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传一刻】第6期:朱燕中

 土土403 2015-10-20

颜大夫推荐

六经的实质是广大中医同道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六”是怎么来的?“经”有什么内涵?“开阖枢”的实质是什么?内经的六经与伤寒所提的六经有什么联系?三阴三阳的顺序揭示了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感受一下资深的《黄帝内经》研究学者朱燕中老师对六经实质的解读……


原音翻译稿:

大家好,我叫朱燕中,现在在美国做中医。有一部分时间讲课,还有一部分时间出门诊。我97年到美国,现在大概快20年了。由于一直在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教书,而且我后来教书的内容全部集中在经典部分,所以对经典有一些了解。今天算不上是讲课,主要是和大家一起交流,主题是六经的概念内涵。这个题目实际很敏感而且争论非常多,我觉得很有意义。


六经的概念非常广泛。大家知道六经的概念实际上是中医的节点,一个关键点。中医的很多理论都要涉及到六经,像伤寒、金匮里也都有讲到。实际上,针灸也离不开六经,比如经脉理论,经脉的名字至少和六经是一样的。所以,不论是中药、方剂、针灸都离不开六经。同时六经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五脏六腑牵扯到六经,因为首先六经內连脏腑,第二,脏腑之气,寒热温凉也牵扯到六经。六经好像是个节,跟内外都有关系。


但是,我们一谈到六经,概念很纷乱。到底什么是六经,六经概念到底有多大?它牵扯到怎样一个范围呢?今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大家简单地聊一下,不一定都对,跟大家做个探讨。

一、六经

谈到六经的概念离不开这“六”、“经”这两个字。

第一:关于“六”

什么是六?为什么六经是六,而不是五,或者是七,或者是八?内经的东西,首先是一个数的问题,中医离不开数。这个在我的《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中写得比较多。首先关于这个术数的问题,从一到九,或者一到十,这些数字代表了很多的含义。


六在十天干里面五行属土,总是和五相伴。五和六尽管都属土,但概念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五根于五脏、五行,六是外连六气。所以一谈到六,一定和六气有关,但他不仅仅是六气,实际上六的本意来自于三,三而两之谓之六,三分为阴阳的时候才称为六。所以内经说“其生五,其气三”。六经內连脏腑,但是表现在六气。


五和六是相配的。比如说五脏六腑、五韵六律、五运六气。但五和六相差一个数,怎么相配呢?五行和六气如何相配?相合的话应该是五和五相合,像十二经脉是六和六相合。为什么我们常说五脏六腑,而不说六脏六腑呢?实际上从五到六有个过程。五是奇数,数字为阳,但因为它藏阴,所以是属阴的部分,根于阴。六呢,数字虽然属阴,但是它属于气的部分,所以他表现在阳。所以五为根,六为标。


那么从五行如何转到六呢?五行当中的火可以一分为二。我们都知道火有君火和相火的不同。如果把火一分为二以后,这个五就可以和六相合了。君火和相火实际上是火的两种功能。《内经》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心藏神,主神明,内藏君火。肾藏水,肾为水脏,肾藏精,内藏相火。所以,君火在上,相火在下。它是火的两种功能。火有两种功能,第一种主明,像太阳。第二主热,主温热。主明的功能一定是在空间的最上部。主热的功能一定是在空间的最下部。我们在一个房间里面,这房间里也有火的两种性质和功能。第一照明,这个灯一定是在房顶上,不能把照明灯放在地上,那照不了多大亮。如果屋里面有加热系统,这个加热系统一定放在地板上,不能放在屋顶上,否则很难把屋子加热。所以君火和相火,一个主明,一个主热。它所处的位置,应该是一上一下,正好对应人体的心藏君火在上,肾藏相火在下。所以这个火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火一分为二以后呢,五行之气就对应六气了。


所以六概念:(1)来自于六,对应六气。或者来自于三,三分阴阳,成为三阴三阳。(2)六源于五,根于五。六实际上是五行把火分为上下,分为君、相以后形成了六。


但是它怎么根的呢?是不是六经或者六直接内连五脏呢?


我们来看,实际上六(六经)本身是根于五脏。“其生五”:主生者属五行。就是所有物质所生的根本,在人体当中,甚至在天地之中的所生之物。“其气三”:所生的气有三个,三分阴阳,称为三阴三阳,就是六气。三阳在外,三阴在内。或者说三阳出于外,三阴根于内。


第二:关于“经”

什么是经?我们知道在人体外部的经脉。实际上经不完全同于经脉。古人用字,不会用两个字来表示一个意思。经脉并不是一条线,或者说是一个位置,显然不是。


经脉至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经,第二是脉


脉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就是营血所行的脉中,是血脉的意思。经是在皮下,包括了脉外的部分。因为我们在扎针的时候,不是扎在脉上,实际是扎在经上。所以经应该包括了脉外的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了皮下、筋膜、血脉、肌肉、骨骼之上等等都称为经。《内经》也称之为“经隧”。如果说脉是营和血所行的位置,经实际上是气所行的位置。


那么这个气从哪来的?以太阳膀胱经为例,不管是手太阳和足太阳都在背部。显然这个太阳经气外连的经脉在背部。太阳经这个位置上必须有气来填充,这个气就叫太阳。太阳从哪来的呢?实际上从脏腑来的,脏腑藏精化气外出到皮下和太阳经相合形成了太阳经。所以太阳经本身是一个结构,皮下的一个结构。但是,它是由气来填充的。气根于脏腑。脏腑就是五脏六腑,太阳本身是內连膀胱的,是六腑,六腑以五脏为根。《内经》说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它是不能藏精的。不藏精则本身不产生气,《内经》说气完全是精所化。六腑之气是从哪来的呢?主要是从五脏,因为脏腑是表里关系。


五脏藏精化为气外出,首先是归六腑,同时五脏自己还连接经脉。五脏所连接的经脉实际上是三阴经,出六腑以后又连接三阳经。六腑以五脏为根,所以三阳经也是以三阴经为根。所以内经说:“其生五,其气三”,虽然生的六经是六,但它分为三阴三阳,三阳经是以五脏或者是三阴为根。


理解三阳以三阴为根,或者六腑以五脏为根,必须结合内经原文。内经里讲六经最主要的、最基础的一篇是《素问·阴阳离合论》。关于六经以五为根,三阳以三阴为根,原文这样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这句话讲什么呢?内经里没有说它具体讲了什么,但是讲了几个含义。“天覆地载,万物方生”,那讲的是以植物为代表的一类物质,是从地里生出来的,所以后面接着说“未出地者”,是在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出地之前,这个位置位于阴处,称为阴。未出地的这部分显然就是根的部分,称为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出地的部分就是植物的茎、干、花、果等,称为阴中之阳。就是说一个植物,根的部分是阴中之阴,没有出地;茎的部分是阴中之阳,不管是根也好、茎也好,它们都来自于阴。


《素问·阴阳离合论》谈三阴三阳的时候,并不是谈三阴三阳是平等的。三阴三阳本身有阴阳关系,但不是绝对的阴阳关系。因为三阴三阳它们都是同一个根,都根于阴。三阳称为阴中之三阳,后面提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太阳称为阴中之阳,阳明也称为阴中之阳,少阳称为阴中之少阳,就是三阳。三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称为阴中之阴,少阴称为阴中之少阴,厥阴称为阴中之绝阴。不管三阴还是三阳它们都同根于阴。就像一个植物来说,阴的部分是它的根,地下—“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已出地的茎和干的部分就称为阳。


这样的话,三阳内连六腑,六腑又根于五脏,五脏连三阴,三阳根于三阴,三阴又根于五脏,所以不管是三阴、三阳,都来自于五脏藏精所化之气。这样也进一步说明了,三阴三阳作为六经来说,它是五脏之气所填充。作为经来说,它是人体的一个位置。所谓的三阴三阳,实际上是五脏之精化气以后填充于六经,就称为三阴三阳


所以什么是六经?“六”跟气有关,来自于“五”;“经”是气所填充,在皮下的位置。

二、开阖枢

谈到六经,就要讲开阖枢。阳经也好,阴经也好,都有开阖枢。


首先把字准确一下,(1)“开”:就是打开;(2)“阖”:有人用“合”,我觉得是不合适的,虽然《阴阳离合论》中是“合”,但是开合枢这个“阖”跟阴阳离合论这个“合”概念不一样。“合”实际是指口的开合,口的开合是上下的动作,但“阖”这个字是门的开阖。所以“阖”的含义第一是左右的动作,是左右开关,第二个门的开合一定有枢。(3)“枢”:开阖枢的机关是在枢的位置上,门之所以能开、能阖,它的动力源头是来自于枢。所以“枢”不能简单看成只是枢纽,它不仅仅是支撑点,“枢”还是能量的源头


不管三阴也好,三阳也好,都是“少”作枢,三阴枢为少阴,三阳枢为少阳。为什么用少阴、少阳作枢?


三阴三阳从它的量来说:太阳为三,阳明为二,少阳为一,三阴是太阴为三,少阴为二,厥阴为一。这是三阴三阳指阴阳的多少,有的人在讲《伤寒论》的时候不提这个概念,但是《内经》当中确实有这样的提法。但是量的多少并不代表功能的状态,开阖枢是三阴三阳的功能,三二一是三阴三阳量的多少。所以一个是量有多少,一个是功能,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尤其,在阳当中少阳为枢,为一阳;在阴当中少阴为枢,为二阴。但是都以“少”为枢,少阴如果对于心的话内存君火(如果对于心肾的话,就是内存君火和相火),少阳内存相火。所以六经当中属火的经脉有两条——少阴和少阳。这两条为枢,说明它们是主功能、主能量的。


那什么叫开阖枢呢?开什么?阖什么?我们为了弄明白开阖枢的概念,首先要讲什么是阴阳,又回到了阴阳的概念。我们学习《内经》或者学习中医,阴阳的概念确实太重要了,它是所有中医的根本。


三阳在外,对应一个植物的茎和干的部分称为阳。三阴对应植物的根。植物的根有两个作用,(1)藏精:从地下吸取营养物质,这个过程叫藏精;(2)化气:根要供养植物的茎和干的生长。所以精要化气,化气的目的是供应茎和干的生长。


所以什么是阴?第一它在地下;第二它要藏精,要吸取地下的物质;第三精要化气,化气以后要供应茎干的生长。什么是阳?第一阳是在地上,是在阳的位置;第二阳是在外面可以看见,有形的


“形归气,气生形”,形由气所生,气是从五脏藏精所化。气生形,它除了有生以外,还有衰。你看植物的形状,比如小麦或者玉米,我们印象中都有它的形状。实际上这个形还有衰的时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秋收的时候它的形状是衰的。所以精化气以后,气主形,既主它的生,又主它的衰,这就叫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气有升有降,阳气就有升降这样的特点。


阴的状态是吸收阴精然后化气,阳的状态就是用气生形,然后阳气又杀形,阳气既升又降。


所以三阴三阳的根本含义,(1)三阴三阳分位置:三阳是在阳的部位,三阴是在阴的部位,对人体来说三阳在外,三阴是在内,内连五脏。在经脉也是,阳的经脉都在阳位,阴的经脉都在阴位。(2)三阴三阳的特点:三阴是藏精而化气,三阳是阳气生形而毁形。


所以开阖枢,开:开始,或者开散、开放阴阳本身功能的状态,使功能的状态处于开、升、散的状态。


对于阴,就是开始它的藏精,然后化气;对于阳,就是开始它的升然后降。有人觉得开是升,其实是不对的,这个开不仅仅是升。开,对于阴来说是开阴,太阴主开;对于阳来说是开阳,太阳主开。


阖:关闭阴阳的功能状态


对于阳,就是结束生形、毁形,或者阳气升且降的状态。对于阴,就是结束阴的藏精和化气的状态,注意不仅仅是结束藏精,而且要结束精化气。这样的话,阴完全结束以后,感觉就是阳的状态,就是气出来了,在茎和叶的上面进行运化。主阖的经脉,阴是厥阴,阳是阳明,它们是主关闭、结束阴阳两种功能的状态。


枢:一是功能,二是主从开到阖才为枢。


枢的这两种状态很特别。只有少阴少阳对应五行当中的火,其它的四条经都与火无关,所以它是能量之源。什么是枢?一是功能,二是主从开到阖才为枢。


少阴枢就是主阴的从开到阖。阴的开就是指阴的藏精和化气,阴的阖就是把这种功能结束。少阴的枢是把阴的功能从开始到结束的转换,所以少阴一定是介于太阴和厥阴之间,从它的量来说,也是太阴、少阴、厥阴,它的位置一定是介于太阴、厥阴之间才有意义。


少阳的枢就是主阳的从开到阖,但是我们看少阳的位置,它并不是在太阳和阳明之间。从太阳的开到阖之间不用枢,它不用枢,不用能量。为什么从太阳的开到阖不需要能量?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过山车从底往上爬的时候需要能量,等爬到顶,从上往下滑的时候不需要能量。阴是浊阴,天气降为雨,不需要能量,需要寒气,不需要热气。没有能量才称为寒。这就是阳气阖的时候不需要能量,所以少阳的枢不能枢在太阳和阳明之间,这个枢是从阴到阳的枢。如何来枢呢?少阳枢是在太阳之前,在厥阴关闭阴的状态以后,化气,这个气要从阴出阳。谁来帮助这个气从阴出阳?就是少阳。


所以少阳的位置和厥阴是重叠的,少阳和厥阴是表里关系,为什么少阳和厥阴成为表里关系?那太阳和少阴是不是也是表里关系呢?这点又要回到《素问·阴阳离合论》里,所以在讲六经的时候不能脱离《内经》。少阳和厥阴的表里关系,《内经》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六经它们确实有阴阳关系,太阳和少阴,太阴和阳明,厥阴和少阳。但是有表里关系的唯有少阳和厥阴,表里是重叠的,是从厥阴出少阳。少阴枢也因为阴到阳。少阴正好处于阴的极点,从时间上看,是经过十二点,还处于太阴和厥阴之间,是阴之极。什么叫阴之极?阴极一阳生,阳就是从少阴开始初生。所以少阴是枢从阴到阳,少阳枢也是从阴到阳。


所以少阴枢与少阳枢,枢的概念是一致的,都是从阴枢到阳。所以少阳枢的位置是在太阳之前阳明之后,或者三阴之后太阳之前,帮助从阴藏精化气以后的气要出来。气要出于阴,少阳主出。

三、六经欲解时

谈到三阴三阳、开阖枢就不得不谈《伤寒论》。有人说伤寒和内经各讲各的,三阴三阳的概念内经是一个系统,伤寒是另外一个系统,甚至说内经中有二十多个三阴三阳的系统,我觉得这是不客观的。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的概念和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概念如出一辙。


我们来看六经欲解时。


第一是三阴三阳的顺序。

《伤寒论》中有六经欲解时,就是说六经有时间最旺的时候。什么叫欲解时?“yu”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欲”,将要的意思;一个是“愈”,疾病将要痊愈的意思。在这个时间段,这条经的感邪是最容易痊愈的。比如太阳经的感邪,那么太阳经这个时间段是最容易痊愈的,这个期间就是太阳的欲解时。时间如何划分?少阳从早3点到9点,太阳的时间从早晨9点到下午3点,阳明的时间是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太阴的时间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少阴的时间是从夜里11点到凌晨5点,厥阴的时间是从夜晚的1点到早上7点。伤寒论的欲解时的特点:第一,每个欲解时都是六个小时,第二,三阳经的欲解时是不相重叠的,少阳、太阳和阳明三个时间是连续的,从早上3点到9点,从9点到下午3点,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分别对应,少阳,太阳和阳明。唯独重叠的是三阴的部分,太阴从晚上9到凌晨3点,少阴是从夜里11点到凌晨5点,厥阴是从1点到7点,都是六个小时,但是是重叠的。


第二是三阴三阳的关系。

内经说“少阴之上为太阳”,少阴和太阳它们是对应关系相对关系,少阴是从晚上11点到凌晨5点,太阳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这两个是不相接的是对应的,是相对的。太阴和阳明是前后关系,是相连的,阳明是3点到9点,太阴是9点到3点。最有意思的是少阳和厥阴是重叠的,时间上也是重叠的,厥阴是从1点到7点,少阳是从3点到9点,它有4个小时是重叠的。重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厥阴和少阳它所发挥的功能几乎是同时展开的,厥阴在阖阴的时候少阳已经基本开始开阳气了,因为是表里关系,是从内到外的关系,所以在厥阴关闭阴的状态的时候少阳已经开始逐渐的展开,所以是一个相互叠加和表里的关系。


第三从时间上来看三阴三阳。

太阴、少阴、厥阴它们都是阴的概念,都是藏精而化气的。在《伤寒论》里面它们也是内连五脏,五脏主藏精而且化气。从功能来看,太阴是主阴开,主后天之本,与阳明同为后天之本,是后天之精的藏精化气,所以阳明经也是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过了12点的,因为它是后天之本,它主水谷精微的。


少阴不一样,它内连心肾,是从太阴的开到厥阴的阖,它是主阴的转换,而且是阴极,内连心肾水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所以一身之阴阳的根本就是少阴,它是整个的枢纽。虽然它和少阳同为枢纽,但是少阳以少阴为根,所以一身之枢纽是枢于少阴。


厥阴主阴阖,关闭阴的状态,所以厥阴在内经当中也称为绝,就是没有的意思。不光是绝阴而且还绝阳,什么叫绝阳呢?就是藏精而化气,气就是阳,所化的气就是阳,气从哪里来,从三阴来的,所以厥阴既绝阴又绝阳,不仅完成了阴的状态,还完成了提供气的状态。


厥阴完了以后,从厥阴出少阳,所以少阳是从厥阴出来的。所以从时间来看,是在太阳之前,是在阳明之后。


太阳为开,开阳升和降的状态。开并不仅仅是阳升,你看它的时间,太阳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经过中午12点,经过阳极的状态,既有升又有降,所以太阳是阳的升和降的状态。


阳明结束了阳的升降,把阳气的升降全部结束,让阳气全部收藏。


所以《伤寒论》的六经和《内经》的六经同出一辙,它们的基本理论完全一样。《伤寒论》的六经是使用了《内经》六经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全部内容。因为《内经》的六经概念,不仅仅指脏腑,而且它还外合天之六气,对应人体的十二经脉。它如何外合的呢?脏腑之气,出于脏腑以后到皮下。到底去哪个位置,这个由谁来定的呢?是由天之气来定,怎么人体内部脏腑和天之气是相连呢?五脏六腑之气,三阴三阳实际上对应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气,合于体表的这个位置。为什么人气要和天气相合?这是中医基本哲学的一个理念。孔子说,“吾道以一贯之”,所有理论都来自于易理。中医是讲理的,这个理从天来,人理要符合天理,人道要符合天道,这就是天人合一基本理论的源头。这个理论是来自于自然的,所以人体的气最终也要合于自然。

我看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内容讲了很多,但是用一个小时要把六经所有的东西都讲明白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我也没有时间举例和展开。今天把六经的最主要的,最关键的节点和大家基本都介绍了,其他部分大家感兴趣可以看我的书,以后我么慢慢交流。

谢谢大家。

翻译:邵家东 成颜琦 周旎泓

校对:王春颖、蔡果宏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