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小龙《论禅》

 天地一清宁 2015-10-26


以武悟道,是指清除一切蒙蔽“真正知识”与扭曲“真实生命”之事物。同时,更意味着“无拘无限地发展自我”,而且特别强调的是切勿偏重于整体中之某一特殊部分,而应协调兼顾各个部分以求得自我整体的全面发展。


  欲跳出“命运”的束缚,其途径唯有正确运用智慧与意志。那些片面强调“命运”的人,只有永远抛弃这荒谬的观念,才能彻底明白此一真理:生命本是一体的。


  虚空恰是中立于“这”与“那”之间的。虚空包容一切,没有对立--它无所不容亦无从相抗。虚空是充满活力地存在着的,因为一切形式皆源出于空,任何领悟虚空之人其心中皆充满了生命、力量以及万物之爱。


  变作一个木制的玩偶:它没有自我,亦没有思想,没有贪欲,亦没有痛苦。让身体和四肢依其所循之规,自然而为。


  倘内心无任何固守缰结,则外在事物自会开敞出现。移动,似流水一般。静止,如镜子一样。反应则恰似回声。


  “虚空”是无法确切定义的。最柔软的东西是无法被折断的。


  我在移动着亦根本未曾移动。我恰似波涛之下的月般不停地颠簸与摇曳着。不是“我在做此事”,而是更深入之意识即“此事由我来做”或“此事为我而做”。自我之意识是一切身体运动欲达至完美境界的最大障碍。


  对思想的限定意味着智慧的冻结。一旦终止其所需的自由流动,则其将不再是本质上的思想与智慧了。


  “不可移动”是精神集中于一特定的焦点,犹如车轮之轴般,并非分散纷杂的。


  重点在于过程而非其完成之结果。没有“行为者”,而只有“行为”;没有“体验者”,而只有“体验”。


  不要以自己的偏好与期望而带有色彩地去看待事物,即以事物本身之简单质朴来看待它。


  全无自我之意识时,艺术可达其至高境界。当一个人不再关注自己正在或将要给人留下何种印象时,他便会达到自由之境。


  完美之道只有对那些挑挑拣拣的人方是困难的。无所好亦无所憎,一切方可清明彰显。一发之差成就天壤之别;若欲真理明示于你,则永勿为是与非。是与非的挣扎战斗乃是心之大病。


  智慧并不在于尝试着如何由“坏”中强求“好”,而在于学习如何去“驾驭”它们,就象软木如何使自己适应于浪尖与波谷一般。


  使自己与病同行、同在、与病为伴--此为去病之法。


  某一论断唯有当其本身只是一种行为,而不涉及它所谈到的任何事物时,方谓之禅。


  在佛中,并无可努力之处。唯有平凡而一无特别。用自己的膳,修自己的心,挑自己的水,一旦累了,倒卧便睡。无知者自会笑我,而智者却会知我。


  不为自己留置一物,一闪而过恰似不曾存在般,安静近乎纯洁。得者实失之。勿争先于他人,而常随其后。


  不要逃避;顺其自然。不要寻求,因它会在毫无期盼时到来。


  放弃思考犹如未曾放弃。注视技巧犹如无视技巧。


  没有固定的教法。我所能给予的一切只是对症下药。


  佛家的八重路


  指点迷津、教化人生意义之真知以消除苦难,其八要尽述如下:


  1 正视(了解):汝须明察谬误。

  2 正志(渴望):决意获治愈。

  3 正言:言谈以期获治愈。

  4 正行:汝须体行。

  5 正业:汝之生计不可与治疗相抵触。

  6 正功:治疗须以“持续速度”进行,一可持久之必要进度。

  7 正知(心之控制):汝须不断感知并思索之。

  8 正心(冥想):学习如何以深思之心凝想。

第二个版本




  欲能从武学中有所启发,意味着能破除'真知'与'真命'之障碍。同时,并能发展无限的自我,无限地扩展自我。此亦绝非强调整体之某一片面之发展,而乃致整体之发展。 超越因果宿命之途,全在于心灵与意志之力的适当运用。 虚空恰恰站在这与那之间。而虚空是什么都包括,没有对立的-没有不属于它的或与之相反的。存在的虚空系一切形式的源头。虚空充塞在生命中、权力中甚至爱欲中。 瞧向一木制的娃娃,她一无自我之意识,亦一无思考之能力。一无贪欲一无顽冥不化。 倘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事物自会开敞出现。移动似流水般,静止时犹如镜子,反应时却恰似回声般。


  空是无法下定义解说的,正如最柔的东西是无法剪断的一般。我系移动着亦可谓全然未动。我恰似浪涛上的月般不止地颠簸、摇移着。真义非在'我正在从事什么事'而是在'内心深处的知觉','何者深入我心中'。而过分的自我意识系对一切身体行动的最大障碍。 心灵的偏狭意谓着心灵的冻结。一旦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地处于心灵的状态。 '非动'系能量的焦点集中,一如转轮之轴心,是力之焦点,而非卸力、散力。


  重在过程而非结果,没有动作者而只有动作,没有经验者而只有经验。单凭自己的偏好与欲求而又能不带色彩地观察事物,可谓能以纯朴单纯的本性以观察事物。 完全忘我时,艺至最高之境界。一个人一旦能超乎其所做事物成败之关切,则必可发现'自由'为何。 完美的道路只对那些又选又挑的人方是最困难的。无所好亦无所憎,如此心方可明清,一发之差犹如天地之别;倘真理证明于你面前,则永无是或非,是与非的挣扎战斗是明心之障碍。 智慧并非是如何尝试将好的由坏的中强取来。却是学习如何驱驾他们。一如软木飘荡在浪涛的波峰、波谷一般。 迫使自己面对缺点-此系消除缺点之法。论断-行为论断的本身就是禅,并不夹杂其他东西。 在佛法中,并无努力之处。惟有平凡而一无特别。用自己的善做自己的法事,挑自己的水,一旦累了,倒卧便睡。无知者自会笑我,但智者却会知我,其中有深意。 并不为自己创立什么,惟像一无存在般的一闪而过,一如纯洁的静寂,得者失之。 切勿逃脱,奔放自己。毋寻寻觅觅,自会于己最不盼求之时到来。 不思不想如思想般。静视一切技巧即犹一视无睹。 并无固定一成不变的教法,我所能给予的亦只有适切的药石以医治某特殊的失调罢了。 佛家八重路 由此八要以消除苦难,以正真伪,以予生命真义之真知。


此八要为:


1. 正视(了解):需明视何为谬误。


2. 正决(志向):决意接受拯治。


3. 正言:修正言谈。


4. 正行:必须行为正当。


5. 正业:生计不能与救已向冲突。


6. 正功:欲愈己之疾,犹需不断努力。


7. 正知:心之控制;必能不断不止地思与觉。


8. 正心(默思):习如何深思冥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