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水的鱼: 兵器谱排名之民生银行 第一次接触到民生银行,是07年,那时刚毕业,... - 雪球

 昵称835753 2015-10-18
第一次接触到民生银行,是07年,那时刚毕业,是公司领导持有的一只股票。仍然记得当时股价16块多,市盈率三四十倍。

这么高市盈率,当然没感觉。

这里插一个小插曲,我是2007年5月28日股市开户的,当天已来不及买卖股票。第二天(5月29日)买入第一支股票,结果就碰到了著名的“530”。所以我进入股市的第一课就是风险教育课。

真正开始关注民生银行,是2008年5月28日第一笔买入民生银行。从上证5000点空仓下来,跌到3000点时,第一次看到有除了钢铁、高速以外的,市盈率15倍以内的股票,颇为激动。当时只是觉得纪念入市一周年,应该要买点股票。

而买入民生银行,并非当时看好了民生的种种核心竞争力,只是因为它含有海通证券的潜在收益(卖出前未确认盈利)。

当时民生股价7.39,市盈率14.78,市净率2.55倍。

四年多过去了,民生银行是我关注最多,花精力研究最多的一支股票。如果说选股如选妻的话,民生银行算是大老婆了。

直至今天,提起民生银行,也无法掩盖对它的喜爱。

纵观民生银行的发展历程,96年至2000年可以说是探索期,或迷茫期,当时也曾经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贷款,而造成坏账率高企。(当然那个年代国有大行坏账率更高。)那时的民生也没有什么大方向,股东也比较混乱,成立之初有笔16亿的贷款还差点给民生造成灭顶之灾。

2000年至2006年可以说是高速发展期,也可以说是拉存款,垒贷款的年代。当时发展的多为对公业务,资产年增长率居然达到了恐怖的40%(没记错的话),利润复合增长率70%(没记错的话,没有心思一篇一篇翻出来年报看了)。当然那个年代对资本的监管要求远不如今天,核心资本充足率只要求4%即可。

2007年至今,转型期。这一时期资产的增速明显降低,盈利增速也曾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2007年、2008年ROE分别只有12.62%,14.63%,对比同期兴业银行的22.07%,23.22%,自惭形愧了吧。当时绝不会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

转型至今,民生银行的ROE已经接近股份行最高水平,盈利也增长迅速(基数较低)。那么,民生的独门兵器有哪些呢?

一、独特的股权结构。这也是其他股份行无法复制的。民生银行是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全国性股份行,而且没有控股股东,甚至没有超过10%股权的大股东。这样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之间,都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关系。相对而言,大股东侵犯小股民利益的概率大大降低。而且你研究民生的董事会会议就会发现,不像其他上市公司那样,所有提议和表决都是一致通过。民生的董事会会议会有弃权和反对票的。曾经就有质疑泛海关联贷款的反对票,也有针对投资联合银行的弃权票(弃权理由为看不清联合银行的资产情况)。

二、事业部制改革。民生银行最早进行事业部制改革,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这个改革,简单介绍一下,就是把贷款的发放权收归总行,由总行成立的各个事业部来管控(事业部基本按行业来划分),而分支行更多地去做商贷通。我想说,这个事业部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异地操作和审批,欠灵活,但确实能够实现专业化,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也较强。我曾有个国有行的同学,就打电话问我一些房地产的土地证相关知识(土地要做抵押),当时才知道原来她连各类土地的使用年限,以及道路红线等都不是很清楚。

三、关注小微企业,大力发展商贷通。民生银行开辟蓝海,率先进入别家银行不愿进入的小微贷款。通过商圈、上下游供应链等方式介入这一领域,提供十多种担保模式,主要看重了小微企业的短期贷款,也就是商户的货物周转、资金周转这一块。而商贷通2.0更加关注这部分存贷款所能产生的中间业务收入。商贷通所产生的资产端优势,使得民生银行成为上市银行中利差最高的银行。

由于先发优势,民生银行对于商圈,中小企业的了解远远强于其他银行。(民生甚至发明了查“电表、水表”的方法,来了解贷款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整个商圈,或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加入商贷通的话,那么在业务往来和结算上,也较为方便。做熟不做生,这些小微企业附着在商贷通上之后,在自身的账务往来的方便性,以及综合服务等各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跟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一样,这里要来审视商贷通的护城河了,当然商贷通的这个护城河远没有兴业银行银银平台那么坚固,它的客户粘性和转换成本都远远低于银银平台(只不过银银平台的客户是各小型金融机构)。

但即便如此,银行资产端的护城河,来得远远比负债端坚固(之后讲招商银行还会提到。)这首先取决于企业客户与普通大众储户的不同。一般的企业,不会随意更改自己的银行基本账户。因为企业对外收款、付款,不便频繁变动银行账户。且企业开户比较麻烦,需要提供大把大把公司资料和详细情况,等于脱光了叫银行看。最关键的是,企业与普通储户不同,贷款后资金要受银行监管,很多情况下付款什么的都还需要银行签字,所以还得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这方面讲,换银行还将面临人际关系及监管是否宽松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对于大型企业,可能会同时在好几家银行开户,但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恐怕没有那么多精力吧?所以先发进入这片蓝海的民生银行,占领了护城河。

同时,企业因为贷款而选择在你家银行开户,还会再次派生存款,在你这里用到结算业务,同时企业还用到承兑、保证函等更多业务,企业主(老板自己)甚至也买点你的理财产品。这也是商贷通2.0发力的方向。

四、激进,浑身上下充满狼性,创新能力一流。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甚至国外银行都没有,民生独创。比如说城市商业合作社。城市商业合作社可以查阅相关文章,不做具体介绍。但附加评论一句:没有人比居委会大妈,或者小区麻将馆的大妈,更了解小区各住户的情况了。

五、风控能力还是很强的。在上一批坏账潮时,最高的时候也才7%,且最先将不良资产率降低到2%以内。(7%很恐怖了吧?当时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国有行20%呢!)。当然,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要了解最近的情况,可以搜索一下民生银行信贷发放的管理制度及流程,不作详述。

六、中间业务占比已经在股份行名列前茅了,正在向建设银行靠齐。当然不排除部分贷款利率附加性质的“财务顾问费”之类。

七、八、九……不再一一列了,也讲讲兵器的短寸吧:

1、商贷通的风险控制,潮落的时候,才知道功力。互保的模式,很容易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即资金链条断裂,一家倒,家家倒。

2、民生发展起来总是那么消耗资本,是好车就得耗油吗?很明显它不像兴业那么关注资本的最大回报,所以也没有像兴业那样去进行灵活的资产配置。所以,民生高速发展的背后,频繁再融资是免不了的了。好在500万以下小微贷款的风险权重调整为75%了。

3、也曾经犯一些错误,比如之前提到的收购联合银行。前期关于收购联合银行的报道,提到联合银行是美国最大的华人银行,通过其与国内资金往来(转账)锁定高端客户云云,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待到次贷危机爆发后,已经好多银行倒闭了,仍然认为“联合银行主要客户为华人,华人素有节俭的生活作风,大部分贷款不受影响。”,甚至在这个风尖浪口上追加了投资,称“摊薄了初始投资成本”。

最后发现被联合银行董事长胡少杰欺骗了,欺骗的方式很简单,做假账。

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不要投入自己不了解的标的。

好在总损失只有8个多亿。

4、经营不如兴业银行稳定,ROE上串下跳。附上几家银行近五年ROE对比(单位:百分比):




注:08年浦发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仅为5%,所以录得30%的超高ROE。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兴业、浦发、招商处于第一方阵。

5、成本收入比老高老高了。有历史以来一直如此,现在发展商贷通,更是不可避免了。

虽然有优点也有缺点,但不妨碍其排在兵器谱第二名。好在其独特性都是朝好的方面独特,今后几年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兵器谱第三名:招商银行,下节见分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