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弄翰余沈

 南宫藏文 2015-10-21
1991年5月第1版。1991年5月第1次印刷  
 

【【【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目录学家、历史学家。著名学者梁漱溟、陈寅恪等对刘咸炘非常推崇。四川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蒙文通评刘咸炘“数百年来一人而已”。
    刘咸炘善书,真、草、隶、篆,无所不精,15岁即以书法教人。其书法理论著作《弄翰余沈》独树一帜,内容丰富,很有见地。此书印数较少,因此少有人知,却引起了日本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被日本书法理论界誉为“泰斗”的中田勇次郎的重视,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弄翰馀渖》内容介绍:
    他写了一本论书法的专著《弄翰馀渖》,提出“华夏艺术,书画并重,而书之变化尤多”。“书之多变诗文同,故其派别风势亦可以论诗文者论之”。慨叹“画学有史,而书学无史,画科盛行,而书科不盛”。主张写书法史。书中对包慎伯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叶鞠裳和翁潭溪的尊尚唐碑,皆提出纠正与补充意见。对大篆,小篆、分书,隶书,真书.草书、行书的发展变化,都有精辟的论述。并且对历代书法家如魏晋的钟繇、卫恒、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明的赵孟頫、董其昌、文衡山,清代的邓完白、何子贞、伊墨卿、包世臣、王文治、刘石庵等,以及近代的吴昌硕也有评论,不主张一家之言,详论各家的得失。提出“凡文字一代自有一代之风气,举全风气而论高下,则此代有不如彼代者。而一风气中亦自有高下,高风气中之下者,或不如下风气中之高者。此风气与彼风气之高下,未易确定。若各风气中之高者,则可以普遍之价值定之,此论艺术者之所同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固无由比较高下。即同一诗也,必谓六朝诗胜唐、唐诗胜宋,亦巳非通确之论。即使通确,六朝亦自有恶诗,举六朝恶诗以加诸唐佳作之上,岂为通耶?论诗文者多蔽于是,论书亦然”。他这种见解,是很卓绝的。

    广西梁漱溟曾对人说:“余至成都,唯欲至诸葛武侯祠堂及鉴泉先生读书处。”并把先生《内书·动与植》这篇文章转载入《中国民族自救运动最后觉悟》中,作为附录。
    陈寅恪在抗日战争时期来成都华西大学讲学,到处搜访购买先生的著作,认为先生是四川最有识见的学者。
   蒙文通和先生私交最笃,随时过从,研究学问,曾经怂恿先生重修宋史。蒙在《四川方志序》中评论先生说:“其识已骏骏度骅骝前,为一代之雄,数百年来一人而邑。”
    吴芳吉对先生极为敬佩,书信往来,讨论文学诗歌,自称“半友生半私淑之弟”。
    林思进曾在《刘豫波先生家传》中说:“独惜君从弟鉴泉年未四十,所著书数百卷,其于校雠考订之学,精核微至者,殆不可朽”。
    1982年日本学者曾到四川省图书馆查阅先生的著作。继后,西德的学者也托人到图书馆查询。由此可见,刘咸炘先生的学术已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杨代欣: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杨代欣先生自幼在金石书画方面就有非一般的天赋,过目不忘,学习全优。在书法艺术中,他是真草篆隶的通才,作品具有正统风范,笔力盖世,行云流水,气势磅礴,书法界的真英雄也。
    他品德高尚,多年来杨先生孜孜不倦的为中国书法艺术尽力而为,做了非常多的贡献。在书学理论上颇有建树,根据统计,累计出版发行近2000万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所以杨代欣先生是一位能把书法艺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真书家也。

国内已出版的有关书法的图书有:《书学格言》《书法论丛》《中国上古书法史》《书法史话》《墨池散记》《中国书法史话》《书法艺术答问》《历代书法论文选》《书法美学简论》《弄翰余沈——书学纵横谈》《书法字典》《历代画家书法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