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撒谎后家长怎么教育

 黑河图书馆0 2015-10-25
  孩子撒谎后家长怎么教育

  2015-10-24 12:52 新浪教育55收藏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案例,其中的问题比较隐蔽。你是否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呢?

  儿子说谎了,看似德行责任出了问题。妈妈对儿子进行了严惩。对儿子进行了情理交融的诚信教育。严格要求儿子的德行责任。似乎这个妈妈做的很对。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来分析,便会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

  [案例—儿子说谎了]

  儿子老师打电话,说儿子说谎,让我好好收拾他,该打要打。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上周儿子有一天不舒服,老师给了儿子15元钱,让他打车回家了。我知道后给老师打了电话感谢老师,告诉老师第二天让儿子把钱带给她。但第二天儿子把钱花了没有还老师。昨天,老师因为作业的事找他,又问他还钱的事,这样才发现他说谎了。

  晚上,回家后:

  我:儿子,你觉得“诚实”对一个人来说重要不重要?

  儿子:重要呀!老师今天给你打电话了?

  我:嗯,打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儿子:我知道我错了,我和我朋友把钱花了。

  我:那你要为你的行为承担责任,你也知道诚实很重要,但这件事你没有做到诚实,你要接受处罚。

  儿子:怎么罚?

  我:一个月不能玩电脑。

  儿子:为什么拿我最喜欢的电脑时间来罚,我不干,我要换其他的。

  我:儿子,用你喜欢的电脑时间来罚,你觉得心痛,那当我知道我被我最疼爱的儿子骗了的时候,你觉得我心不心痛?

  儿子仍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再争辩,我没有打儿子,后来当儿子情绪平复下来以后,我又跟儿子讲了一个诚信的故事。

  [丽芳老师点评]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孩子可能会有的心理状态。

  妈妈给他传递的信息是你是个不诚实的孩子,孩子会感到内心羞愧。降低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月的惩罚。剥夺自己的最爱,孩子觉得极其的不公平,但又无可奈何,有强烈的无力感。感受到妈妈的强权,产生对妈妈的怨恨。

  同样,这样的惩罚,孩子不但不会感激老师帮助了自己,反而会对老师产生不满。因为老师的告状导致了自己一个月失去最爱。

  在强权之下,孩子可能接受了惩罚,但是心不甘情不愿,心里留下对抗叛逆的种子。为以后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埋下隐患。

  还可能有这样的心理影响,一旦再有错误,要做的更隐蔽、编更圆的理由,不让父母发现。

  这种不宽容的态度,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在某一天,孩子也会把这种行为用到他人甚至是父母身上。有可能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妈妈回到家里,忘记了买答应给孩子的烤鸭,孩子不依不饶,冲着妈妈喊:要么你现在回去买要么你一个月不能看电视!

  这个妈妈的误区在哪里呢?

  妈妈以为“严”就是要“惩罚”,以为“惩罚”就可以“让孩子承担责任”。

  而真正的承担责任,是帮助孩子在这件事情中去解决问题,弥补过失,从这件事情中提升能力。妈妈恰恰是关注了“惩罚”而把最重要的“还责任”给忽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把杯子摔碎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罚孩子站在墙角。而是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清理碎掉的玻璃渣,并把地板给清理干净,恢复原样(弥补过失)。并学会拿杯子的时候,如何拿才能不摔掉(提升能力)。

  同样,在这件事情中,孩子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学习到什么社会技能呢?

  1、 没有及时把钱还给老师。如果有急用,要向家长和老师说明,请求老师和家长暂缓一天还给老师,否则可能引起矛盾误会。(学会沟通协商)

  2、 没有及时把钱还给老师,又没有告诉老师,导致老师误解。事后向老师道歉并解释。争取老师的谅解。(学会积极主动沟通消除矛盾隔阂)

  3、 这15元钱如果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孩子还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如何把这15元钱还出来。比如用自己零花钱填补或通过额外劳动挣得。(学会承担后果自己造成的损失自己尽力弥补)

  4、 把15元钱尽快还给老师。(学会与他人的经济来往,借别人的钱尽快还)。

  5、 还钱时向老师表达感谢。(学会感恩)

  实际上在这个事件中,如果妈妈处理得当,孩子还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比如,如何面对他人的错误。宽容的对待别人。

  妈妈要想让孩子从事件中承担责任、提升能力,前提之一是要宽容地对待孩子。

  我们学习过责任神偷之一是不宽容。不宽容会导致孩子的责任心丧失。还责任给孩子,重要的一条就是宽容。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是在理解、接纳、心态平和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承担责任,最终将责任还给孩子。

  基于“错误是宝贝,是让我们进步的宝贝”“每一次错误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这样的积极心态,以及“每一个看似不当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需求”这样的对孩子的理解,我们才能做到接纳和平和。

  在这个案例。妈妈如果有宽容的心态,就可以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聊一下,为什么没有及时还老师钱。而不是急于给孩子定性“说谎”。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思考这件事情这些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困扰,这一次如何弥补问题,今后遇到这类问题该如何处理。妈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才能关注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关注在情绪的对抗上。

  [总结与思考]

  “惩罚”不能将责任还给孩子。只有关注在如何解决问题,弥补过失,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增进能力。宽容不是纵容(注意:没打没骂没有大发脾气不等于宽容。就如同本案例,妈妈没有打骂孩子,但也不等于宽容孩子。)

  “严”也不是惩罚和打骂,而是以寓严于宽的方式,陪伴、引导、帮助孩子关注在问题上,从问题和错误中成长,学会如何承担责任,如何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