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夷非其君不事(《孟子》选读之五)

 城堡游魄 2015-10-23

伯夷非其君不事(《孟子》选读之五)

(2010-01-15 17:21:12)
标签:

文化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měi)焉。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chénɡ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以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注释】

.浼(měi),.柳下惠,鲁国大夫,名获,字禽。.遗佚,不被任用。.袒裼(xí)裸裎(chénɡ),赤身裸体。.由由然,高兴的样子。

【译文】

孟子说:伯夷(商末孤竹君之子,与其弟叔齐曾阻止周武王攻打商纣王。周统一后,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朋友,不去结交。不站在坏人的朝廷里,不同坏人说话;站在坏人的朝廷里,同坏人说话好比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泥路或者碳灰之上。把这种厌恶坏人坏事的心情推广起来,他便这样想,同乡下佬一块站着,如果那人帽子没有戴正,便将不高兴的走开,好像自己会沾染肮脏似的。所以当时的各国君主虽有好言来招致他的,他也是不接受的。他之所以不接受,就是因为他不屑于去接近。柳下惠却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不以自己官职小为卑下,入朝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一定按照他的原则办事;自己被遗弃,也不怨恨;自己穷苦,也不忧愁。所以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赤身裸体的站在我身边,有怎么能玷污我呢?’”所以无论什么人,他都乐意的同他一道,并且一点也不失常态。牵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他就留住,也就是因为他不屑于离开的缘故。孟子又说,伯夷气量太小,柳下惠不太严肃。气量太小和不太严肃,君子是不这样做的。(《孟子·公孙丑上》)

【简析】

这段文字对伯夷、柳下惠的做法进行了比较,然后概括出他们的不足,即气量小与不严肃。孟子在《孟子· 万章下》(10·1)中说:听到伯夷风节的人贪得无厌的人都廉洁起来了,懦弱的人也都有独立不屈的意志了。……听到柳下惠风节的人,胸襟狭小的人也都宽大起来了,刻薄的人也厚道起来了。又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清高的人,伊尹(商汤时的丞相,曾辅佐商汤灭了夏桀)是圣人之中负债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随和的人,孔子则是圣人之中识时务的人。从这样的评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对伯夷、伊尹、柳下惠人格的积极一面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伊尹除外),而对孔子则给予了全面的称赞,原因就是因为他是集大成者。由此也不难看出孟子所推崇的君子品格,至少应该是:廉洁而有独立的意志,胸怀博大而有为人厚道,以天下为己任,义不容辞,同时还必须能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潮流,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