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脐疗法

 过客bn2akq269w 2017-02-22


糖地龙膏、菜决散、温肺散寒咳散安咳膏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咳”指有声无痰,  “嗽”指有痰无声,临床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引起,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扰肺所致。咳嗽多见于西医疾病上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

。咳嗽的病因,临床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咳嗽指六淫之邪(风、寒、暑、湿、  燥、火)侵袭肺系所致,而六淫外邪中,常以风邪为先导,夹杂其他外邪共同致病。外邪多从口鼻或皮毛而人,因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卫受邪,肺气壅塞不宣,清肃功能失常,影响肺气出入,而致咳嗽。内伤咳嗽,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肺阴亏损,失于清润;或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不宣;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盛灼肺,或阻碍清肃;或肾虚而摄纳无权,肺气上逆,均可导致咳嗽。

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可互相影响为病,外感咳嗽迁延日久,可致脏腑病变,转为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而引发外感咳嗽,故两者可互为因果。

辨证

1.外感咳嗽

   多为新病,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咯痰色白、稀薄,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者,为外感风寒;咳嗽,咯痰黏稠、色黄,咽痛,身热,恶风,汗出,鼻流黄涕,头痛,苔薄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干咳,无痰或少痰,痰黏不易咯出,喉痒,咽干痛,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微恶风寒,身热,鼻塞,头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燥。

2.  内伤咳嗽

   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兼见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湿侵肺;咳嗽,气粗,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咳出,面赤,身热,口干欲饮,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痰热蕴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口苦,苔黄少津,脉弦数者,为肝火灼肺;于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阴亏虚。




1

  糖地龙膏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主治:感冒咳喘。

处方:鲜地龙10条,白糖适量,面粉适量。

用法:把地龙放在碗内,撒上白糖,片刻地龙体液外渗而死,入面粉和成膏,制残直径为3cm的药饼。将药饼贴于脐孔上,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日。


2

菜决散

出处:《中医简易外治法》

主治:痰多黏稠,咳嗽胸闷。

处方:草决明90g,莱菔子30g

用法:上药共捣碎为末,敷脐部,外用纱布包扎


3

温肺散

出处:《中华脐疗大成》

主治:肺寒咳嗽,喘息。

处方:制半夏10g,白果仁9g,杏仁6g,细辛6g

用法:以上诸药共研末,用姜汁调为糊状,外敷脐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4

寒咳散

出处:《民间敷灸》

主治:寒咳

处方: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黄5g,细辛2g,麝香少许。

用法:将上药研细为末,神阙常规消毒后,取药粉适量填满脐中,鲜姜1片(厚约0. 3cm,用针扎数孔),盖于药粉上,上置大艾炷施灸,每日1次,每次灸3-5壮。


5

安咳膏

出处:《中药制剂汇编》

主治:慢性气管炎。

处方:川乌、草乌、麻黄、桂枝各200g,白芥子1006,干姜200g

用法:上药用麻油煎熬,去渣,人黄丹收膏。摊成黑膏药,每张15g。单纯型贴敷膻中、肺俞穴(双),喘息型贴敷膻中、定喘穴。每次贴敷2日,持续换药,10日为1个疗程;




 注:本文仅供参考,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