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上中下三盘的基本规律

 提手上势 2015-10-19

    尾骨这种动作,并不是难作的,而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作到的,如当我们想左下时,就不自觉地用尾骨接触所要坐的东西,特别是当挑担子时,一定身向下蹲,腰劲挺起,而尾骨微向后翻,才能随着顶劲的上领,把担子挑起来。倘若尾骨向里收了,不但不易站起,并且由于重心的上下和后偏而被这个重担子压的仰跌。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尾骨不微向后上翻,则裆不能开圆,裆不开,则肋筋不松,不能随腰的左右旋转而伸缩,裆筋不松则两膝亦不能自由提落,无法从身法步法的变换中调节、保持重心的平衡,达到沉着松静的要求。并且影响小腹的前合,而使气不能沉到丹田。这是陈式太极拳与一般研究太极拳著作绝对不同之点,学者尤当注意,揣摩并作科学的实验。方能正确的了解和适当的掌握与运用。

    敛臀的说法也是对的。不过,我认为这是针对某些人在练拳时作突臀的形状而言的。敛臀部可以纠正突臀之病,但也不比矫枉过正,使尾骨内收,以至重心上升偏向后方,不能保持身法的中正,过犹不及,同样是缺点。

    小腹:小腹应当使下部向里倾斜收敛。它与尾骨的向后微翻是有密切联系的。必须这样,才能自然气沉丹田,而重心下降,保持躯干在运动转换时的稳定与灵活。有人讲“腰要讲丹田向上托起来”。我对这种练法未曾学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只有得于实践,才能解决疑问。

    大腿:应当跨平。使腿跟与膝盖等高。这种形式,仍然与松裆是分不开的。不过初学者功夫较浅,不必勉强这样要求。并且腿膝等高,也应视步法的大小而定,一般是指前足步法的三肩宽的弓步、两肩宽的马步而言,步法小则大腿斜倾,只要松开裆劲就可以了。

    膝:膝是应当向里扣合,并且在步法转换时,应随腰部的左右旋转、裆筋的伸缩而一提一落。一般是腰右转则右提左落,反之,则左提右落。当提落时,须以螺旋行的旋转而一上一下,不可左右摇摆。作的合乎规矩,则膝部下落的脚,自然会有地的向心力加强的感觉,而十分稳定,否则,此脚会发现里重外轻,而小指的一边,漂浮离地。

    腰是随着眼的指挥而左右旋转的,裆是承上启下保持其灵敏性的,膝则负责其重心平衡的。在此形式下,人体等于磅秤,从顶劲到裆中,等于一个立柱,膝则等于磅砣。凡是身向左转,必须是对方的力向我的左方推动,上提用随法向左旋转,以引进其来力,此时左膝略向上提,而右膝下落,如同加上磅砣的作用,先使自己的重心保持平衡,然后才能获得引进落空的效果。但同时应当作到“上下相随”,全体的随法应当是矛盾对立统一的随,而不是合二而一的随。怎么对立统一呢?即眼应注意对方,而不与腰的旋转方向一致,左膝上提的角度,应小于右膝下落的角度,如角度相同,就等于重量加了,而力点没加。仍然不能平衡。

    十三式歌“命意源头在腰隙”的“隙”字,我曾见一抄本为“膝”字,从推手的实践中,体会到“膝”与腰裆的关系,则“腰膝”的意义,更比“腰隙”讲得具体。学者应当从反复实践中自作细心的揣摩。

    膝与大腿的配合角度,应当等高,上文已经说的,膝与脚跟的配合,则应上下相对,但略向里扣,不可前倾超过脚跟,超过则前重后轻,不向里扣,则为敞裆,而下盘漂浮。每当步法进退时,应先提膝向里合,以护裆部,对不同步行的配合方法,另文详述。

    小腿:它的动作变化应当上随膝而下随脚,方向有斜有正,除独立的虚腿是垂直的外,一般都是斜的,但倾斜的方向不同。左步前进时,膝部提起,小腿先斜向下方,落步时,则又随脚的前进而斜向前(右或左)下方;步后退时,则随脚斜向后下(右或左)方;马步弓步则左右各斜向外撑,而膝部内扣等。另文在步法的配合方面,再作仔细说明。

    脚腕:要有力挺住,但也要随势旋转,不可僵硬。

    脚:脚是负担全体重量,而旋转以变化方向的,不论什么步行,不论脚的虚实,都必须有力。但稳中还要灵活。求稳的方法要随裆、膝的变化而调整虚实的配合。一般是实脚应当平踏地面,脚跟重于脚指,脚底里侧重于外侧,脚心涌泉穴要虚,但大指要有抓地的力量,小指也要有扣地的力量,才能与后跟及里侧配合平衡。虚脚也要外形全部平落,而前重后轻,大指扎地应有力量,独立步的虚脚应自然平垂,前进的虚脚应向里斜勾起脚尖,以脚跟贴地前进,后退的虚脚则应脚尖划地而退,以防绊倒。至于脚尖的方向则应随身而变或外提、或内扣、各适其宜。

    肩、肘、手及腕、指部这些关节最为灵活,上、下、前、后、左、右全能活动,可以随势的需要而配合眼、身、步法以照顾全身,并且当两人对抗时,手臂系首先接触对方的部位,在太极拳十三式中,手法就化了八种方法,实际上每种手法还各有其不同的变化。总起来讲,可分三节。即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过细的分解,亦可以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兹介绍其基本规律如下:

    肩:要松开,是臂部如同绳挂在肩上一样。这样作,不但臂、手灵活,而当手臂受到外力牵动或压迫时,不致影响到身体的重心平衡。

    肘,肘应随着肩的放松而经常下沉,臂部的伸缩都应从松肩沉肘的运动形式中变换方向,才能使全身的力量适当的到达手部,以因敌变化。这种要求并不是太极拳运动中的特殊规律,而是我们在劳动时的一般规律,例如我们拿一个物件,分量轻的,臂部可以略伸,分量越重,则肘部越向下沉,而臂部向里收缩,甚至使肘部贴近两肋。即在不用多大力气时,如写字执笔,骑自行车拿把,同样是松肩沉肘的形状,才能得劲。

    但当手部加大里缠发劲时,肘部偶然随之从外侧上转,如同一根绳子作螺旋缠绕时,螺旋的线路,可能从下旋转向上,再斜转向前向下。这是手法中的变格,只要肩部加松,手不发劲,身、步随手旋转,仍可不失其松灵之劲。总之,任何变化,只要全身全身按照螺旋缠丝的规律来配合着上下相随的运动,就不会发生丢劲或顶劲,而保持其轻灵沉着。

    手:手是在推手对练中手下接触对方宫能。尽管臂部松软,手部则应保持一定的力量,不可丢劲,但也不是顶劲。在上盘来讲,从肩到手如同一个旧式的秤杆,顶劲如同提称的绳子,而手则等于秤砣。手部的旋转变化,等于在称物时,因物的轻重而拨动秤砣,以求平衡。陈式拳论说“拳者,权也”权就是称,没有秤砣,这个称就等于废物了。在力学方面讲,从顶劲到裆劲,特别是顶劲是支点,手部是力点,对方加来的力是重点,是先求平衡,然后随来势,加大、减少其力量,使重点的力量挑上去,或滑下来。这就是借劲(滑下来),截劲(挑上去)的方法,滑下来是“引进落空”,挑上去是“合即出”的作用。

    手部的形状,可分三种:

    一,掌:掌要五指自然伸开,还要自然合拢(特别是大指不可张着),掌部发劲经常是偏重对方的外侧。
    二,拳:拳要握紧,但不用拙力。握拳的方法,应从小指开始,一次贴于掌心,成螺旋形,大指斜扣于中指之上(指尖正压住中指的中节上端),拳部发劲,外缠以中指的根节,里缠则以中指的中节为箭头。
    三,勾手:五指撮住,大指合在食指小指的上方,如以手指捏取东西之状,勾先应斜向里下方,不可正面向下,更不可折腕。当撮合五指时,它是从小指开始向里旋转,不是直着撮合,指部的中节要鼓起来,圆如鸡头。它的作用,一是防人折捏手指,二是用其尖端,做攻击对方穴位的工具。

    腕:腕是手的根节。要挺拔有力,更要旋转灵活,这是在松肩沉肘的运动或带动下,以旋转变化手的方向和手型的关键。并且有秤砣的作用,不挺住则丢劲,不灵活则顶劲。应当十分注意。

    指:手指的变化最为灵活,它是领着臂部因势变化的先锋。内劲要经常保持在中指肚上,外缠是,小指领先,大指为辅,围绕着中指,手向上翻转;里缠时,大指领先,小指为辅,围绕着中指,手心向下翻转(这是讲手转半圆的形状。如手部转一整圈,则外缠的手心可由向上而翻转向下,里缠的手可由向下而翻转向上)。在掌法的变转中,手指总是像拧螺丝似的,反复转动,所以五指虽然都动,却要依次而动。同时动转,反而无力。

外三合:

    一般武术,都要求作到外三合与内三合,因为必须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运动,周身才能上下相随,转变的灵而且稳。不过陈式太极拳,是全身走螺旋缠丝以求合的,不是呆板的、直来直去摆成外三合。

    外三合的规律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只要身躯中正,自然能够上下对照的合起来。但上部的肩、肘、手应当略偏于下部的胯、膝、足。因为要使下盘略大于上盘,才能稳定。这种合法是实与实合的方法(如单鞭等式)。还有上实下虚的合法,如拦擦衣第三动作,在手外缠收到胸口,而右步向右横开;及搂膝拗步完成时,左手停在左腿的外侧,右手则停在右腿的里侧。手步一合一开,交叉的运动,是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

内三合:

    内三合要求意、气、劲配合适当。即意与气合,气与劲合。我们对于意字,应当理解为理想,而不可误解为空洞的幻想。我们在生活中,全体的动作也是由理想支配为运动的。比方我们渴了,就想喝水,喝水的方法有多种手续。最简单的动作也得提壶、拿碗、倒水,再端起碗来,送到口边,然后张口喝进,合口咽下。由于这种需要以水解渴的理想,行动上使有多种不同方向的变化。首先是由眼观察壶碗放在哪里,接着手就伸向那里,提壶手要向上,倒水手要倾斜,端碗即要前伸上推,喝水又收向口前,然后张口而饮,合口而吸。如果是铁壶重量打,自然会增加气,气聚又自然成劲。如果还得挑水才能得到饮料,那就不但眼、身、步、手的变化更多,而且气与劲也自然会适当地增加,这种日常生活,也需要内三合与外三合结合起来。它的道理和方法,和练拳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内外三合:

    内外三合就是思想与行动要结合起来。它的规律是意与动合,劲与法合。这里要提出的法,就是拳法当中的一切运动变化。概括说来,就是根据某一时间的需要,而变换方向,以达到所要求的目的。上文喝水的例子,同样可以说明内外三合的原因和方法。工农兵是文化的源泉,实践出真知,确是普遍的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