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燥邪

 山高水高 2015-10-27

再谈燥邪

去年秋冬之交,大约这个时候,正闹甲流感,天气也非常干燥,我写了一篇文章《秋燥与清燥救肺汤》。今年虽然已经进入小雪,天气依然暖和。前些日子媒体炒作说今年冬天将会是千年一遇的严寒,但是到现在依然未有寒冷的迹象。到现在为止,济南已经近两个月没有降水了,昨天的天气预报的干旱图上,整个山东省都处在干旱状态,人们普遍的感觉就是干燥。最近的几次门诊,看咳嗽的患者明显增多,很多都咳嗽了十天半个月,吃药打针,就是降伏不了咳嗽。其实,就是燥邪在作怪。

中医常说的是“秋燥”,就是秋天是燥邪主令。中医理论把六气与季节相联系,认为每个季节都有主气,春天风气盛,夏天火气盛,长夏湿气盛,秋天燥气盛,冬天寒气盛。这种分类方法必须与现实结合起来,才不至于变成教条。现在虽然是冬季,但是冷空气很少也很弱,城市的许多家庭都有暖气、空调,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冷,哪里有寒邪?正是因为天气温暖,又很少降雨,空气反而显得特别干燥,所以很多人的肺脏都受不了,“肺喜润而恶燥”燥邪很容易伤肺,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干咳、咽痒,对抗生素治疗不敏感。虽然已进入冬季,但仍是燥气所主。这就是《金匮要略》上所讲的“至而未至”“至而不去”,冬天虽然到了,寒气未至,秋天已走了,但燥气仍然恋位,迟迟不肯离去。

当然,燥邪与地域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最近出差,对这点我的感觉更明显。前些日子出差去成都,感觉成都的气候条件真好,空气湿度适中,很是滋润,空中的云彩经常能遮住太阳,阳光总是不太耀眼。《父母锦囊》的责编陆翌说这就是典型的成都天气,也是成都的女孩皮肤好的原因。紫外线弱,湿度又大,皮肤能不好么?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成都这地方无论什么季节,燥邪一般都不是很严重,有时根本就没有干燥之说,哪来的“燥邪”?从成都一回到济南,明显的感觉到济南的空气特别的干燥。海滨城市,譬如青岛烟台等,燥邪也不严重,大部分时间不存在燥邪,反而被湿邪所控制,湿邪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所以沿海地区的人,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

济南的十一月末、十二月初的气温有时还能达到十七八度,天气预报说达到了自1961年来的同期最高气温,而且丝毫没有雨雪的迹象。看样子,燥邪还将肆虐一些日子,咳嗽的患者还将有增无减!怎么预防燥邪对人体的损害?

1.             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使用加湿器。虽然温度不是太低,但是暖气空调都已经开通,将会加重燥邪。尤其是空调,吹出的暖风更是干燥,更需要加湿器。

2.             尽量少吃干燥上火的食物。干脆面、爆米花等干燥食品,容易上火的食品有辛辣的食物,牛羊肉等。这些食品很容易助燥生火。

3.             多喝水,尤其是一些酸甜味的饮料。话梅汁,乌梅汁等。

4.             很多水果、绿色蔬菜都有很好的养阴生津的作用,莴苣,水萝卜、橙、

5.             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药物

梨,清热润燥生津居首位,可以生吃,榨汁,煮梨汁。再谈燥邪

     甘蔗汁,甘寒滋阴生津,清热润燥

     荸荠,又称马蹄,甘寒滋阴生津,有一首方子叫做“雪沃汤”,就是用马蹄、海蜇皮两味食品(药品)熬汤,喝汤,吃荸荠,具有很好的滋阴润燥功用。中医养阴有三法:酸甘化阴(望梅止渴),甘寒生津(甘蔗),咸寒生津(海蜇皮)。

     麦冬 甘寒,滋阴清热润燥。可用麦冬莲子银耳,煮羹,每日服用,也能润燥。

     沙参,益气养阴生津。

     玉竹,又名葳蕤,也有滋阴生津之功。

     川贝枇杷膏  因干燥刺激经常干咳无痰的患者,或者不咳嗽但感觉气管、肺部干燥难忍的患者,可以服用川贝枇杷膏。

实施上述的小偏方、效验方,积极行动起来,防燥邪,就是防咳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