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制血压:早达标、减波动

 聂耳小书屋 2015-10-20


控制血压:早达标、减波动
钟艳宇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所以血压升高往往在体检测血压时才能发现。有些患者则是在累及心、脑、肾时才知道血压的升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主任委员孙宁玲教授表示: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肾功能衰竭、间歇性跛行和视力下降至失明。并且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是血压正常者的2.6倍。调查发现,全球13%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位居引起死亡的十大危险因素之首,51%的脑血管病死亡、45%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与血压控制欠佳有关。

  尽早达标风险小 要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降至最低,患者血压控制需要达标。目前公认的降压目标值是140/90mmHg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需要降到130/85mmHg。降压治疗,前4周是关键。2~4周血压达标,能够尽早降低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伤,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远期风险意义重大。孙教授指出,研究证明,与更晚血压达标相比,4周以内血压达标能够更多地降低冠心病和卒中等事件的发生。研究证实,降压药物在治疗开始第1周疗效即可达到最大降压疗效的50%;药物大部分的降压幅度来自于治疗前4周。因此,2~4周血压不能达标者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血压波动也不好 在血压达标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血压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孙教授表示,血压波动越大,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大。因此高质量的降压治疗,除了要长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大量临床试验一致证实,平稳持久的血压控制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因此选择降压药,不只要看血压是否下降,而且要看是否能24小时平稳降压。

      专家建议,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达到平稳降压。在目前高血压治疗药物中,除了本身长效的药物之外,通过控释技术也可实现完美的24小时平稳药效。     【《北京青年报》10月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