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是看孩子忙于作业,为什么漏洞那么多?

 采菊东篱630 2015-10-26
总是看孩子忙于作业,为什么漏洞那么多?

文/刘权坤


   【柳栖士提醒】
    作业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也不应该将作业当作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方式。可为了简省,偏偏有不少管理者、教学者、家长当然最后饱受教养的学生都对“训练——强化训练——魔鬼训练”产生了积极大的兴趣与依赖。可结果呢?除极少数学生确有所收益外,绝大多数的结果却总也跑不出这样两个结果:或者是如鲁迅先生所言,“正如煤的形成,花大量的木材,历经两三千年,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属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或者是本博主所戏称的“疯狂训练练得疯狂”“魔鬼训练练成魔鬼”的悲惨结局,属典型的钻头不顾屁股型。是不是训练不重要了呢?答案恰恰相反,训练是必须的,只是要做到三有: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精确的选择性,有严格的规范性,有及时反思与补学到位的习惯等。(柳栖士)

    中考、高考,是考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熟练程度,而绝非考的智商。尽管每年的考题都会有少量的几个题比较难,需要学生们的智商,但是这仅有的二三个难度较大的题是给清华北大华东五校人大这几所学校水平的学生准备的。考一般的985/211高校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智商。实际上,人的智商大多在100~120,达到130的就算是比较高的智商。高智商不努力也不可能学得好。
    什么叫熟练?就是当你拿到试卷时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熟悉。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动手训练套卷。试想,拿到试卷满眼都是陌生题该是多么地悲剧呀?
    一、学懂了和熟练了是两个不同层次。初中高中的孩子整天忙于作业为什么考试时漏洞还那么多?原因在于会做了,但是达不到很熟练。会做了,理解了,这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最初步的程度。距离熟练运用知识点解题达到熟练差得很远。你必须重复知识点训练才能达到熟练。多遍重复知识点训练是达到熟练的基本路径。
    二、一道不会的选填题从学懂到熟练须重复六七遍。对同一个类型的选填题训练到几遍才算熟练?一道选填题你会做了,这仅仅是学懂了,但是很容易忘记。忘记了,就又变成陌生题了。经验证明,同一类选填题,你至少连续训练三四遍,才能真正学懂记住。你若想达到很熟练,应至少连续训练五六遍甚至六七遍,才能熟达到练。
    三、同一类型的大题至少训练七八遍才能算熟练。一位学霸数学经常考满分,她这样说“别人看着我好像学习很好,可他们哪里知道我平日里做的题是一般学生的至少两倍?”据对一部分清华北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经过海量做题训练出熟练程度的。那些主张不搞题海训练 ,而是精做题的专家,试想,高考中考试卷你能猜测出来吗?这位学霸还说“一道不会的大题,你实在想不出解题思路,你就看答案的解题步骤,反复揣摩,然后你默写一二遍。过两天你再回忆解题思路,若还是没有解题思路,你就再看答案,你再默写一二遍。等你第三次看答案时,你就会豁然明白了。“一般,再难的大题,你连续做六七遍,你就会感悟了解题思路。你若想达到熟练程度,你连续做七八遍,你就会完全明白和熟练了。
    四、对同一套试卷你需要训练五六遍才能算熟练。对于某一学科很弱的学生,你对同一套试卷反复答题,每完成一遍,你就与标准答案认真比对学习,循环下去。一般每训练一遍,你的分数大训练概会增长5~10分,按照这个规律,看看你训练几遍就可以达到优秀?
    五、选填题错题的2/3定律。对于不会的选填题,你把他集中在一起训练,每训练一遍 ,经验看,你就会消灭2/3。.剩下的1/3会仍然做错,你继续搞明白,等过十几天再次做一遍,你仍然消灭2/3,仍然会有大概1/3还是错的,你把这些错误的题再次搞明白,再过十几天再做。。。继续循环下去。每一次做错题,你仅仅能消灭大概2/3。这个经过实践得出的经验,我管它称为2/3错题定律。
    六、动手永远比看书重要。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预习了,老师讲课我们听明白了。课后你需要直接动手写作业,把会做的题快速拿下,把不会的题通过问老师问同学查书本查笔记甚至查答案搞明白了,完成了作业。然后再把这些卡壳的题管理上。任何时候,多动手做题,从做题中寻找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再有针对性地看书复习,再把这些知识点管理好,远比看书效果好。那些只喜欢多看书不喜欢多动手的学生一般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七、尖子生和优秀生的区别在于答题规范性。每完成一次考试,应该分析会做丢分和不会做丢分的题。一般,请老师帮助分析这些会做题丢分最佳,老师会指出你的不足之处,你会恍然大悟。这种会做的题丢了小分,加在一起就是大分数。这是尖子生和优秀生的关键区别。对于不会做的丢分,建议学生们把丢分的知识点列表统计仔细,几次考试列表,你就会知道自己的薄弱点了,你就会目标很明确复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