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汉字的故事

 杏坛归客 2015-10-22
汉字的故事 <wbr>——“门”、“户”二字趣释  “门”字在甲骨文中为“”或“”,是象形字,由两扇门构成,或由两扇门上面加一横木构成。甲骨文的“门”正反映了商代晚期房屋建筑中门的结构与现在的门几乎相近,几千年来门的形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金文的“门”与上面的甲骨文的前一“门”字的形体几乎完全一致。不过,甲骨文和金文中描绘的门,还不是人类最早的门。人类历史上最早设计的门,是原始人开挖居住的洞穴时开凿的进出口,加上用竹木藤条编织的用来挡风雨以及抵御野兽袭击的门扇。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古人对门的设计更科学,更实用,也更美观,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进入阶级社会后,“门”不仅是供人们出入于建筑的通道,还反映着房屋主人的地位和等级。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是柴门、蓬门、衡门(用一木棍挡于门框中之门谓衡门),对于官宦富户来说是侯门、朱门、豪门。唐人崔郊有两句诗:“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一门之内所居常为一家人,门也就是一家人的出入之口,由此“门”引申为“家”、“人家”、“家族”、“门第”等意思。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汝勿妄言,灭吾门也。”过去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其中的“门”与“户”的意思是相同的,均指“门第”。“对”和“当”意思相同,即相当,相配。“门当户对”的意思就是“门第要相当”。“门”与“户”的意思为什么相同呢?“门”一般为两扇的门,而“户”就是一扇的门。“户”的甲骨文作“”,像一扇门。《说文解字·户部》:“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户”也是人所出入的地方。在甲骨文中,“门”和“户”通用的现象就不乏其例。
  “门”由“家族”、“门第”再引申为“门类”的意思。我们熟悉的成语有“门可罗雀”。这个“门”的意思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呢?要明白这点,先看“门可罗雀”典故的来历。据《史记》和《汉书》所载,下邽翟公担任廷尉时,家中宾客满门。后来被朝廷罢官后,门外可设置雀罗(过去的宾客都不与他来往,大门口冷冷清清,简直可以设置捕雀的网了)。不久,翟公复职,过去的宾客又想与他来往。翟公知道后,在大门上写了几个大字说:“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显然,“门可罗雀”中的“门”是“门第”的意思。
  明代无名氏所作《字触》中载有一则关于“门”的字谜:倚阑干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昏昏笑话无心。(首句的意思是“阑”字中的“束”(实为柬)字去掉了,当然是“门”;第二句意思是“间”中的“日”落下了,当然只有“门”;第三句是“闪”字没有了“人”,也是“门”;第四句是“闷”字去掉“心”还是“门”。)(作者:吴东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