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6、从种田植树看治肝病

 红日春风 2015-10-18

 

《黄帝内经》曰:“木郁达之。”

《医间道》曰:“木生于水而成于土,喜条达而恶抑郁。治疗肝木为病,须学种田植树,农夫种植讲究松土施肥浇水,及拔除杂草障碍。医者调肝,健运脾胃即为松土,滋养肝肾即为浇水施肥,疏肝利胆即为助庄稼成长拔除杂草。”

慢性乙肝在中医看来,是肝木的问题,但肝木却常常跟四周的脏腑关系分不开,虽然说,慢性乙肝要转阴是个世界难题,但在中医看来,要改善一些身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是可以的。

像慢性乙肝的病人,为何容易疲劳,容易累,为何容易胁肋胀生气,为何口中容易苦?

老师说,这几个问题你们去想,想通后,治肝的一些大法也明白了。

虽然任之堂里,真正治愈慢性乙肝的病例不多,但改善症状的还是有比较多的。

有个小伙子,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经常容易疲劳累,胁肋胀,口苦。

老师说,你这病要少熬夜,要多去爬山,唱唱歌就好得快。

原来他就是一个内向郁闷的小伙子,当你改变了性格性情后,就等于改变了身体的体质,一种体质滋养一种疾病。我们有时想方设法去杀灭这种疾病,还不如去改善体质。现在很多病人,他都把眼睛盯着疾病病毒看,很少把眼睛盯着健康的生活习惯看。

老师说,当你健康了,你的五脏就健康了,当你都沉郁了,它里面就容易滋生疾病。所有慢性病,要能够尽快让它好起来,都要从改善自己生活习惯,跟处世心态做起。

原来这小伙子以前就是经常上网熬夜,吃各类煎炸烧烤,这样造成肝肾阴亏,脾土弱,水不涵木,土不沃。

然后老师就给他开四君子汤加制首乌当归、羌活、川芎、茵陈、枳实、竹茹。

叫他回去按着个方子吃,就是这么平和的治疗思路。

我们看,四君子汤加制首乌、当归,就是补右路脾土,跟左路水木的,木生于水成于土,这就像是给肝木一个宽敞肥沃的土地,再浇上水一样,这乙型肝炎,已转慢性的,大都要从培补正气开始,正胜则邪退。

这样病人吃下去就不容易累,有精力,只有脏腑吃饱饭后,才能打这场持久战,所以老师经常都是这个底方思路加减变化。

接下来是少量的羌活、川芎,这两味药能助肝条达疏泄,《黄帝内经》说“木郁达之”,乙型肝炎的病人,大都有情志郁结在里面。古人云,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又曰,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何郁之有

可见疏通气机,顺其性,乃为治情志郁结的大法也。而疏通气结的药,药劲一般偏强,所以走散得快,这时只要用小剂量即可。这样才符合《金匮要略》宗旨——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肝炎的病人,多半有口苦,舌苔黄,这是胆胃不降,体内湿毒化热,所以加入枳实、竹茹、茵陈,这些通降胆胃瘀浊的药,以体现降其浊的大法。

所以我们看这个方子,其实也正体现着顺其性(羌活、川芎),养其真(四君子汤加首乌、当归),降其浊(枳实、竹茹、茵陈)的鼎三法。按这个道理去调理脏腑,使肝真阴得养,木得土培,肝气得以条达顺畅,肝胆的瘀浊得以顺利通降,这样新陈代谢正常日趋正常,那些口苦,闷气,疲劳等症状都会慢慢改善。

这就是很多病人服用老师这方子后,精神体质,都在慢慢进步的道理。

老师说,我们就按这个道家思路来开方子,不管它疾病是何名目,但守住人体正常脏腑推陈出新的功能,养它不足,顺它有余,降它瘀浊,何患病痛不愈。

但还要注意,这除了药物思路理顺外,精神的治疗,对于肝炎的康复最为重要,这肝病最怕抑郁,越是开朗的人越是不容易得,越是纠结抑郁的人越容易犯。中医没有乙型肝炎的说法,都是把它看成郁证,或胁痛来治,《临证指南医案》上说,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又说,无情之草木,难以疗有情之疾病。

所以病人除了服药外,还要努力配合少熬夜,多运动,少生闷气,多乐观阳光助人。

参究提示:1、木喜条达,乃一派生发之气,对应的是东方仁德。2、养肝要养仁和之气,要乐于助人,要开朗少怒。3、肝木根植于土壤,土肥木旺,养肝真可以从培土里入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