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重阳节俗

 憨痴呆 2015-10-20

·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 《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汉代,人们受巫师追求长生不老、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出现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西京杂记》中对此有记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直到唐代重阳才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在长期发展中出现了赏菊、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各种风俗和活动,一些文人墨客此时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不少贺重阳的好词佳句。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明赵时春《原州九日》)登高,是古代重阳最重要的节俗之一,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登高习俗起源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写道:汝南人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一天,道士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九月九日灾难,宜离家,家人宜各做绛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桓景听其言,举家登山。及傍晚归,见鸡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传开来,每逢重九,人们为避灾消祸图吉利转好运,乃有登高之习。重阳登高在古诗中多有体现,而唐人留下的登高名篇最多。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诗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故园的菊花:“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最著名的要数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该诗通过描写重阳的风俗,把游子节日登高思亲的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精辟,成为千百年来吟咏佳节思亲的精典之作。最有新意要数唐诗人李白的 《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诗人借菊花大小重阳两度遭采撷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最伤感的要数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通过对凄清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图吉祥之意。古诗云:“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论糕》)”该诗将当时重阳做糕、食糕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唐王勃《九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为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重阳节簪菊花的习俗,自古有之。早在三国时期,魏武帝给钟繇的书信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 ”重阳节君王赏赐臣下菊花而簪之,可见菊花与重阳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菊花,古诗词里也称“黄花”,是长寿之花,又是凌寒不屈品格的象征,所以人们喜爱菊花,赞美菊花。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曾记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当时的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活动。还传说这一风俗本就起源于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爱菊爱饮菊酒爱诗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及饮菊花酒之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饮酒》名句,人皆知之。另一篇重阳赏菊时咏出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弥漫着浓浓的人情味。李白《九日登山》首先想到的就是陶公:“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王昌龄“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更是表达了对陶公的一片羡慕之情。

纵观古代重阳菊花诗,花姿各异,朵朵香气宜人。卢照邻重阳登玄武山时写下“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的诗句,抒发的是一片怀乡之情。李白的“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更显诗仙浪漫豪放之风骨。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的诗句,则多了一份对祖国前程、家园收复的关注。杜甫重阳诗《九日登梓州城》:“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黄巢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秋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的则是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气概。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花昏后,有暗青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浓重的感情色彩,将自己赏菊时的孤独凄凉心情跃然纸上。同时,饮菊花酒也是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李白诗云:“携壶酌流觞,赛菊泛寒荣”,白居易邀请:“待到菊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杜甫低吟:“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卢照邻感叹:“他乡共酌菊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等等,可谓情景交融,情趣盎然。

“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亲。 ”(唐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插茱萸是古代重阳节的又一趣俗。茱萸,又名越椒,或称艾子,是一种落叶乔木,其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等作用。所以古人将茱萸作为驱邪的神物,每逢重阳节,人人佩带茱萸,后世称之为“茱萸会”,或称重阳节为“茱萸节”。杜甫诗“明年会此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朱放的诗“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宋代的诗人和词客,也留下众多关于茱萸的诗句。如杨万里:“昨日茱萸未若香,今朝篱菊顿然黄。 ”苏东坡“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古代对重阳节极为重视,重阳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宋代杜世安的《惜春令》:“今夕重阳秋意深。篱边散、嫩菊开金。万里霜天林叶坠,萧索动离心。臂上茱萸新。似旧年、堪赏光阴。百盏香醑且酬身。牛山会难寻。 ”词中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特有的风物景象,而且展示了深秋时节萧瑟苍凉、菊花独傲的节日景象,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时重阳节的节日风物、节日民俗和人们过节的方式,臂系茱萸,尽情享受寥阔高远的良辰美景。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