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与京东决战2016的关键要点及最后结局

 北书房2014 2015-10-19


阿里与京东决战2016的关键要点及最后结局


(CMKT编辑部整理自百度百家,网易商业,品途网等,文章仅用于传播,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2016一旦服饰类目失守,天猫将亡


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行业,没有比交易额和收入增长更能反映公司未来发展的指标了。阿里京东两家公司的财报显示,京东今年上半年的交易额同比增长89%至人民币2020亿元,而阿里同期的交易额同比增长37%至1.3万亿元。今年二季度,京东的营收同比增长61%,而阿里同期的营收增速为28%。京东增速超过阿里2倍还多,这也是马云捉急的地方。

来自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投资参考”的数据可以佐证:2015年第一季度对近2000名网购者的调查显示,接近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在京东购物。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调查中,表示经常在京东购物的受访者还只有30%。人气蹿升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小城市迅速扩建物流体系,以及与腾讯的战略联盟。

2015年京东的GMV有可能超过4000亿,天猫可能会在5000-6000之间,京东增速保持下去,加上用户规模过亿,2016年就有可能超过天猫的交易量,一旦到了这个节点,天猫就会极其危险,阿里也将极其危险。

天猫增速明显放缓,加强防守是阿里的首要任务,但是,腾讯社交流量灌溉京东是挡不住的,天猫于是开启高价独家签约一些服装大牌,力图组织京东的服饰类目快速增长,服饰类目是天猫的核心,一旦服饰类目失守,天猫将亡。

京东主要的攻势来自于消费品和服饰两大新事业部,这两个事业部是京东刺向阿里的矛头,攻向天猫的主阵地,3C和家电是京东的主阵地,由王笑松和闫小波两路大将驻守。


秘密藏在模式里


京东之所以能够取得亮眼的业绩,根本上就是依赖其自营为主的模式所带来的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个用户体验集中表现在“品质”和“服务”两个方面。因为京东是自营模式为主,决定了其商品大多是自己采买,将能够最大程度地把控商品质量,所以能够保证京东上所售卖的商品具有可控的品质。

又因为京东自建物流,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和数万的物流员工,所以能够实现更快的配送速度,同时也能在物流环节保证商品品质的连续性。截至今年630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7大物流中心,在44座城市运营了166个大型仓库,拥有4142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范围内的2043个区县。在京东“211限时达服务的配合下,当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可以当日送达;夜里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次日1500前送达,有效提升了订单配送速度,提高了用户体验。而且,因为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京东的售后体系得以提供比其他电商更好的服务。

例如,京东针对3C产品的售后服务,用户手机损坏后,可以轻松在网上提交售后申请,然后京东的配送员上门取件,然后修好后,再送货上门,这等于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售后服务。

反观阿里,虽然阿里的打假措施一年比一年严厉,一直以来无法避免平台上的假货问题和商品品质问题,这不是因为阿里在打假上不够真心,而是因为其模式问题。平台模式可以迅速做大规模,但却无法很好的把控品质和服务问题,尤其在造假、售假已经是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近年来,阿里似乎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开始“效仿”京东的自营模式。例如,阿里推出的天猫超市就采用类自营的模式运作,而阿里运作的菜鸟物流也是阿里在面临送货慢等问题下的应对之策。有意思的是,京东并不都是自营模式,也有平台模式,但因为自营模式为主,所以京东具有对品质和服务把控的文化和基因,加之京东的商家可以选择京东的自建物流,所以这让京东的平台模式也和阿里的平台模式拥有不同的特点,具有类自营的特征。


京东和阿里的软肋


京东:自营和平台之间的战略骑墙,导致定位模糊。

京东起家的品类是3C,但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做长尾化的品类丰富与拓展是必经道路,可是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供应链的庞大臃肿,适应了市场的长尾却导致企业大尾。于是,为了供应链可控,在成长到这个节点时,便会引入他营,将企业改造为自营+他营的混合模式,在丰富品类的同时,分散供应链压力。这个时候,京东的属性就从封闭转化为了半开放,从代理商模式走上了平台模式。

京东开放了他营,却没有一步到位直面品牌商,为了迅速拓展品类,引入了大量代理商和经销商,而京东和他们的关系也不过是流量的共享互利,缺乏平台生态的系统规划,这种类淘宝模式也是导致后面京东出现假货的原因。

后面京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两年开始主推品牌旗舰店,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京东平台上自营+经销商+品牌商的三级混合经营模式,从某种角度来看,现在的京东更像自营京东+淘宝+天猫的混合模式。然而互联网电商红利已经过去,消费需求从追求品类转变为了追求品质,品质天猫已经替代万能淘宝成为电商主角,京东的三不像又如何能爆发出强大的的生命力?


阿里和天猫最大的软肋的假货和仿货问题。

这是纯平台的直接挑战,尽管可以通过公关手段把京东也贴上一些标签,但是,消费者购物的感知能力不会丧失,当然,只上淘宝不上京东的人有很多,只上京东不上淘宝天猫的也很多。

这一次阿里京东大战不可忽视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我们处于追求品质的消费升级时代,二是腾讯因素。

消费升级对京东更有利,因为他们自营为主,闭环化品质控制肯定比纯平台靠谱很多,而腾讯因素是京东用户增长和流量供应的根本,京东要玩好腾讯入口,并重视C2CO2O,才有机会在集团总GMV层面与阿里抗衡,阿里赢在灰度,京东赢在高效。总体而言,高质量用户会向京东迁移比较快,有趣是微信购物入口和手Q购物入口的独家占有,也许京东对腾讯入口的利用还远远不够。


可能的结局


我们所知道的,经济简单地分为三块:生产-运输-消费。阿里的强项在于,它通过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等控制了消费端,抓住了营销主动权,但这是不够的——从支付宝、蚂蚁金服的业务布局,到菜鸟的布局,再到此前阿里通过聚划算推行的C2B,我们都可以看出,阿里正努力试图将自己影响力,从消费端逆流而上,逐渐渗透到运输与生产。

但电商是阿里的巢穴。覆巢之下,没有完整的鸟蛋。制约阿里电商的恰恰是京东的强项——物流。如果物流搞不好,阿里帝国岌岌可危。马云放话说,菜鸟物流要投入3000亿,可见决心之大。童文红说,菜鸟的最终目标是早日实现包裹国内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必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早在菜鸟网络成立之初,马云曾表示菜鸟网络将投资3000亿元,而他给出的时间表则是58年。

我们也看到阿里把天猫总部搬迁到京东大本营——北京,大有决战京城之势。未来胜负难料。


刘强东有一个“十节甘蔗”理论,他认为:一个产品从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到定价五个环节应该由品牌商来做。然后接下来的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到售后这五个环节应该由零售商来做。

京东定位就是这后五个环节:以交易做基础,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所以这些厂家跟京东合作,只需要专注在产品的生产阶段,流通环节交给京东来做,比较符合专业分工的理念。可以说,京东是零售服务商,是为品牌商打工的,这就是京东的自营电商。

京东副总裁邓天卓提到,接下来 O2O是京东的核心战略之一:整合线下库存资源,未来把不同的区域划分区块,一年之内实现、个别城市生鲜和商超商品10分钟送达,五年内拓展至全国,也就是“3P”战略:满足多场景需求的品质产品(Product)、最低的价格(Price)、以及个性化的服务(PersonalizedService)。这个所谓的3P战略是京东O2O的最新方向,目前京东O2O正是遵循着刘强东的规划一步步前进。

在品类上面,京东O2O以生鲜为突破口。刘强东在近日哈佛的创业演讲中提到:老百姓高频购买的东西,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要买的东西,恰恰在网上没有人能做好,不管是平台模式还是京东这种自主经营模式,都没做好,那就是生鲜。分析认为生鲜符合高频次、强需求的京东品类逻辑;而且京东O2O的最大优势,物流。


阿里可以用红包攻势短时间内将天猫超市的销量提升了7倍多,但是促销过去,消费者该回哪个平台还是回哪个平台。毕竟产品的单价就不高,即便搞促销价格也相差不远,还不如选择买起来更舒服的平台。


所以阿里,京东的未来胜负,就在于谁能够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满足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对于品质质量和物流服务的需求。




版权声明:中国管理咨询交流平台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chinamktbjb@126.com)

汇集一流智库 推动企业和产业进步


欢迎加入CMKT,与2000位咨询顾问同行

投稿邮箱:chinamktbjb@126.com
商务合作:cmkt_service@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