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报

 昵称13298070 2015-10-18

    刘梅花
  最初的陶,还是素陶。红褐色,一种几近天籁的颜色,纯净,自然,似乎散发着微弱的泥土气儿,似有似无,淡淡的。也有灰陶,风尘仆仆,在光阴里走了几千年,走到我们面前,掸掉身上的土,那样饱经沧桑的样子。倘若可以轻轻敲一下,会是怎样的声音呢?低沉哑音,带着水色的尘土之音吧?
  遇见素陶,是遇见人类光阴深处的记忆。或者说是痕迹,太遥远了啊。双耳罐也就罢了,还有三耳罐。瓮也有,釜也有,连鸟形壶都有呢。素陶真个儿古朴,甚至有些稚气,像小孩子们随手捏出来的形状,扑面是亲切而原始的味道。哪些漩涡的纹,葫芦形网鱼纹,繁密优美,是怎么绘上去的呢?也有绳纹,是不是直接拿绳子压印上去的呢?我不知道。只有古人洞悉这一切。
  没有两件素陶是相同的。柔润纯净的细土,澄澈的清水,从先民们手中堆塑起来一枚器皿,捏出自己心里的造型。无参照,亦无复制。罐不是很圆,稍微有点扁,但饱满得像一朵花骨朵。甑的表面也不是很细腻光滑,水波纹斜斜歪歪的流畅柔和,似乎隐约有潺潺水声缠绕。壶口些微粗糙,都不怎么平整哩。双耳罐的左耳朵高一些,右耳朵低一些,看上去笨拙可爱,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这些古拙的陶器,都是先民们的生活用具,拿来盛水,存放粮食,储藏美酒。每一样古陶身上,都会有磕磕碰碰的光阴印痕。河边舀水的时候,陶罐碰到石子,留下石头的痕迹。火堆旁边围坐斟酒的时候,陶罐留下牙齿的痕迹。两只陶挤在一起的时候,留下彼此取暖的痕迹。这儿一个豁口,那儿蚀掉半条菱形纹。都不要紧,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些懵懂朴拙的古陶里生长出来的。人和自然,相依相存,陶是最好的原始光阴的记忆。
  泥土生万物,万物土中生。是谁先烧出了第一尊陶?这个人该是人和神之间的对话者吧?他的思想和脚步,都在大野里疾疾奔走。大地之上,素陶盛开。
  素陶的美在于质朴,是烟熏火燎的人间味道。而彩陶的美,则是绚烂的,似乎没有烟尘气息,高贵而具有神性。
  彩陶的陶面,要光洁温润一些。底色是橙黄,稍微渗进去一点点褐红,若有若无的那种朦胧。彩绘的颜料,都是天然矿物研磨而成。赭红呀,青黛呀,黑白色呀,都绘制到陶器上,花朵一样的图案都纷纷绽开,鲜艳而精美。弧线纹,锯齿纹,三角纹,蛙纹……每一样彩绘的花纹,应该都依附着先民们的一种心中愿望,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线条一波一波打起漩涡,柔韧地延伸相聚。而这相聚的花纹背后,一定是有心意的。时光这么遥迢,远得让人想不起来曾经的心意。
  喜欢一只人面的陶。两眼之间的距离有点远,目光是仰望的。鼻孔嘴巴也微微朝上,你感受到一种纯粹的欢喜和好奇。这种表情,叫人觉得愉悦而心生感恩。原来时光里的美,可以传递这么久。就算不说一句话,依然能扑进你的心扉,不离不弃。
  还有一只折线纹高耳彩陶壶,中间的开口有点扁,稍微大一些。围着这个口,周围又开了四个小口,像长出来的四只小兽的犄角,高高挑着,样子极为奇特。为什么呢?大概,是远古时期各个部落之间结盟的时候,用这个壶盛酒,部落首领们捏一根管子,同时从壶里吸酒,表示同心协力吧。否则,它要这么多小口干什么用呢?
  有一只浑圆的罐,彩绘着繁复绝伦的漩涡,赭色,褐色,灰黄色,杂糅在一起交错旋转,天地初开,混沌渐分的那种感觉。定定儿看那漩涡,目光却眩晕起来,是乾坤充满玄机的漩涡,是风吹云雾水气交融的漩涡,是大自然浩瀚渺茫的神秘漩涡。这远古的图案,你我怎能破译。只是踮起脚尖看一眼罢了。
  陶是尘土的花朵,一枚一枚,美得叫人收摄了心意,不敢喧嚣,怕惊扰了它一世清梦。若是来看它,也要素衣芒鞋,心怀敬畏才好。世间有些美,都只是偶然经过的相遇。只是多看了一眼,不言说,但心早已臣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