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中医系列——《药性赋》选讲 / 中医普及学堂 / 第256页-[天涯]

 红日春风 2015-10-19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9-15 08:23
  而明代张景岳更是总结出药中四维,他认为附子、大黄乃药中良将,人参、熟地乃药中良相。
  大家要好好地研究这四味药,攻补寒热,动静阴阳,真是兼收并包,可谓要言不烦,真传一句话。
  白术配附子,古人认为乃除寒湿之圣药也。
  甚至可以治疗经脉痹阻,月经不来,身上长寒湿包块。
  在一般人看来,子宫肌瘤,癥瘕积聚这些包块,表面上是瘤,实际上去分解,它大都是阴成形的产物,特别是寒湿阴邪占据多数。
  所以在《神农本草经》中说,附子能够破癥坚积聚。
  这五个字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有前面我们讲到附子阳化气,通行十二经的功用,大家就能理解这五个字了。
  你读透附子这五个字的功用,那你就懂得用附子去治疗积聚包块啊!
  凡是寒湿为患,手足冰凉的,他们身上的积聚包块,我们就可以比喻成寒冰积雪。
  寒冰积雪非温不化,非阳不消。
  故《黄帝内经》上说,积之所生,因寒而生。
  如果天寒地冻,则经脉凝滞,如果天气温和,则经脉畅通。
  所以不仅可以用阳化气之法,治疗寒凉闭经,更可以广泛地用这种方法去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甚至各种癥瘕包块。
  大家懂得这破癥瘕积聚要靠阳化气,然后再去看为何张仲景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里的包块呢?
  原来张仲景早就看到了身体的包块,是阴成形的产物,是寒湿留结,瘀血堵塞的结果。
  所以用温药来通脉助阳气化,来除五脏沉寒,化六腑厥冷,这就是附子治所以能够为百药长,能够通行诸经,能够禀雄壮之气,有斩关夺门之势的代表。
  我们再看附子配人参可以壮人元神,大凡心阳虚衰,心悸短气,胸痹心痛者,医家没有不懂得用参附的,参附龙牡汤更是阳气亏虚欲脱的代表方。
  北京的名医赵老说,附子用于阳虚阴盛之证,确有夺关斩将之能,故急救回阳,附子必当首选,余自拟五物回阳汤,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童便。
  用以救治阳厥阴竭之证,亦每挽垂危于万一。
  大家看,为何参附用来回阳状元神,还要用童便呢?
  古人用童便来煎煮,一可以杀其毒,二可以助药势下行。
  当然附子还有各种配伍,大家可以研读古籍,凡久病穷必及肾,久病必损及阳,碰到顽固疑难久病,但见沉寒痼冷,你就要想到能够雪中送炭都是附子,能够除寒破湿的圣药,能够温壮元阳的良方。
  难怪《神农本草经》上说附子能够主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
  如果总结这两句话,可以用两个字来说,那就是附子服后能够令人善足。
  就是腿脚善于行走,活动利索,因为附子性走而不守,我们也亲尝妃子,发现确实如此,同样上下楼梯,你服点附子,等药劲发挥后,多上几层都不觉得累,而且腿脚又步行的冲动。
  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尝药体会,来去印证古人说的,一个人腿脚为寒湿包裹,必定不愿意多走,很多中老年人都是这样。
  所以用进废退,你如果越不走,越不锻炼,身体就越不能走,所以瘫痪的人,很多时候不是死于中风,而是死于长期在床,不能行走锻炼,导致功能痿废。
  这时病人如果阳气不够,他没有锻炼的冲动,两条腿像是被绳索捆绑住一样,这是寒湿束缚,如缰绳捆绑,腿脚想使唤走动都累。
  这叫两腿不利索,如果辨明是寒湿为患的,你这附子一上去,制阳光消阴翳,两腿灌铅沉重之感,很快就减轻了,就有想走动的冲动,这种附子的功用就叫做善足或善逐。
  好附子我们就复习到这里,还有很多未尽之意,留待大家进一步去研究学习,下面我们看白豆蔻治冷泻。
-
作者:中医普及学堂 提交日期:2014-09-16 10:42
  白豆蔻是化湿类药,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出名的化湿类药都出自于南方,甚至广东。
  而我们广东十大名药里头,差不多占一半都是芳香化湿的。
  比如广藿香,广木香,广砂仁,广橘红,甚至要讲的白豆蔻,也是广东盛产,功效独特。
  广东地处湿热,低洼沿海,在这种潮湿瘀热的地方,就盛产相关的芳香化湿药,真是有一种气候环境就有一种药物对应着。
  正如《药性歌诀》上说,凉利之药生湿地,破积之药产高峰。
  这种既湿又热的环境,就容易产生芳香化湿导浊阴下行的药,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化湿化浊的药,大都能升能降。
  为何呢?
  因为湿浊粘附在人体里面,就像灰尘垢积粘附在墙壁地板上,你不把它扫起来,就清理不干净。
  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故大都化湿化浊之药,有一股芳香之气能升,又有一股浓厚的味道,能够把扫出来的湿垢肃降下去,这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及的。
  也就是说这类化浊都药物,同时完成两个动作,第一把粘附在身体里的湿浊刮出来,然后再扫下去。
  所以《本草正义》中讲白豆蔻气味极浓厚,咀嚼久之,有一种清澈冷冽之气,隐隐然沁人心脾。
  这样它就能先升后降,所以能芳香化气,至于其他纯属辛温升达的药是不同的。
  白豆蔻是姜科植物,跟我们前面讲的砂仁、高良姜有近似的功效。
  我们一样从上中下来看白豆蔻。
  第一白豆蔻上能够散胸中滞气,它虽然辛热,但轻清能升,气味俱薄,而胸中对于人体的是天气,天气清明,只有这种轻清之药,才能迅速上达。
  故古人说,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
  大家去观察,为什么一般的气球不容易飘上天空,而打上氢气的气球迅速就飘上天空,这就是轻清上达的表现。
  所以身体湿浊困重,湿阻气机,导致胸膈满闷,这都是以派清气不升,秽浊不降之象,你但见舌苔白腻,皆可用白豆蔻。
  所以古人说,白豆蔻荡散胸中滞气,能宽膈进饮食。
  故碰到一些暴饮暴食的病人,吃伤脾胃后,胸中有团滞气,老是不消,口中吃东西也乏味,这时你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再配合白豆蔻,芳化脾胃湿浊,荡散胸中滞气,随后就开胃纳食,胸中满闷散尽,浊降清升。
  所以在《本草求真》说,白豆蔻乃肺家散气要药。
  甚至古人认为眼睛的白睛里头有白翳都可用白豆蔻,大家想想为何?
  人体的眼睛虽然归肝所管,但五脏在此皆有反映。
  白睛又归肺所主,如果白睛清澈,如蓝天白云,那反映这人肺部清明,如果白睛又瘀点阴翳,那么就像蓝天白云上面出现了一团滞塞,说明肺部有瘀滞。
  所以古代的伤科医生,他们特别懂得眼诊,通过看你眼睛的瘀点,可以看出你跌打损伤有多厉害,大概病位在哪里,应该如何用药。
  所以你如果看到肺部反映点的白睛出现白翳或阴影时,这时不是去治眼睛而是去通宣理肺。
  肺中的瘀滞一消散,《伤寒论》上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这胸中郁结之气散开后,眼上的白翳自然就消失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医治病求本的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