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治咳嗽“五要”

 春满庭苑 2015-10-18

游波

绵阳市涪城区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621000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重要证侯之一,临床发病率很高,常以咳嗽、咯痰为主。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肺主治节司呼吸,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位高气清,性娇质嫩,既受不得外来之邪气,又耐不了五脏之浊气。除肺脏有疾可致咳外,其他脏腑、或诸多因素皆可影响肺之宣肃而致咳。故《内经》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但亦有一些顽难久咳,因失治误治而缠绵不愈,甚至延至数月或数年,以致医者束手叹息,病家寝食难安。

周莉老师系首届绵阳市十大名医,四川省名中医,绵阳中医医院中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师古出新,尤其擅长治疗呼吸道疾患,对于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深入研究,擅长中医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遣方用药简单、轻灵、价廉,疗效颇佳,深受患者好评。我有幸跟随周老师临床学习三年,对老师治疗咳嗽的经验有一定了解,特别对周老师论治咳嗽“五要”深有感触,用之指导自己临床实践,疗效有了明显提高。

一、辩治要谨守病机

咳嗽无论外感或内伤,均属肺系受病,肺气上逆所致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外感咳嗽属邪实,为外邪犯肺,肺气雍遏不畅所致,若不能及时使邪外达,可进一步发生演变转化,表现为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热等情况,故需祛邪外出,清宣肺气为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故周老师要求抓住“邪、痰、火、虚”四点,邪即六淫外邪,痰分痰湿与痰热,火指肝火与阴虚火旺,虚指肾虚与肺虚。抓住了主要病机,就能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为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二、治咳要先治外感

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说:“肺为五脏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但临床上绝大多数咳嗽均属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由外感六淫诱发,故均应以祛邪外出,治疗外感为先。且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影响为病,外感迁延失治,邪伤肺气,久则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而加重,特别在气候转寒时尤为明显。由此可见,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两者互为因果。故周老师提出治咳先治外感,去除外因,则疾病不再向深入发展。

三、治咳要宣肺

周老师认为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外感内伤,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医学心悟·咳嗽》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肺之宣发和肃降,对维持呼吸功能的正常起着重要作用。肺气痹郁,则要注意促进肺气宣发。宣肺平喘,首推麻黄。李时珍认为“麻黄为肺经专药”。如咳嗽无肺气痹郁之象,则要注意保护肺气。

四、治咳要治痰

痰既是咳嗽致病因素,又为咳嗽的病理产物,且痰液潴留,最易化热化火。喻嘉言云:“治咳不治痰,非其治也。”故治咳必先治痰。治痰要:1、治因。寒痰温化,用陈皮、干姜、半夏;热痰清热化痰,用浙贝、竹茹、竹沥、天竺黄;湿痰燥湿化痰,用半夏、苍术、茯苓;燥痰润肺化痰,用天花粉、瓜蒌壳、南沙参、麦冬;顽痰老痰则用海浮石、蛤蚧粉祛痰。2、治气。肺脏气机疏利,则痰自消,咳自止,常用陈皮、桔壳、桔梗等。痰量较多,桔梗重用。3、治瘀。久病入络,痰瘀互结,导致肺络瘀阻,临床常用桃仁、橘皮、矮地茶等化痰通络。

五、久咳要治络

咳嗽日久,痰凝气滞,血行不畅,易致肺络瘀阻;痰瘀互结于肺络之中,易成为外邪伏藏之所,故久咳要治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活血通络可用桃仁、茜草、虎杖;理气通络可用旋覆花、橘络、枇杷叶等。还可运用全蝎、僵蚕、地龙等虫类搜剔之品,临床对痉挛性咳嗽,频频不止,可用三药打成粉末吞服,其中全蝎性燥烈,病人服后易出现咽干口燥,可用蜂蜜调和服用,可明显减轻副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