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观海听涛 2015-10-26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典籍导读明伦书院微信公众号狄百瑞2015-10-25 11:31
 

文/狄百瑞

以下是我根据前人对《论语》的理解来回答这个问题。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狄百瑞,生于1919年,美国学者、中国学家。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1953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大学院长。当今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

公元前5世纪时,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语录,后来的学者代代相传,不断研读《论语》,都有所得。我们今天仍然要读《论语》,因为《论语》是一本历经千百年的考验及评价而流传下来的书。

虽然《论语》过去增经被奉为圣人的经典,也成为科举考试文人必读的书,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读《论语》的理由。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东亚人文思想”这门课已经有六十多年了。我每次叫学生读《论语》,学生的反响都一样,不论学生是主修自然科学或是人文学科的学生。

在此文里,我将从我和我的学生如何读《论语》前几章的经验,来谈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这个议题。我尤其注重一个人读《论语》时,当下所有的反省及反应。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认为《论语》带有任何社会阶层与教育程度的差别性,因为《论语》所论及的是人类共同的、亘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而不是莫测高深的哲学观念。所以《论语》适合用在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中。

我不是要教学生如何去了解《论语》的话,而是注重学生自己去重新发现《论语》,去体会《论语》的话。经典本身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认识经典,亲自去体验经典的话。

2008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时,有一位学生代表致词,他引述了《论语》里面几个章节,来说明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经验。这个例子可以用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这位学生提到的是《论语》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可以将《论语》的特质和历史背景说明得很清楚。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君子是指道德崇高的人

首先,《论语》这几句话是在说所有知识分子应有的学习态度。后面的话是专指君子所应具有的德行。这里的君子是指当时的领导阶级,即贵族,但是孔子强调君子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才可以成为具有领导才能,以及值得人景仰的人物。

换句话说,君子若要受人尊敬,和他身为贵族的社会地位无关。孔子重新定义君子的观念,即君子不是指贵族的一分子,而是指道德崇高的人。即使君子在政治上并不是一位很成功的人,他仍然是社会里真正的领导者。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君子指的是男性的贵族阶级。“君”这个字,在后来的中文里,可以指男性或女性,这又是另一种文字的演变。

《论语》每一章节都说“子曰”,子指的是夫子,是一位权威性的人物。但是《论语》的子曰的“子”指的并不是一位只要求学生一味死记的老师。

请注意以上孔子说的话的语调。孔子并不是直接了当地陈述一件事实。孔子是用问话的方式,叫学生自己去应证孔子所说的一种经验。这样的教导是要引导学生自我体现,去发现他们本来就具有的知识或经验,而不是叫学生去服从权威。

孔子的话并不像先知如雷贯耳的宣告或启示。基督教《旧约》的先知,总是先向上帝请求,然后再将上帝的话语宣告给上帝的子民。

孔子则直接向我们的心中说话,使我们体会到上天其实是在我们的心中,也在我们的周围。孔子所注重的是人类的日常生活经验,这也是他认为的我们学习的起点。

虽然孔子的话是针对个人而发的,即要求每个人成为真正的君子。但是他要求他的学生不但要自我体现,也要向其它的人学习。所谓其它的人,包括了自己的老师,以及来自远方的朋友,或是历史上的圣贤哲人。这样的学习态度使自己可以从古人和当代的人获得益处。

我上面谈到孔子的教诲和基督教的先知的启示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此二者没有共同点。

孔子和基督教的先知都在陈述一个理想的原则,不但国君或统治者都要去遵循,任何一位社会上有地位、有责任的人都应该遵循,这可以说包含了社会上所有的人。

孔子所说的学习之道,是一种修身之道,即自我涵养成为君子的德性的道理,也是自己如何去展现出为人的理想性。

《论语》所说的修身之道是一种自我有机的成长,也是要从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去体现做人的理想及德性。这是儒家的特质。

由此《论语》主张人的学习经验应直接立基于家庭生活中,以及孝悌仁爱的行为中。这种学习经验可以涵养一个人尊重生命的德性,不论是在自爱或爱人的行为上。因此《论语》(学而)第二章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问难的语气。他要每个人先回归到自我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孔子也主张人们应该和其它人有互动,从互相影响中来学习。如此的生命经验即是所谓的道,即是君子所应遵循的道。

这里所谓的道,指的是仁,即君子所应具有的最高德性。仁这个德性一方面是人性的最高呈现,另一方面也是协助别人自我完成的德行。此外,自我呈现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孝道可以说是儒学的“基因”

比方说,孝道像是一粒植物的种子,我们可以栽种它,使它成为一株树,而这个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仁爱之性。由此而论,孝道可以说是儒学的“基因”,是儒学的基本结构。此“基因”所发展出来的花朵或果实,可以说是仁爱的德性。

孝道一般都认为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德性,这个错误的看法,不只是现代西方人提出来的,早期儒家的批判者如墨子,就批评儒家只顾及家庭伦理。

先秦法家也在这点上抨击儒家,认为儒家的孝道伦理观念造成社会对公领域的忽视。墨子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反佛教的力量主要来自儒家的孝道文化。在我们进一步讨论此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提到《论语》论孝道的文字。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为政六)

孔子间接的回答,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一般的注释家都是说,孔子认为子女应该照顾自己身体的健康和保持崇高的品德,这就是孝道。这的确就是儒家学说的特色。

这种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佛家所说的“无我”思想,产生极大的冲突及对比。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孝顺是子女对父母的慈爱的回应。由于父母亲的爱,才产生子女的孝,这即是儒家恕的道理。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孝道是一种相对的德性

因此,孝道并非绝对的,或是要求子女无条件的顺从。孝道是一种相对的德性,它预设了父母必须先照顾子女,付出亲情,子女才会有孝。

儒家的论述中,有许多预设的条件。由此看来,孔子不但强调道德的行为应该是出于自愿的行为,而且是基于人们自然的情感。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恕道是相对性的原则的意思。因此人很自然地想要回报的心,即是儒家仁的观念之基础。从以上的《论语》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来。

所以,人在家庭生活中所产生的自然情感之流露,即成为伦理的基础。换句话说,家庭内的亲情的关系,比个人在国家里应负的责任重要。如果家族里的族人彼此都不能信任的话,国家根本不能存在,社会的互信也不可能存在。

初期儒家主张亲情的重要性高于个人对国家之责任。后来孟子进一步阐释,认为人的良知是人的本性,而且主张,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父子之间的亲情,而不是基于子女对父母孝顺的责任。孟子亦认为父子之间的亲情,应该用义理去涵养。

《论语》对话形式的论述使读者可以参与这个对话。所有用对话形式写的经典,都有这个力量。所以读者被对话带入时,会思考他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处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必须认识善恶的义理。

虽然《论语》开宗明义就强调学习的重要,可是儒家的学术传承,在东亚各国发展时,都是以理性的学术成就著称,但在《论语》里,道德修养完成之后,才从事文学活动。

其实文学对文明的推广,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是《论语》早就提出来的。《论语》一开始就说人应该从与别人互动中开始学习。然而《论语》谈到君子如何立身处世时主张君子坚持他处世的原则,不论他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看法。这当然不算是极端的个人主义。

但是这种特立独行的作风,也可以说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想,是一个人深思熟虑后的行为。《论语》论仁的话中,就指出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因此在自我反省,深思熟虑中,个人不会去服从或盲从权威。

忠这个字可以说是“中”和“心”两个字组成的,是意味一种平衡的心态,也可以说是个人的心境从和他人的互动中得到一种平衡。

因此,一方面忠的意义是要忠于自我,也同时要忠于他人,换句话说是不盲从他人。因此忠和仁与恕的观念,就连贯起来了。

信这个概念意味有信用,也就是说信是指一个人言行一致,及忠于自己的话语;美国著名诗人庞德(EzraPound)将《论语》用很自由的方式翻译成英文,他特别提到“信”这个字是由“人”和“言”合起来的。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

所以他就引申说,“信”是指一个人站在他所说的话的旁边。“忠”这个字也可以说是“中”和“心”两个字组成的,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要讲信用。《论语》中论及士的话语是将士作为君子的代名词。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七)

他必须忠于自我。换句话说,无论是居于领导地位或是处于幕僚的地位,君子若是要值得他人信任,他必须完全对自己忠实,也必须不保留地对他人提出忠告。因此君子一定要有向君主承上忠谏的勇气。

君主一般都不愿意听到真实的话,尤其是针对君主本身的缺失的忠告。

儒家精神要求臣相要有对君主忠谏的道德勇气。这才是臣相真正的忠诚。因此一位臣子一定要做到弘毅,甚至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真正的士大夫往往在暴君的手上丧失了他们的生命。

其实忠于自己的处事原则并非只是君子个人的道德操守而已。孔子认为仁政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高尚的操守。以下是《论语》论仁政的几段话: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七)

人民彼此的互相信任,以及人民对政府官员的信任是政府最重要的要素。信任也是德政的基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三)

孔子认为刑罚并非是为政的最高指导原则,只有当道德感化不成功的时候,才使用刑罚来纠正百姓。从《论语》的话来看,孔子认为百姓自愿、自发的行为是人类社会成形的先决条件。

如果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自动自发地耕种田地,则我们可以预期,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出于对自我的自尊心(即羞耻心),来从事社会的共同事务。

此外,如果社会的领导者也有道德行为及对他人的尊重,则社会的事务就会做得更好。

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治理国家单靠德行和自尊是不够的。礼对治国来说是必要的。

礼仪和习俗可以建立行为的准则,而人们可以通过教化,自然的学习,将这些礼仪及行为的规范内化,而不是用强迫的方式来要求人们遵守这些生活的规则。

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和他人互动的准则。因为有礼的存在,人们才知道如何应对进退,也因为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上的作为才可达到和谐圆满。

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中和的概念。即使有些人并不了解儒家强调个人在社会化中的自主性,他们也都看出中和是儒家最具特色的思想。日本在7世纪时,孝德天皇所制订的宪章中,第一条就是中和。而宪章的第二条就举出达到中和必须藉由社会的共识。

在上个世纪,当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阶级斗争中脱离出来之后,中国为了建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就开始发扬儒家中和的思想,主张中和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

《论语》论礼的文字很多,尤其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仪节及社会的规范。在此文中我只论及以下泛论礼仪的地方。以下本文将讨论《论语》中孔子的形象,以及孔子对人生的志趣及使命。我们若要了解孔子的学说,一定要了解孔子如何看自己的历史地位。

其实,《论语》所呈现出来的孔子的圣人形象比孔子的话语更加感人。虽然孔子不敢以圣人自居,他的门人却都认为孔子是圣人。后代的儒家更是将《论语》中孔子圣人的形象视为圣人这个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不过后代的儒家大概不至于说他们为了效法孔子的谦虚,才否认自己是圣人。

狄百瑞: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论语》所呈现出来的孔子的圣人形象比孔子的话语更加感人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孔子说他是“述而不作”(述而一)。但是他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也显示了他不自以为是权威,而谦虚地去学习。我们暂时不论孔子的传述是否也是一种创新的问题。

但是后来的儒家都认为孔子是在创新。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孔子的传述并不是只是保存过去的传统而已。孔子是以古讽今。

孔子认为孝道是所有社会价值及公众道德的基础。而且为政并非只是当官的人才应该做的事。任何人在行为上促进社会上的公共道德都是一种为政的行为。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若要当官,他一定要先具备高尚的德行才能促进公众道德。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十四)

《论语》一开始就说君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的人生可以从孔子的自述来说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为政四)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述孔子的生涯历史。孔子的人生一开始就学习,从过去的传统学习,也从他人学习。他到30岁、40岁时才成熟。这也是一般人的成长过程。但是我们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孔子50岁时听天命这事。

天命这个概念并非罕见的概念。在古代天命是指君王用来合理化他的统治权的概念。对孔子来说,一位君子如果不是以德行治国的话,他的统治就失去了合理性。由此而论,天命观是立基于百姓对君主的信任。

孔子是没有机会去治理国家的。或许在孔子的人生过程中,他曾经想过他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他的学识,为人民带来福祉。或许孔子在50岁时有如此的体验也不一定。

但是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以天命自任,而并不只是把天命视为一种政治的概念。只有君王有所谓的天命。孔子认为天命是天所赋与他的责任及使命。

以上我们论及了在《论语》里孔子体会到他和天有一种亲密的关系。这是一种宗教的关系,即人格神的天和他所创造的人的关系。天直接对孔子说话,而孔子必须听从,因为他是天的子民。

儒家并非一般所谓的“宗教”。但是孔子的言行显示了他对天的敬仰,而且孔子对所有的生命的尊敬也反映了他对天的崇敬。孔子回答弟子问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宪问四十五)

此外,孔子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三)

后来新儒学的思想中,敬的概念一直是主要的思想。我们不能认为敬只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概念而已。当上天赋予孔子一种责任感,要他去为百姓服务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到孔子犹豫的心境,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或许由于这个原因,孔子50岁后才“听天命”。

我认为孔子听天命的过程和他决定是否从仕这件事是相同的。他不只考虑个别的因素,他也考虑大原则。孔子认为去政府当官并不是唯一实践他的责任的途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教育可以促成人民之间的互信。

最后孔子在70岁时从心所欲。从孔子15岁时“志于学”开始到这时候,即使孔子一生都没当官。孔子对他成为一位学者及教育家感到满意。虽然孔子没有完成他早年从政的理想,他仍然可以完成天所赋予他的使命。

孔子一生都具有仁者的使命感,所以他一辈子的奋斗都是为了要实践他的理想。虽然道不行于世,他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一些安慰及满足。

当然,“随心所欲”并非是一种豁然贯通的境界,而是长年学习,修养之后累积而得到的一种了悟。

此外,这种境界也不是由于一个人面对罪恶或痛苦而得到的,如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的经历,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的小说所描述的。

在众多的人生观中,孔子的人生观可以说是乐观的,甚至是理想化的。当我们读《论语》的时候,从头到尾我们都在看孔子的言行。

当我们读完《论语》的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看出,孔子的言行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所应有的言行。换句话说,当我们读完《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孔子的一生做到了他为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以上我所谈的只是一种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的理由。

读《论语》的理由还有很多。虽然我们直接去体会《论语》的话语很重要,但是我们所读的《论语》的文字是过去的儒者长期所校定的结果。

如果我们要了解《论语》如何在历史上传承下来,或是过去的学者如何诠释《论语》,我们就必须尊重历史上的诠释家的看法。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去看几位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看他们如何了解《论语》。

东亚各国从11世纪到19世纪的教育都是立基在新儒学(理学)的教育模式上。在这段前现代时期,朱熹(1130~1200)所制订的《四书》成为教育的范本,而《论语》是《四书》中的儒家经典。

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读的第一本书是《大学》。《大学》原来是《礼记》里的一章,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四书》中的《大学》有朱熹所作的序及批注。

朱熹认为《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学者的入门书。此外,学者读《论语》的方法就是朱熹的(读书法)所说的方法。虽然《论语》是一部儒家的经典,但现在却成了理学传统的产物。这并非我们所谓的经典的本意。

朱熹所制订的《四书》中的《论语》反应了新儒家的思想。朱熹为了反驳佛学的思想,于是注入了很多形上学的思想在《四书》里。不过朱熹的诠释是认为《四书》的宗旨是修己治人。

无论后来的理学家如何用道学或理学的角度去诠释,修己治人仍然是《四书》的基调。

我在此顺便一提。弗诺罗塞(ErnestFenollosa)是一位美国的艺术批评家。当他念《四书》的日文译本之后,他就将此书推荐给庞德。我们往往也接受别人的推荐去念好书,而我们念的并非一定是最原始的经典。

在17至19世纪时学者对理学家所用的儒家经典开始批评。这些经学家指出《四书》版本和宋代以前的经典有许多差异。我们现在又有许多学者要重建《论语》的原貌。

在核心课程中我们应该采取那种版本作为《论语》的定本呢?一般的核心课程教的是人文精神,不可能对版本学的复杂的历史作很好的交待。如果我们念现代版本的《论语》,我们念的版本和过去东亚教育传统所教的《论语》则不相同。

(文章摘自《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