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用=诚信?你不得不知的企业信用管理五大误区!

 jessicasut 2015-10-23

信用,在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指企业与企业、个人之间“借”和“贷”的关系,企业之间进行非现金交易,大多凭借商业信用闯荡江湖。那么,这无形的“信用”到底是什么?该怎样认识企业信用管理?


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之前,


先来了解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五大误区,


从而更好帮助企业财务走向健康化发展的道路!


误区一、“信用风险管理”能消除“赊销风险”

企业信用管理对企业赊销风险防范无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本旨并不在于简单的消除风险。应收坏账率为零的企业,也不见得是风险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如果我们能够预先建立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则风险就能成为一个有益的因素。风险管理所需要做的应该是对风险进行管理,主动选择那些能带来收益的风险。



误区二、“信用风险管理是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事情”

企业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并让其负责公司信用管理的日常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仅靠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员工就能完成。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它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高层首先必须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并加以重视,否则,工作的开展很容易流于形式;其次,它需要公司各业务部门,特别是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商务部门、法务部门等配合,因为赊销风险贯彻于整个销售过程之中。 


误区三、“信用管理专员等同于应收会计”

很多企业,在没有设立专门的应收管理部门时,有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公司成立信用管理部门后,他们仍然把信用管理专员的工作当成应收会计来看,或者有些信用管理专员即使从会计岗位转为专门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后,还是按以前应收会计的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其实,应收会计和信用管理专员的工作职能完全是不同的:应收会计偏重于核算,虽然在一些企业也对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分析。而信用管理专员则需要对企业赊销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点进行管理,从客户开发、合同签署、到信用申请、额度评审、订单管理、货物的发送、风险转移直到后期的应收管理和逾期催收,是一个全程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信用管理专员都需要主动地进行跟踪和管理。

误区四、“企业只要没有坏账就行了,逾期一点没有多大关系”

持这种观点的企业从风险管理来说,他们本身还是很重视,对客户的挑选和信用额度的发放也很严格,但对应收的管理特别是逾期后的处理就没那么严格;同时,他们从本身来说,还是不很重视公司营运资金的管理。其实,逾期对企业的影响和坏账一样,同样很大。坏账直接表现的是对利润的影响,而应收的逾期对资金的使用和财务费用的影响则更直接。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每月有一个亿的应收平均逾期一个月,按年贷款利率6%计算,一年下来影响的财务费用就是600万元。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认为应收帐款逾期比坏账更可恶。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不仅是企业的一项风险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企业运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



误区五、“信用等于诚信”

“信用就是诚信”,在现在,很多人都将“信用”跟国家和社会的“打假”和“防欺诈”联系在一起。其实,信用不仅是个诚信环境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在企业里,赊销客户不付款,产生信用风险,不仅跟客户企业的品质有关系,更和客户的偿债能力、资金实力及担保因素、条件等相关,这也是评价企业资信的“5C”要素。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客户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来自于企业内部,来自于我们企业自身信用管理能力和对客户的把握。

 总之,企业信用管理,又称“赊销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制定企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对客户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部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安全收回的管理。如何正确认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本质和涵义,营造正确的信用管理文化,是企业做好信用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