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首先是管理者的自我修行

 江山携手 2015-10-25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很多领导者都在报怨说现在的人都不好管了,在工作中,好多事情都是在将就其事,很难有所作为。其实,在我看来,根本的问题不在于现在的人难管了,而是现在的很多领导还只是个“官员”,他们所拥有的只有“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力”,在他们的骨子里只有“怎样管他人”,他们所希望的“下属”都是一些“不管是对是错都严格执行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从来不去反思和反省。如果我们关心一下美国的总统大选,你就会发现“美国人是最难管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总统进行当面批评,对错误的决策可以断然拒绝。所以,“难管”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就说管理学校,最重要的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管理最根本的不是行为而是如何实现学校最大的财富——教师生命激情和职业活力的激发。因为教师以什么样的职业观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不仅影响教书育人的质量,而且自身的内心体验也完全不同。如果我们仅仅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手段,为了生计而从教,必然会矮化教师的师表形象,淡化教师的自我价值,弱化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艺术性,从而泯灭教师从教的意义和乐趣。作为校长,无论你有再好的办学思想抑或制度设计,如果教师只当耳旁风,不落实、不贯彻,都将是一纸空文。因此,我认为,要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校长要坚持自我修行。

修行,简而言之就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修行,以自觉自悟为主,但人皆有惰性与思维定式,所以,对于团队的修行而言,在提倡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一个将团队规则与文化内化为个人思想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团队精神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需要一个引领与督查者,扮演这个角色的人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的站位要高。一个站在山脚的人,是永远无法带领大家来欣赏山顶风景的。想要到达山顶,管理者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还要经得起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般登山的千难险阻。真理往往在人人皆知的地方,但这个地方却是很少有人得以到达的地方。知易行难,正是因为修行目标的高远和过程的艰难,修行的成果才更为可贵,也才更具有人生的指导意义。

管理者的心态要正。管理者必须抱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态来为人处事,自己应该是所有管理指令的第一执行人,所有管理失误的第一承担人,所有管理成果的最后分享人。要用自己百分百的诚心、百分百的热心、百分百的耐心、百分百的细心、百分百的公心、百分百的爱心、百分百的利他心来实施每个管理行为。管理者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坚持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他人,以批判的眼光来看自己。要以宽容的胸怀来对待员工的每一次犯错,要以帮助人为目的来坚守每一份严格,要以发展人为目的来实施每次情非得已的惩戒。

管理者的道行要深。修行需要道行,只有有道行的管理者,才能带领团队成就每个人的专业发展。管理者首先要做学习的第一人,善于向同行中的一流人物学习,因为只有一流才能创造一流,只有杰出才能缔造杰出。管理者还要做实践的第一人,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还要善于把学来的东西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以检验,使自己和团队少走弯路。管理者不但要自己学习,还要带动团队一起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学习型团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要提高自己和团队的执行力,打造执行力第一的团队。

  管理即修行,管理的过程就是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起学道、体道、悟道和得道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