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造人的“操作系统”的升级版

 江山携手 2015-10-23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工作认真、作风扎实的管理者基于“学校教师素质不高,他们不知道如何落实改革要求”这个现实,出于好心,也为了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于是,他们就凭着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尽力为教师们编制一系列可操作的教学规范和要求,想以此降低教师们改革实践的难度,克服“教师素质不能适应改革要求”这个障碍。

这种做法,是否值得鼓励和提倡?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样的管理者,在困难和问题面前没有消极应付,而是置身于对学习、思考和研究之中,充分显现了他们对改革工作的责任和热情,也明确表达了他们改革的意志和决心。但是,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是一种越俎代庖,违背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特殊规律,最终必然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既不能解决教师工作的实际问题,也不能促进改革的深入推进。

如果说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把教师的素质看着类似于电脑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当操作系统版本过低的时候,再好的应用软件都不会正常运行。也就是说,那种只重视应用软件的升级,而忽视操作系统的升级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所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致力于打造“操作系统”的升级版。

人的“操作系统”包括: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打造人的“操作系统”的升级版,一是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把“民主、科学、公平、和谐”的原则体现在管理过程之中。要积极创设“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文明和谐”的环境文化,“激励向上”的行为文化,营造和谐进取的改革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在心情舒畅、民主自由、尊重个性的环境中创新和发展。二是需要明确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三是需要树立“发展的质量观、相对的质量观和多元的质量观”,必须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用整体的、综合的观点,尊重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多维度、综合评价教育教学质量。四是需要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五是需要教师从改变自己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