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叛徒李斯,用欺师灭祖成就一生,也让儒家变味2000年

 思明居士 2022-03-23

前247年,年过30的李斯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拜别自己的老师荀子去往秦国。

这个决定改变了李斯的一生,也改变了儒家两千年命运。

为何这么说,看完就懂了。

离别那天,老师荀子问他:你为何要去秦国啊?

李斯回答:方今天下争雄,正是建功立业好时机,秦国雄心勃勃致力于统一天下,只有哪里,才能大显身手。

从这话可知,李斯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才是他心中所想。

文章图片1

(张扬少年郎)

听着学生李斯的话语,荀子陷入了沉默。

因为荀老先生于秦国也特别熟悉,早在19年前,荀子也不顾“儒者不入秦”的儒家传统,跑去秦国游历。

在秦国时,荀子极力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 跟秦昭王提出,要用儒家的王道,弥补秦国霸道的不足。

一番高谈阔论后,秦昭王大呼过瘾。

可过瘾归过瘾,酒也喝了不少,但荀子的学说,他就是不用。

这就让荀子郁闷了。

郁闷的荀子,随后看淡功业,不再追求仕途,反而专心教学,也没了争胜之心。

这一切,才让他变成了儒家大贤。

文章图片2

(大贤荀子)

可时代依旧在变,依旧在前行。

19年后的今天,曾经“儒者不入秦”的传统成了虚幻,不少饱学之士,纷纷投奔秦国,一个二个全部成了秦国臣子。

跟秦国门庭若市相对的,是东方六国高端人才流失,人才才是争霸之本啊。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吧。

因为精英人才都懂趋利避祸,也懂哪里有前途,也有条件出门找工作。

李斯如此寻思,荀子一点也不奇怪。

在李斯阐述自己的愿望后,荀子没有伤心,反而为李斯高兴。

可高兴之余,荀子也有些担忧。

首先,秦国是一个即不尊儒道,也不修儒道的国度,他害怕李斯不善变通,一个不好就会遭遇自己当年的厄运。

其次:荀子又害怕李斯太过变通,用无底线迎合秦国的方式,将儒家基因改变。

最后:荀子担忧秦国越发的壮大,让东方六国命运扶摇。

第一层担忧是基于师生情谊,第二层担忧是基于理想和现实,第三层担忧是家国情怀。

荀子的三层担忧,步步深远,意味非常。

但担忧归担忧,荀子并没有劝阻李斯远走秦国,只叮嘱说:勿违师道。

弟子的命运终究是自己走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荀子无疑是一个好师傅。

文章图片3

(荀子和李斯剧照)

切实地说,荀子担忧的有道理。

这道理,在李斯入秦国后就体现了出来。

李斯风尘仆仆来到咸阳时,恰逢秦国国丧,秦庄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秦王嬴政成了新王,至于掌权者则是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是一个赚钱的天才,投机取巧的天才,虽然治国水平也还行,却因为商人出身备受诟病。

为了给自己妆点门面,他学习战国四公子,不惜重金招揽门客,养了一大群人。

最多时,门下门客三千,风头一时无两。

眼见如此,李斯将自己在秦国的第一站,落脚在了吕不韦哪里,成了他门下舍人

那时的吕不韦府邸,俨然是秦国的“稷下学宫”,不少流派文人汇聚一堂,谈理想,谈人生,争思辨,热闹无比。

吕不韦为了体现礼贤下士,也经常光顾会场,听闻门客交锋,甚至将门客间的精彩辩论,编撰集结成著名的《吕氏春秋》。

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门客特别重视。

但李斯虽然在这样的氛围中,却依旧郁郁不得志,原因无他,虽衣食无忧,经常参与辩论,可才华却少有发挥的机会。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不治而议论”,全是空谈毫无实际。

这就让功利心强的李斯不满了,如果做空谈客,在齐国一样做,去秦国没有意义。

不甘心的李斯,为了理想,决定入仕。

文章图片4

(跟随君王才有前途)

吕不韦府邸门客虽多,但水平跟李斯比肩,思维深邃,论辩无双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让李斯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不久后在吕不韦举荐下,李斯从舍人变成了秦王身边的郎官。名为秦王跟班,实质是吕不韦安插在秦王身边的眼线。

这身份可谓尴尬,吕不韦不倒,李斯就没有翻天的机会,不仅没机会,还会因为跟吕不韦的关系,成为秦王嬴政的眼中钉。

如何做,怎么办?

李斯决定改变自己的初衷,将儒家精神中的王道放弃,推行立竿见影的霸道。

随后,在职场中追求霸道的李斯,锋芒无双,上任之初就给秦王嬴政献上毒计,建议秦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银珠宝,游说各国,收买政治人物。

接受秦国收买的,就帮助他们身居高位,不接受秦国收买的,要么暗杀掉,要么用离间计除掉。

如此歹毒的斗争手腕,跟儒家遵从王道,不下作,不背德的理念,可谓背道而驰。

简言之,这是法家的权术之道。

文章图片5

(韩非)

但嬴政喜欢这歹毒的谋划啊。

在秦王嬴政欣赏下,李斯仕途一帆风顺,也让他不再受到吕不韦的制约。

就在李斯受到秦王重用时,李斯的同学韩非,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法家。

同为荀子学生的韩非和李斯,都成了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不知荀老先生做何感想?

跟李斯出身低微,不择手段不同,韩非出自韩国名门,按理说仕途会更顺利,奈何身份问题,还有才华无双,让他受到韩王猜忌压制,一直没有机会践行理想。

无奈之下的他,选择著书立说,撰写了不少探讨治国之术的文章。

在文章中,韩非虽然接受了老师荀子人性恶的观点,却全盘否定了儒家所谓教化的作用,反而认为严刑峻法才是治国之道。

在这样的思路影响下,韩非的文章逻辑,都是践行法家,用术道治国。

按韩非的设计,理想中的国民,不需要学习其他流派书籍,唯一要学的只有律法。

以吏为师,是韩非的理想,因此才有了一句名言出炉: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按这思路,儒家是不需要的,就连侠客也是不需要的。拥有知识的人和拥有武力的人,一样要受到遏制。

这思路,其实非常符合秦国的政治理念!

当秦王嬴政读完韩非的《孤愤》、《五蠹》等文章后,感叹地说:如得见此人,并与之交往,死而无憾矣!

文章图片6

(在秦国碰头)

这话让李斯想到了自己的晋升之道!

韩非可是李斯的同学啊,两人交情非比寻常,一看君王有意,李斯就鼓动秦王发起了进攻韩国的战争,目的居然是逼迫韩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为了人才发动战争,足见嬴政求贤若渴。

韩非顺利来到秦国跟嬴政相谈甚欢,但嬴政出于谨慎考虑,并没有马上信任韩非。

眼见用韩非给自己晋升的因果达成,李斯开始使坏了!

他联手姚贾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贵族,现在大王立志吞并列国,韩非到底是帮助韩国还是秦国,这是一个问题啊?

如果大王不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就是留下祸根。不如加个罪名,处死他。

这言外之意就是,韩非或许是韩国派来离间秦国君臣的棋子,跟之前的郑国一样。

话音落定,曾经惜才的秦王,就这样在李斯和姚贾的联手忽悠下,决定处死韩非。

李斯一看得逞,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自杀之前,韩非为了争取一线生机,还希望能面见秦王,陈述是非,结果却没有获得应允。

韩非刚死,秦王嬴政就后悔了,立马派人去赦免韩非,结果为时已晚。

文章图片7

(韩非之死)

以上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韩非之死记载的过程。

按照司马迁老爷子的说法,韩非之死的根源,就是李斯妒贤嫉能。

但这武断的说法,其实也有问题。

因为秦王灭韩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可能因为欣赏韩非而放弃,更何况,一个韩非又算个什么?就算天才,也挽救不了韩国。所以,处死韩非的应该还是嬴政。

但无论如何,韩非之死,李斯都是参与者,就算不是主谋也是从犯。

这言行,也是悖离儒家道德观念的事!

韩非就算按律当诛,李斯也应该鉴于同门情谊选择回避,按照李斯在秦国的地位,他要回避,应该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前途,可李斯依旧干了送毒药,杀同门的事。

这让他,在秦国收获了大公无私的好评,也等于忘记了老师荀子的劝诫。

王道在李斯心目中成了屁,那一刻李斯唯一的念想就是,如何让自己仕途更进一步。

那以后的李斯,在霸道之路上一去不复返。韩非虽死了,但李斯将韩非的思想拿来,用韩非的思想,武装自己助力秦国。

文章图片8

(秦灭六国)

一轮轮思想改造后。

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秦灭赵,前225年秦灭魏,前223年秦灭楚国,前222年秦灭燕,前221年秦灭齐。

耗时九年,天下归一!

统一之后的秦国,按照韩非的思路,在李斯助推下,开始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尝试。

秦王嬴政成了皇帝,自称秦始皇,随即废除了谥号制度,禁止了百官议论皇帝是非的权力,秦国成了一言堂。

为了配合秦始皇的集权诉求,在李斯坚持秦始皇配合下,郡县制成了秦国政体,文字统一了,车轨统一了,律法统一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大一统的尝试,在李斯主持下雏形初现。

李斯也顺利地在前213年,登顶秦国丞相,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峰。

跟随仕途登顶而来的,是李斯这个儒家子弟,对于儒家的鞭笞。

也是在那一年的咸阳酒会上,一群博士,借着酒兴弄了一场争论,争论的主题是,秦帝国是否应当以史为鉴,修改全面实行的郡县制。

这争论,让秦始皇非常反感,认为这是儒生借古讽今,插手朝政。

虽然反感,但为了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秦始皇还是授意李斯,将这个问题在朝会上继续讨论,先说道理,后用强力执行,让这群人知道自己的决心。

文章图片9

(执法决心)

一看秦始皇态度,李斯那有不明白的道理。

在大廷议时,李斯重点强调了一个态度,不能“薄古厚今”,这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别用古话忽悠今人。

说完这话后,李斯又提出了焚书建议。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这段建议的威力,可谓巨大,听过李斯的话,秦始皇非常高兴欣然接受!

那么焚书令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就是遏制打压知识分子对于法家的批评,这其中,最喜欢借古讽今的儒家,当然是首当其冲。

后世无数人都说,焚书令毁掉了先秦古籍,其实并非如此,这焚书令针对的一直是民间藏书而不是宫廷藏书,所有的文献,在官府都有备份,对于文化典籍的破坏并不大,反而是对于人心的震慑更大。

用焚书之举,行禁绝思想,毁灭“不治而议论”的士阶层,让曾经的百家争鸣失去生存的土壤,才是目的。

至于终极目的也很好理解,全国都大一统了,你们这群胡思乱想的人,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都跟我学法律去。

文章图片10

秦国灭亡后,除了极个别特别遵从孔子的汉代儒生,提议恢复儒生议政传统外,几千年来,无人敢于触碰这帝王逆鳞,就算汉武帝时代独尊儒术后,儒学虽成了唯一显学,依旧没恢复到先秦时代的氛围中。

按这角度看,李斯之后再无真儒,被批驳两千年的孔子学说,跟孔子关系不大。

这就是李斯的历史贡献,用一己之力,完成了对于儒家的改造。

这也让他,在临死之前,特别的从容。

这从容的背后,是一个儒家叛逆的悔过,也是一个仕途追求者的自省。

我都成了儒家毁灭者,失去了理想,也失去了仕途,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有,或许也只有对于养老生活的向往吧: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那么李斯的死冤不冤?

不冤,腰斩其实都便宜了!

离别荀子那一刻,他如果真听了师傅“勿违师道”的话何至于此?

就算不能功成名就,保命依旧是妥妥的,又如何会让儒家背锅千年?

从这个角度看,荀子担忧的李斯无底线迎合秦国的霸道,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做人的原则性,才是人性的底线,不能指望一个无底线的人,干有情怀的事情啊!

文章图片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