先来说说汉武帝的“霸道”是怎么回事。

汉武帝咋那么牛?原来他用的是秦始皇“霸道”升级版

如果说秦始皇的“霸道”是以君制臣,那么汉武帝的高明或者说创新之处,是以臣制臣。

杜县有个人做长安的县丞,有事出门,让他的儿子留守看家。结果回来一看,肉让老鼠给叼走了。县丞大怒,责怪儿子:“为什么不看好肉!”

儿子回答说:“让我审老鼠,看它把肉叼去了哪里?”

于是儿子挖开鼠穴,把老鼠和剩余的肉全都找出来,然后严格按照司法程序,提审犯人(鼠)、严刑拷打(虐鼠?)、记录经过,最后给老鼠按律判刑,将犯人和证据呈堂结案。

县丞接过儿子的审案文书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文书用词严谨、逻辑合理清晰,俨然从事司法工作多年的老狱吏。

县丞的儿子叫张汤,张汤审鼠的事迹,一时成为美谈。他很快被官府录取为小吏,后来又得到丞相的青睐,征召为属官。终于获得天子的赏识,进入了汉帝国的司法最高当局——廷尉。

可张汤司法,完全就是看皇帝的颜色行事,汉武帝想要从严治罪的犯人,张汤就挑选最刻薄毒辣的手下去审理;汉武帝想要宽大处理的犯人,张汤就挑选最仁慈守法的手下去审理。

汉武帝正是看中了张汤这一点,因此,凡是皇帝不便出面的麻烦事,都叫张汤去解决。汉武帝发行白鹿币,农林部长(大司农)颜异提出不同意见,惹怒了皇帝。但皇帝也不能因此就惩罚颜异,就把这害人的任务交给张汤。

颜异是个清官,廉洁正直,没有什么污点,但还是被张汤抓到了把柄。据说颜异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朋友批评朝廷的某一项政策,颜异没回应,只是微微把下嘴唇翻了一下。张汤便判决颜异有罪,理由是:“颜异身为帝国高官,见到政策不合理,不及时报告皇上,却邪恶地腹诽,当处以死刑!”

张汤如此为皇帝效忠,却也不过是皇帝“以臣制臣”的一枚棋子,而且是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御史中丞李文是张汤的政敌,日夜搜集证据对付张汤,张汤有个心爱的属下叫鲁谒居,帮助张汤扳倒了李文,为张汤除去心头大患。鲁谒居生病,张汤亲自为他按摩足部,表示感激。但是不久,这件事被人告发,鲁谒居却已经病故,他的弟弟不幸受到牵连,希望张汤搭救。张汤心里打算暗中营救,所以表面上伪装不理不睬。鲁谒居的弟弟误解其意,以为张汤忘恩负义、见死不救,于是坦白全部内情,供出张汤。

汉武帝咋那么牛?原来他用的是秦始皇“霸道”升级版

张汤自身难保,却还忙着害人。当时发生了一起盗取先帝陵墓随葬品的案件,张汤负责审理,于是借机罗织罪名,将丞相庄青翟也牵连进去。

张汤的好运终于到头。丞相与秘书长朱买臣等三人商量,发现了张汤的漏洞。他们指证说:“张汤把帝国机密决策泄露给生意人田某,使其事先知晓帝国经济政策变化,囤积居奇、获取利润,并与张汤分成。”

汉武帝以这项罪名责问张汤,张汤正在抵赖,鲁谒居的弟弟的供词也在这时报告上来。张汤百口莫辩,只能自杀谢罪。

张汤虽然替天子做打手,陷害了不少人,但为官却很清廉,死后全部家产不过五百金,子女也不移民外邦,更没有海外资产,张汤的母亲,更用最薄的棺材埋葬张汤。汉武帝心里明白,张汤之恶,原因不在别人,在于朕!这便查出丞相庄青翟与朱买臣等三人陷害张汤的真相,于是庄青翟自杀,三个秘书也被处死。

一场官场恶斗,臣子们斗得个个遍体鳞伤,皇帝却在一边冷笑,如此一来,朕无须亲自处理政事,也可以安心享乐了。

但是,以臣制臣,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官场越来越黑社会化,以致于内斗成为官场主题,真正的国家政事,反而无人用心了!

所以,还得外施仁义,那便是汉武帝的“王道”。

如果汉武帝只是在秦始皇的“霸道”基础上更进一步,那不过是将韩非的权术玩得更纯熟些罢了,汉武帝的高明之处,更在于他给法家的“霸道”穿上了儒家那件“王道”外衣。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儒家“亚圣”孟子,所谓“行仁政而王”,孟子认为,圣明的君主应该遵循人性的善良,实行仁政,便可以到达“王道”!

而什么是王政?归纳起来无非是一句话:“君王要谨慎地使用民力和自然之资源,轻徭薄役、减少刑罚、体恤鳏寡孤独,那么百姓可以免除饥荒之苦,国家也可以富强了!”

其实这样的“王道乐土”,在汉初道家黄老思想主导之下的黄金时代,差不多已经实现了。汉武帝对真正的“王道”,其实不甚关心,他看中儒家而不是道家,更多的是因为儒家对君主权威地位的百般维护和极力推崇。

汉武帝好色、好杀、好大喜功,这一切看上去都不象是儒家传说中的尧舜明君。但是汉武帝召集了很多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来作官,他本人也常常把儒家的那一套仁义挂在嘴边,说什么“我要象尧舜一样如何如何?”

汉武帝咋那么牛?原来他用的是秦始皇“霸道”升级版

(虽然汲黯的讽刺不无道理,但汉武帝时代的中国也确实强盛,如图红色部分是大汉直接的领土,而其他颜色部分则是藩属地区)

汉武帝一说仁义,信奉黄老思想的汲黯就笑了。他毫不客气的揭穿汉武帝的把戏说:“陛下内心想着那么多欲望,至于仁义,对外说说罢了,难道陛下还真的想学尧舜吗?”

于是汉武帝便如泄了气的气球般拂袖而去。留下吓白了脸色的群儒和泰然自若的汲黯。

其实汲黯说得颇为准确,汉武帝的治国之术,不是纯粹的王道,而是霸、王两道杂用。这一点,为后世统治者深深吸纳,作为帝王政治的不二法则。

听司马说秦汉,请看上一集听说要当丞相 他居然嚎啕大哭 咋回事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