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蓬莪术

 dlhz49 2015-10-22

【11】蓬莪术

    【11】蓬莪术 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Lee et C. F. 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后者习称“温莪术”。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 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卵圆形块状,侧面有圆柱状的横走分枝,根系细长,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13~24厘米,宽7~11厘米,叶脉中部具紫色晕;叶柄长约为叶片的1/3,下延成鞘,叶耳形小。圆柱状穗状花序,长约14厘米,具总梗,花密;苞片卵圆形,顶端苞片扩展,亮红色,腋内无花;花萼白色,具3钝齿;花冠裂片3,上面1片较大,顶端略成兜状,唇瓣圆形,淡黄色,先端3浅圆裂,中间裂瓣先端微缺。蒴果卵状三角形,光滑。种子长圆形。具假种皮。花期3~5月。

别名:蓬莪荗、蒁药、蓬莪蒁、广荗、蓬术、莪蒁(《本草备要》),蓬蒁(《本经逢原》),羌七(《生草药性备要》),广术(《本草求真》),黑心姜(《岭南采药录》),文术(《四川中药志》)。

    蓬莪术的化学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医药工作者对莪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现代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已经明确知道其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目前对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莪术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物质如莪术酮、榄香烯、莪术二酮、莪术醇、莪术烯、姜黄素、吉马酮、表莪术酮、焦莪术酮、原莪术醇、去氧莪术酮、呋喃二烯酮、去氢莪术二酮、α-蒎烯、β-蒎烯、樟烯、樟脑、异龙脑、龙脑、桉油精、异呋吉马酮、四甲基吡嗪、莪术烯酮、异莪术烯醇等。姜黄素类化合物如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另含β谷甾醇、棕搁酸以及锌、铁、锰、镍、钡、铜、铬等微量元素。研究发现莪术的产地不同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很大,这可能是莪术不同品种发挥不同功效的原因之一。

    《本草图经》:“蓬莪荗,古方不见用者,今医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荆三棱同用之良,妇人药中亦多使。”《汤液本草》:“蓬莪荗色黑,行气中之血,虽为泄剂,亦能益气,故孙用和治气短不能接续。所以大小七香丸,集香丸、散及汤内多用此也。”《纲目》:“郁金入心,专治血分之病;姜黄入脾,兼治血中之气;蓬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稍为不同。按王执中《资生经》云,执中久患心脾疼,服醒脾药反胀,用蓬莪术面裹炮熟研末,以水与酒醋煎服立愈,盖此药能破气中之血也。”《本草经疏》:“心腹痛者,非血气不得调和,即是邪客中焦所致,中恶疰忤,皆由气不调和,脏腑壅滞,阴阳乖隔,则疫疠疰忤得以凭之。荗气香烈,能调气通窍,窍利则邪无所客而散矣。解毒之义,亦同乎是。其主霍乱冷气吐酸水,及饮食不消,皆行气之功也,故多用酒磨。又疗妇人血气结积,丈夫奔豚,入肝破血行气故也,多用醋磨。郁金入心亦入肝,专主血分.亦散肝郁。荗与三棱专能行气破积。姜黄行气破血,入脾为多。”“蓬莪荗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之所长,若夫妇人小儿,气血两虚,脾胃素弱而无积滞者,用之反能损真气,使食愈不消而脾胃益弱,即有血气凝结,饮食积滞,亦当与健脾开胃、补益元气药同用,乃无损耳。”《医家心法》:“广荗即莪术。凡行气破血,消积散结,皆用之。属足厥阴肝轻气分药,大破气中之血,气血不足者服之,为祸不浅。好古言孙尚药用治气短不能接续。(《经》言短气不足患者下之,盖此之谓也。然中气虚实天渊,最宜详审。)此短字乃是胃中为积所壅,舒气不长,似不能接续,非中气虚短不能接续也。若不足之短而用此,宁不杀人?”

     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或广西莪术的根茎,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中医理论认为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具行气破瘀消积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癓瘕痞块、经闭痛经、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跌打损伤等。莪术临床常见的饮片有生莪术、醋莪术其中常以醋莪术入药。生莪术行气消积力强醋莪术重在入肝经血分增强破血消癥作用。因《中国药典》2005年版在已有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制剂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莪术制剂,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等。随着近代莪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新型剂型的开发,临床应用研究有所拓宽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角膜炎、麻疹等,消化系统疾病如婴幼儿秋季腹泻、急性病毒性肝炎、轮状病毒肠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等,循环系统如缺血性心、脑疾病等,肿瘤如宫颈癌、鼻咽癌、肺腺癌、白血病等外科疾病如皮肤溃疡、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

    蓬莪术与荆三棱皆能破血祛瘀、行气消积,故二药每配合应用。张锡纯所云:“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则临床应用,信有可征。唯其又称:“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证之具体应用,似难分辨。唯二药既当科属不同,性用自当有别,似须进一步研究者也。

    1.抗肿瘤作用:莪术油制剂在体外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615纯系小鼠的L615白血病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的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100%阿莪术注射液0.3-0.5ml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肉瘤S180。有较好的疗效,抑瘤率达50%以上。从莪术挥发油中得到的单体,莪术醇和莪术二酮75mg/kg皮下注射时,对小鼠肉瘤S37,宫颈癌U14、艾氏腹水癌(ECA)均有较高的抑制率,肿瘤明显缩小,可见瘤组织周围纤维细胞增多,内有一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包围肿瘤细胞等免疫反应出现。在电镜下,治疗组肿瘤细胞表现核质比例减少,核外形趋向正常,染色质、核仁和染色质间颗粒数量减少,故认为莪术对小鼠肉瘤的细胞核代谢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莪术醇及莪术二酮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明显破坏作用,能使其变性坏死。不同浓度的莪术油注射液对瘤细胞均有明显的直接破坏作用,有作用快而强的特点,瘤细胞数越多,杀灭90%的瘤细胞所需的药液浓度就越大。莪术抗癌作用的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宿主的免疫反应参与。临床以莪术油作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治疗后可见瘤组织坏死脱落,局部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病例肿块消失,宫颈光滑,提示莪术有直接杀灭瘤细胞的作用。在病理切片中则见到有密集的小淋巴细胞围绕癌细胞,淋巴窦中有大量的窦细胞组织增殖,血液中淋巴细胞有显著的升高,这些均提示有效病例中宿主有明显的免疫反应。莪术抗癌作用的原理,莪术油除能直接杀瘤作用外,还能增强瘤细胞免疫原性,从而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实验证明用莪术处理的ECA及L615。瘤苗进行主动免疫,确实能使部分动物获得明显的保护效应。进一步研究证明莪术L615瘤株的主动免疫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为经莪术L615瘤免疫的动物,不能产生对L795(是615系小鼠的一株新的肉瘤白血病)的交叉免疫保护效应。一些对L615具有明显免疫力的莪术瘤苗免疫组动物,尽管能耐受10(-3 )× 10个L615细胞的多次攻击,却死于3 × 10个 L759瘤细胞。且这种免疫保护效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建立后,能够维持相当长(10-13个月)的时间,但不能传给子代,因为其子代绝大多数(93/94)不能耐受105-3×105个L615细胞的攻击,均发生典型的L615,白血病而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也未见延长、说明亲代的这种免疫保护效应是后天获得而不能传给子代。用纯系雌性 T-739 小鼠观察莪术油对肺腺癌(LA-795)的放射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用莪术油腹腔注射加照射组比单纯照射组有明显的肿瘤生长延迟效果,可使放射治疗效果提高42%,达到中等增敏作用。

    2.抗早孕作用:莪术根茎的醇浸膏及其有效成分(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对大鼠、小鼠有非常显著的抗早孕作用,对犬也有一定抗着床效果。以莪术油的止孕作用最显著,小鼠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600-900mg/kg莪术油,其抗着床和抗早孕效果为7%-90%,家兔腹腔注射80mg/kg莪术油,抗着床效果为80%,经阴道注药400mg/kg的抗着床效果为100%,一般于受孕2-5天给药,即出现胚胎死亡,吸收或阻止胚胞着床。而受孕7-10天给药则引起流产或死胎,挥发油经皮下、腹腔、阴道给药均有一定止孕效果,只是药物起效快慢有所不同,腹腔注射起效快,阴道给药起效慢,腹腔给药量小于阴道给药量5倍。用莪术煎液灌胃小鼠,同样有止孕效果。莪术油对小鼠止孕的过程是阻止胚胞着床、使之停止发育,可见萎缩退化的胚胞游离在宫腔内,有的胚胞着床后死亡,正处于被吸收过程。

    3.抗菌作用:莪术挥发油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的生长。

    4.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莪术油10ml/kg,莪术醇0.3% 10ml/kg,连续8d后,可明显对抗由腹腔一次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并促进白细胞回升,提示莪术有一定的升高白细胞作用。

    5.对心血管的作用:莪术增加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在活血化瘀药中最为明显,血流量峰值增加252%,用药10分钟后血流量增加36.0%,血管阻力减少66.4%,以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随着病人临床症状的好转,肢体血流图也见到明显改善。

    6.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离体兔肠试验发现,低浓度莪术,使肠管紧张度升高,高浓度时,反而使肠管舒张。

    7.保肝作用:莪术醇提取物及挥发油对四氯化碳(CCI4)硫代乙酰胺(TAA)引起的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使磺溴酞钠(BSP)潴留量减少,相应肝组织病变减轻。

    8.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家兔用50%甘油盐水15ml/kg皮下注射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照组肉眼可见肾肿胀增大,呈紫暗色,活体显微镜低倍镜观察,可见较多的呈紫暗色条状血管淤滞,毛细血管血流停滞或减慢,静脉给莪术注射液每日4ml/kg,共3天后肉眼未见肾明显肿胀,紫暗色减浅或已恢复正常,活体镜下可见条状血管淤滞消失,毛细血管血流加快病理切片(FIE)对照组见有广泛的近曲、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或混浊肿胀,肾小管管腔闭塞,部分小管上皮破坏脱落,管腔内有较多管型存在,部分血管内有血液淤滞,莪术注射后48小时上述病理改变都明显减轻,曲管的上皮细胞空泡和混浊肿胀显著减轻,肾小管腔内的管型极少或消失,小血管内的血液淤滞减少或消失,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扩大。一般家兔注射甘油后约12小时出现酱红色小便,尿量显著减少,有的无尿,精神萎靡,不食,都在24-48小时内死亡,而莪术组24小时后尿量增多,虽尿色也呈酱红色,但到 48-72小时后尿色基本恢复淡黄色,并无死亡。

    9.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莪术水提取液9.0g/kg/天给大鼠灌胃,共7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以及缩短红细胞的电泳时间。其水提醇沉注射液1.13g/kg静脉注射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也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10.抗炎作用:小鼠灌服温郁金挥发油 200mg/kg对醋酸产生的腹膜炎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温郁金挥发油200mg/kg对烫伤性局部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腹腔注射100m/kg对巴豆油引起的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鼠腹腔注射挥发油75mg/kg/天,9天后对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11.体内过程:3H-莪术醇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大鼠灌服后5分钟血中即可测到本品,15分钟达高峰,可维持l小时左右,半衰期t1/2。为33分钟,t1/2β为12.5小时。体内分布以肝、肾浓度最高,为其他组织的2-2.5倍,且可透过血脑屏障,主要从尿排泄,胆汁也有排泄。存在肝肠循环现象。

    12.毒性:莪术醇提取物,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86.8±12g(生药)/k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