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寿养生 “慢”字诀

 静幻堂 2015-10-21

延寿养生 “慢”字诀

你的早餐是在匆忙的赶车途中解决掉的吗?小区门口的花儿开了又谢了,你是否有注意到?今晚的天空有粉红色的云朵,你也是在朋友圈才看见的吧?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悠闲逐渐变成了无所事事的代名词,而无所事事只属于了失落的人?技术的革命赋予了人越来越出神入化的速度,人以此获得了久违的骄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干快上”这样的字眼,也许早就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心底,我们早已习惯了快和大,却忘记了慢和精。

是时候慢下来了,慢下来,才会找到放松的自己;慢下来,才会发现久违的快乐。

医学研究也发现,人类寿命的长短与自身“生理磨损”的程度有关,如果能在生活中常注意“慢”,寿命还会超越现状而向前延伸。

心率减慢

心率的快慢也是影响人体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分钟心率次数的多少,是评价一个人身体素质,估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依据。正常人的心率每分钟为72次,寿命约75年,离正常的生理寿限还有很长的距离。人一生的心脏跳动次数在14亿至19亿次之间,心脏每跳动一次消耗的能量约为一焦耳,当心率达到一定极限后,寿命便会自行终结。人要保持心情平静,不斗不争,加上正确的静养和呼吸,心率就会减慢,寿命就会延长。

进食细慢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可避免把碎骨、鱼刺等小块异物卡在食管或呛入气管,招致严重后果。同时,吃饭慢一些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防止进食过多而影响身体健康。细嚼慢咽还有助于防癌。科学实验证明,咀嚼30秒钟,唾液能使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咀嚼食物时分泌唾液中含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等各种有较强解毒功能的物质、能化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这样可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劳作缓慢

运动劳作能健身,养精蓄锐可延年。传统中医认为,久逸不劳则气血郁滞,减弱脏器的功能与活力。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劳作过度,体能消耗得就多,就会导致气血的亏损。如同是体育,拳击、散打、竞技项目,动作激烈、惊险,运动员多受伤和短命者。而慢悠的散步、柔和的太极拳和健身操却能使人强身和长寿,说明劳作缓慢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养精蓄锐,延年益寿。

排便稳慢

“前门松,后门紧”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表明大小便排泄顺畅,泌尿系统功能没有毛病。但进入老年期后,便秘现象常常会不请自到。老年人容易便秘,排便不能急。特别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排便时突然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这是很危险的。因此,排便时一定要悠着点,要稳、要慢,避免用力过猛、过急,让其自然解出。

体位改变变慢

中老年人因身体各种脏器功能的渐趋衰退、心脏排血量减少,加之脑动脉硬化,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突然改变体位时,常会发生头晕、眼花等一时不适现象。老年人由卧位改为立位,或由蹲位、坐位改变为立位时,动作宜慢,幅度宜小,以免发生眩晕或其他严重问题。

呼吸放慢

呼吸是生命的根本,现代生物学研究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体呼吸的频率与其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呼吸越慢,寿命越长。如大蟒每分钟呼吸2次,寿命约500至700年;乌龟每分钟呼吸5次,寿命为300年左右;人每分钟呼吸16至18次,寿命约72至80年。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体质状况,把呼吸放慢到生理能够承受的极限,人就会活到生命所赋予的正常的生理寿限。

行走要慢

徒步行走是一种有氧运动,经常以步当车,可延缓机体的早衰,对强化腰肾,调节心脑功能,预防老年痴呆,失眠健忘,头脑昏沉,肢体麻木等症大有裨益。但在举步行走时应慢一点,如果你已经过了“大步流星”的年龄,人老腿衰,常常看到的多是蹒跚的前倾步态,这样走快了容易摔倒,所以,慢走一点,像龟行那样,漫不经心,一般每分钟约60至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使人体的平衡和步履趋于稳健。这样既能调理心情,也能减少体能消耗,同时也起到了健身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