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op99:《Marche Slave》(斯拉夫进行曲)赏析

 荒__糖 2015-10-22

Top99:Marche SlaveTchaikovsky Op.31《斯拉夫进行曲》赏析

Top99:《Marche <wbr>Slave》(斯拉夫进行曲)赏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dN7HTeSJYg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著名的俄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以俄国的民族性为立足点,承继西欧传统,融会贯通发展出自我独特的音乐风格,也藉由如此的创作技巧,将赋有俄罗斯地方色彩的音乐粗野、激情与纯朴,提升至艺术的境界并且超越国界的藩蓠,跃进成世界性的音乐。

《斯拉夫进行曲》首演于1876年,柴科夫斯基受俄罗斯音乐协会委托,俄土(塞尔维亚-土耳其)战争中抗击土耳其侵略伤亡的塞尔维亚战士而举行的募捐音乐会所创作的。在这首作品中,原本被称为《塞尔维亚-俄罗斯进行曲》,因为俄国和塞尔维亚同属斯拉夫民族。柴可夫斯基对于塞尔维亚是充满同情与赞扬,因此,同《1812年庄严序曲》一样,这部作品也是凝聚了爱国激情的辉煌壮丽的音乐画卷。老柴很同情塞尔维亚为抵御侵略而使用了多首民族旋律,激起听众的强烈爱国热情。

 乐曲开始时由中提琴主奏出深沉忧郁、宽广悲壮的基本主题,接着由低音管吹奏东洋风忧郁的旋律,描写土耳其入侵时塞尔维亚人民的苦恼,然后双簧管奏出华丽光彩的民谣。这段旋律取材自一首塞尔维亚民歌《来,亲爱的,今晨为什么这样忧郁》乐曲深沉凝重、舒展宽广、坚定而充满力量,仿佛一个英雄在悲伤中大踏步的前进。随着乐曲的发展,逐渐变得雄浑有力、激越昂扬、坚强自信,形成第一个高潮。中段则是来源于俄罗斯民歌的旋律,热情欢快、活泼跳跃,逐渐积蓄着激情与力量。此后乐曲重回基本主题,此时激情澎湃的旋律有如一条大河,奔腾、咆哮,尽情的流淌,宣泄着无尽的力量,乐曲雄伟辉煌、舒展明朗、一往无前。全曲就由这两主题发展到雄壮激烈的高潮。最后在定音鼓的轻轻敲击之后,乐曲进入尾声,由小号奏出胜利的旋律,乐曲神采飞扬、辉煌灿烂,在庆祝胜利的欢腾乐声中结束全曲。

 什么是斯拉夫呢?据考证,斯拉夫人为史前时期生活在亚洲西北部草原地带的群体,其语族属印欧语系。公元前2000年至3000年,斯拉夫人逐步移居波罗的海南部地区,与日耳曼民族比邻而居。由于日耳曼民族与罗马帝国较先接触,很早便开始大规模地将俘获的斯拉夫人售予罗马人充当奴隶。从此之后,斯拉夫人便习惯地让人称为 奴隶。斯拉夫(Slav)一词即是源于奴隶(slave)。

 公元四世纪时,由于斯拉夫人受到匈奴西侵的压迫,开始与日耳曼民族发生冲突。此后,又步着日耳曼人的后尘,往欧洲西、东与南部迁移。第六、七世纪,当日耳曼民族深入不列颠、意大利、西班牙、北非之时,斯拉夫民族也占据了日耳曼民族的发源地(即当前的波兰一带)和整个巴尔干半岛地区。

    推荐版本:安德列 普列文 伦敦交响乐团   Tchaikovsky: Manfred Symphony, Marche Slave, Op. 31 etc CD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