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蔬果代替蔬菜 水果中含有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数量远远小于蔬菜。如果不吃蔬菜,只靠水果绝对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廉价蔬菜有时优于水果。就维生素C的含量来说,廉价的白菜、萝卜都比苹果、梨、桃高10倍左右,而青椒和菜花的维生素C含量是草莓和柑橘的2—3倍。 但是水果也有胜过蔬菜的地方,水果含有有机酸和芳香物质,在促进食欲、帮助营养物质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水果不需烹调,没有营养损失问题。 建议:500克多样的蔬菜每日必需。 2、水果代餐 人体一共需要将近50种营养物质才能维持生存,特别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质,20克以上的脂肪,以维持组织器官的更新和修复。 水果含水分85%以上,蛋白质含量却不足1%,几乎不含必需脂肪酸,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建议:水果做补充,好吃不多吃。 3、水果什么时候吃都可以 水果并不是可以随意食用的,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和单宁类物质,有些水果还含有活性很强的蛋白酶类,可能对胃产生刺激和伤害,出现胃痛、胀气、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建议:选择水果因人而异。 4、多吃水果可以减肥 实际上,水果并非能量很低的食品。因为具有令人愉快的甜味,其中糖分的含量往往达到8%以上,而且是容易消化的单糖和双糖。 尽管水果按重量算所含热量比米饭低,但因为水果味道甜美常让人爱不释口,很容易吃得过多,所以摄入的糖分往往超标。 建议:水果减肥,要讲究方法。 5、高档进口蔬果营养更好 许多人以为昂贵的“洋蔬果”一定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不然。进口水果在旅途中便已经开始发生营养物质的降解,新鲜度并不理想。 而且,因为要长途运输,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来,通过化学药剂保鲜,可能影响水果的品质。 建议:购买水果务必擦亮眼睛。 6、削去果皮解决农药问题 很多人担心水果被农药污染,吃的时候总是把表皮削去,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污染、安全享用。其实为了防治害虫,很多农药是施在根部的,也有一些直接打入树皮内,从内部解决害虫问题。这类施药方式造成的残留,显然是无法用削皮解决的。 水果当中营养素含量最高、风味最好的部分恰好在表皮附近,只要将水果彻底洗净,带皮食用比较科学。 建议:最好吃下安全的果皮。 7、切好的水果处理不当 水果表面容易受污染物、化学物品、动物排泄或沙门氏菌等细菌污染,切好的水果处理不当易受细菌污染。假如新鲜水果没有经消毒处理,水果表面便可能会有沙门氏菌类。而用刀具切开没有清洗的新鲜水果时,受污染的水果外皮的细菌会经刀传给食用部分。 建议:切开的水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细菌便会滋生。 8、水果榨汁喝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榨汁机,觉得喝新鲜的水果汁既美味又方便。但营养专家提醒,除牙不好的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直接食用更营养。 因为喝水果汁会减少人们对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的摄取。而这些纤维素具有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保健功效,还能有效地刺激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此外,直接食用水果容易产生饱腹感,而喝果汁会不知不觉摄取过多热量和糖分,增加患病几率。 9、吃不熟的香蕉会导致便秘加重 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很大一部分不会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粪便的容积量增大,并促进肠蠕动。 同时,香蕉的含糖量超过15%,且含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纤维,能引起高渗性的胃肠液分泌,从而将水分吸附到固体部分,使粪便变软而易排出。 不过,这些作用只是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的,没熟透的香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它含有较多的鞣酸,比较难溶,且对于消化道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摄入过多就会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 10、人工合成VC无法取代水果 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维生素C,与人工合成维生素C相比,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点,那就是很多水果和蔬菜中存在的维生素C是以两种物质,即维生素C与维生素P组合的状态存在的。在人体组织中,维生素P能协助维生素C发挥作用。 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则是纯药物制剂,其效果远不如天然维生素C。此外,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用量较大,如长期服用可在体内生成大量草酸,成为肾结石的物质基础。而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不会使尿中草酸过高。
编辑:于孟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