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儿园语言教研活动“文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专业引领

 红袋鼠LS 2015-10-21
 

幼儿园语言教研活动“文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专业引领

 
      2009年9月22—25日,我们举办了全省婴、幼教优秀语言教育活动颁奖暨展示研讨会。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老师们似乎仍然意犹未尽,不断有人通过电话、信息、邮件,与我探讨交流,令我欣喜,也令我反思。现根据老师们的要求,贴出我对一些问题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本次贴出的是语言文学活动研讨时因时间关系自己未表达的。在此顺请执教老师和主持人尽快将最终的说课反思稿和研讨记录发来。谢谢!
 

今天上午的展示和研讨是一场很有代表性的活动:一是展示的教师有代表性,有省城的,有县城的,有乡镇的;二是教研主持人有代表性,庄老师所在的长沙德才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幼儿园。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她们本身很不错,另外,也是想告诉大家,在我们省的教研平台上,园园、人人都有机会。

 
一、上午教研的几个特点:

1、通过研讨,初步明确了语言文学活动的价值与目标

 

2、通过研讨,初步明确了语言文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步骤

 

3、通过研讨,初步梳理了语言文学活动的若干组织策略

 

二、关于研讨问题的个人看法

主持人问题一: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觉得语言文学活动对幼儿发展有何教育价值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价值挖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文学作品包含了作家对所描写对象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的认识和评价,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它不在时空中,而在人的头脑中,能留给读者、听着以比美术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的空间。它包括生活故事、童话、语言、民间传说、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童话剧等体裁。其价值:

1、语言价值

2、社会价值
3、认知价值

4、审美价值

5、娱乐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作品所蕴含的多方面价值是否要在一次活动中全部给予孩子,是我们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审慎考虑的。

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1. 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1)倾听各种语言句式。(2)倾听形象化的语言。(3)倾听不同风格特色的语言。

2. 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 (1)在上下文中理解和学习新词。(2)通过专门介绍概念的书籍来学习归类的词汇。 (3)在语言文学活动中掌握和运用新词。

3. 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 (1)培养有意识倾听的能力。(2)培养评析性倾听的能力。 (3)培养欣赏性的倾听能力。

4. 提高幼儿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1) 激励幼儿的语言游戏。(2)帮助幼儿在不同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3)提高幼儿的"语言结构敏感性"。

 

主持人问题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你认为还可以采取什么策略对活动进行改进?

幼儿园文学活动是系列的、网络状的活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1. 学习文学作品。

2. 理解体验作品。

3. 迁移作品经验。

4. 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层次是必须在一个活动中完成,还是要根据作品及孩子情况灵活取舍,这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审慎考虑的。

 

主持人问题三:语言文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故事组:引导幼儿欣赏、理解、表现故事和编构故事的有效组织策略。

散文组:引导幼儿欣赏、理解、表现、仿编散文的有效组织策略。

    诗歌组:引导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表现、仿编诗歌的有效组织策略。

1、关于作品欣赏的策略

1)完整欣赏与中断欣赏

2)借助媒介、借助声势与纯语言直接呈现

3)多通道感知与听觉感知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作品及孩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

2、关于作品理解

1)欣赏前理解与欣赏后理解

2)分段理解与整体理解

3)借助教具、学具及情境创设

4)采用提问、讨论、表演、游戏、动作等多种方式,注重多通道相互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作品及孩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

3、关于作品表现

允许孩子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语言、动作、表情、绘画、表演……

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不同,孩子的情况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会不一样。(表演:1、熟悉、理解作品内容,特别演奏分析角色特征。2、利用道具激发表现欲望(视听)。3、角色分配根据幼儿发展状况而定。4、教师适时、夸张的介入与示范。5、前期的表现铺垫,如语言、情绪、声势等。)

4、关于诗歌散文的仿编与故事的编构

诗歌和散文的仿编1、熟悉理解原作。2、分析讨论原作的结构、句式特点等,进行示范仿编。3、根据原作,启发想象,进行仿编。(1)直接联系已有经验进行仿编,难度较大;(2)借助可视形象进行仿编;(3)采用先个别或分组再集体的表达方式。4、串联和总结。(1)采用合适的方式记录幼儿的仿编;(2)按原作的结构串联作品,使之变成新作。)诗歌和散文的仿编,即幼儿在欣赏诗歌与散文、理解其内容及构成的基础上,仿照某一首诗歌或某一篇散文的框架,调动个人经验进行扩展想象,编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这种活动形式往往是在围绕诗歌或散文的教学活动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在整个网络活动中处于最后一个层次。这种活动形式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性地学习诗歌、散文很有益处。

组织幼儿仿编诗歌和散文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要点。

(1)准备。仿编诗歌和散文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挑战,因而要求幼儿在活动前具有良好的准备状态。幼儿参加该项活动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对所依照的诗歌或散文要熟悉理解,对要仿编作品的内容、形式都有所认识;二是要有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在仿编过程中调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否则就可能"言之无物";三是要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必须注意幼儿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并且在仿编前给予幼儿一定的"操作演习"机会,以了解班级内每个幼儿的不同水平,这将有利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

(2)讨论与示范。在仿编活动开始时,教师可组织幼儿对将要仿编的作品做简单的讨论,引导幼儿注意仿编的关键问题。例如:教师要组织幼儿仿编诗歌《绿色的世界》,就可以让幼儿谈一下"为什么在这个孩子的眼里世界是绿色的?""假如戴上其他颜色的眼镜,世界会变成什么颜色的?"接着教师要进行示范,通过示范进一步启发幼儿的想象。如……这样的示范在启发幼儿想象的同时,又能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纳入一定的语言框架结构之中。

(3)幼儿想象与仿编。教师示范之后,开始让幼儿进行想象与仿编。为了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思路,教师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借助于某一图片或实物来仿编。如果是仿编《绿色的世界》,可以向幼儿提供其他各种颜色的眼镜(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自制的玩具眼镜),让幼儿戴上这些眼镜来看周围世界,然后仿编诗歌。等幼儿熟练地进行想象并仿编出诗歌后,教师可取消直观教具的使用,要求幼儿脱离实物或图片去想象与仿编,一步步地引导幼儿掌握仿编诗歌与散文的方法。

4)串联与总结。在幼儿分别编出自己的诗歌或散文段落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原来的诗歌、散文(如果散文较短,容易记的话)复述一遍,然后将幼儿仿编的段落加上去。有的诗歌和散文原文有总结句,那么就仍以总结句来结束全文。这样的串连和总结,要求教师在幼儿仿编时, 随时注意记下幼儿仿编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在黑板上或纸上随手画记的方法,比如仿编《红色的世界》,画下"房子""小朋友""红面孔" 即可,而当幼儿仿编出《黄色的世界》时, 记下有关的形象。这样总结时便可指引幼儿将仿编段落一段一段地加到原来的诗歌后面去。

还有一点需要教师在组织仿编时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诗歌与散文仿编的重点应当有所侧重。小班幼儿诗歌和散文欣赏的重点是理解作品的语言和画面,因此,仿编活动的重点只要求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换词,通过改换某个词来体现诗歌或散文的画面变化。改换新词后往往不是整个画面的大变动,而只是局部的迁移转换。中班幼儿诗歌和散文仿编可要求幼儿通过变换词句,使诗歌或散文整个画面出现新的内容。随着幼儿欣赏水平和仿编水平的提高,大班进行的诗歌和散文仿编活动中,可考虑对原有诗歌散文的结构进行部分变动,也可以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仅向幼儿提供一个开头作为想象线索,引导幼儿自己完成诗歌和散文的创编。

故事编构1、可视形象启发,如新情境,在情境中留白;多媒体;图片等。2、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难度大,提问设计很重要。3、自由思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4、记录自己的编构,如绘画、符号等。)幼儿学习编构故事就是在理解故事、积累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语言来编出符合结构规则的故事。组织幼儿编构故事的基本思路是:在帮助幼儿感受理解故事类文学作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幼儿对故事类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的敏感性,从而逐步学会编构出完整的故事。总的说来,幼儿编构故事活动,是一种系列的、多层因素的、含有渐进要求的活动。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下列顺序。

(1)从理解到表达的顺序。编构故事是建立在理解故事之上的,组织编构故事活动应从理解故事、提高对故事类文学作品构成的敏感性人手,帮助幼儿逐渐把握编构故事的要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及编构故事经验的增加,要逐渐提高编构故事的难度。

(2)按照故事类文学作品构成因素,发展幼儿编构故事能力的顺序。故事总是包含语言、情节、人物、主题这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在这四个构成因素中,各个因素从理解到掌握运用过程是不一样的,难度也不同。因此,在组织幼儿编构故事活动时,需要根据故事类文学作品构成因素的难度顺序,制定幼儿编构故事活动的目标要求。

小班编构故事的重点是编构故事结局,即幼儿依据个人对语言、情节、人物、主题的理解,在故事行将结束时为故事编构一个结局。中班编构故事的重点应放在编构故事的"有趣情节"上。这里所说的"有趣情节"是指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在故事情节推向顶峰时突然停止,让幼儿积极想象,编构出可能出现的发展进程。在小班、中班的基础上,大班幼儿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故事编构的情节开展方式。因此,大班的重点应放在编构完整的故事上,要求幼儿编出的故事具有语言、情节、人物和主题等构成要素。教师应逐步提高对故事结构上的要求,比如人物、主题等。经过从小班、中班到大班的有序活动学习,大班幼儿能够较顺利地完成完整编构故事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