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应成为首席教师

 江山携手 2015-10-24

 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校长教学领导力,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在教学基本环节的引领、控制、评价之中。不仅在教学的“决策层”,而且在教学的“执行”上都应做到有效统一。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校长是教育理念的传播者,还应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从教育行为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实践教育理念比倡导教育理念更重要。这就要求校长在实施教学领导的过程中,率先垂范,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做到亲自带班上课,并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等。校长通过参与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新课程的改革,而且对教师参与课改热情和现实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真实、客观的了解, 从而为科学地做出教学决策提供可行依据。因此,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校长要身体力行,带头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在学校,校长首先应成为一名“首席教师”。

当前我国许多中小学的校长出身于教学第一线,有着较强的教育领导能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社会公关、筹集经费和解决教职员工后顾之忧等工作之上。当然,这些工作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毕竟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校长不应远离教学,不应失去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力,不应失去教育者的本来角色。

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校长教学领导力,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在教学基本环节的引领、控制、评价之中。不仅在教学的“决策层”,而且在教学的“执行”上都应做到有效统一。授课是学校的核心领域,校长应是授课领导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只有深入课堂, 亲自上课, 参与课改实践, 才能对这些问题从微观层面上有所把握。校长要进班上课,就必须自觉钻研教学纲要和实施方案, 以便把握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主旨和精神, 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去贯彻和落实。校长通过上课,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策略的实施等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果课改的口号喊得很响, 而不能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核心领域, 那么, 课堂教学就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同时, 校长从自己教学实践的微观层面出发, 不断拓展和放大自身投入课改的能力, 再站在宏观上指导学校教学改革, 无疑能做出切合学校实际, 为学校谋求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来。

    组织校长专题培训是提高校长教学领导力另一有效办法。组织开展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专题培训,掌握执行学校课程计划的方法,加强学科建设理念,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与能力,落实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加强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在教育实践中提高课程管理实效,在研究、解决问题中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其次举办校长专题论坛。组织开展各学段校长的专题论坛活动,营造学习、思考、实践的教育氛围,交流校长在办学思想、管理特色及课程领导等层面的思考和实践,促使学校有效果、有效率地实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效结合。

提倡校长走上课堂,支持学校教学发展。凡在构建课程文化,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设计、开发课程资源等方面有所建树的地方,校长必定是创建教学工作做出特色的教育工作者。这样的校长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也善于疏导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困惑。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基层,校长能带动广大教师回归到“心心相印”的真心教育之中。诚如蔡元培所言“委身于教育,则必于淡泊宁静之中;虽高官厚禄,不与易焉。”

校长成为学校的首席教师,必将带来为人师表的一个再思考。一个学校以什么为重,以什么为轻,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次,这些价值判断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正确意识走向。教育是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思想。长期以来,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长期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依然涛声依旧,结果导致是学校培养人才扭曲,教育功能失效。要实现教育思想的变革,校长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熟悉当前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只有对课程的概念、制约课程的因素有了很好的把握,才能带领全校师生走出一片教育的新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