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易医汇通浅探

 johnney908 2015-10-28

 关键词  周易 中医  卦气  阴阳  五行  圆  脏腑  历法 汇通 升降

提要: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对医易汇通的一点初步见解,总结一下前人的研究情况,大体都是从脏腑与八卦相配上,这一点本文也做了吸收。另外,本文想从根本上把握医易汇通,论述周易与中医如何能汇通,怎么汇通,这些基本问题。还有就是在梳理历史上著名医家对医易汇通的贡献的基础上,兼顾当下民间医家对医易汇通的研究,并增加了一些新材料。

  首先先简要论述一下国内对医易汇通的研究,邹学熹先生写的《医易汇通》大多是邹学熹保留的蔡福裔、伍剑禅等前辈及其家母李俊卿珍藏的资料,编写时也兼采了估计中外易学研究的成果。本书主要论述《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与与周易的关系,伤寒学与周易的关系,主要是伤寒学中的六经体系与周易的关系,基本把中医与周易汇通的基本内容讲出来了。杨力写的《周易与中医学》,本书内容浩博,不仅写周易还提出了《易纬》《周易参同契》等著作与中医的关系应该说是研究医易汇通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另外就是朱伯崑先生主编的《医学基础教程》有一章专门提到周易与中医,主要内容就是天人观、阴阳观、五行观、养生观等内容,张其成先生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写的《易学与中医学》也是很好的著作,还有田和禄先生,他主编的《周易与中医智慧丛书》应该说质量都很高,如《医易火病学》《医易通论》等,都有独特的价值,用周易理论深入阐述病因病机。李仲愚先生是不能不提的一个人,与上边不同,以上大多都是搞理论研究的,而李仲愚先生则是彻底的临床专家,站在临床的角度来论述周易与中医的相通之处,都是经受实践检验的理论。应该说医易汇通是当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应该说不仅是研究周易需要关注医易汇通,因为站在中医的视角下对周易乃至对整个中国哲学都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实际上现在做中医的,要想真正领悟中医的精髓,怕要从周易入手,这个已经被历代大医家所实践。当下做这个研究的大多都是从一些角度入手,得出的见解往往不成体系,大多局限于一些思维方式上的相通或者卦象与通过五行与脏腑或者六经相配,偶尔也解读一些简单的病机。本文打算着重论述医易汇通何以可能,从而给医易汇通研究打下一个基础,进而给出一个研究框架。

  下面回顾一下易医汇通的历史。目前追溯易医汇通的历史,最早明确提出医易汇通的是孙思邈,虽然很多研究者将源头上溯到张仲景,但是从流传后世的文献看,缺乏文本依据,更多是从伤寒学的理论上与《周易》相通,所以本文没有把张仲景当做源头,而是到魏伯阳,此人更多是个道士,但是他的《周易参同契》之所以将魏伯阳列为第一人,在于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用《周易》来解读人体,他所使用的乾坤坎离,把人体描述成一个旋转的轮,脏腑在升降,强调坎离心肾相交的重要意义,论述中焦在这个相交中的重要的作用,这些不仅是后世道家修炼的基础,也是后来很多医家主要是丹医一派,论述中医的基本理论范式,这个有影响到整个中医理论体系,赫赫有名的孙思邈孙一奎徐灵胎等,都是大量吸收道教理论,而温补学派火神派都是在道教理论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后世的很多医家,尤其是寒凉派的创始人刘河间,此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这个火重要内容就是心火,所以他治病喜欢大剂量的用寒凉药以使心肾相交,还有王冰,他能流传千古除了整理了《黄帝内经》,还有就是很经典的一句话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个成了中医后世治病的准绳他们的理论基本就是治病主要在于调心肾,提出来的坎离丸,毫无疑问都是深受魏伯阳理论的影响。然后就是孙思邈,之所以是孙思邈,主要是他的一段话不知易,不足与言太医(《备急千金要方》)此人是个道士,尤其擅长养生,所以重视《周易》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李东垣创立的补土派,主要还是借鉴了坤卦,强调土生万物。之后的朱丹溪作为金元时期的集大成者,不仅总结了寒凉派、补土派、攻下派,而且开创了养阴派,地位就如儒学的朱熹,他的《相火论》中论述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这个对君相二火的区分,突破了前人论火只重心火,这个从上文就可以看出来,从魏伯阳到刘河间基本如此,而丹溪翁则突破了狭隘的心火,论述了心为君,是不动的,实际上大多火都是肝火,这个也就是相火,主要区别于君火,这个肝肾之火即龙雷之火,龙出于水,实际上就是乾卦的潜龙在渊,终究会亢龙有悔,然后就是震卦,这个就是肝木之雷火,实际上已经进行了肝木与震卦相配,到此已经突破了前人仅将坎离与心肾相配,坤与脾胃之土相配,至此将震卦与肝木相配,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际朱丹溪的养阴思想,统治了几乎整个后世医学,即使后来的温病学派,也是服膺的,更重要的是丹溪翁已经提出人体左升之阳易亢,这就是所谓的阳动阴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明朝一朝医术最高超的怕就是号称“医门柱石”的张景岳,此人不仅明确提出医易汇通,而且还在理论上给了说明,后世研究易医相通基本都会把他作为重点,朱伯崑先生的《易学哲学史》曾专门列章阐述他的贡献,他的《易医义》中提到“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与言太医’。每有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易医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易医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可以看出来,张景岳是极端推崇易医相通的,而且他自己认为通在阴阳变化上,而且重视阳,《周》重阳这个无需赘言,中医根本上说是阴阳,首先病分阴阳,然后脉分阴阳,再次症状也分阳症阴症,药也分阴阳,所以《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张景岳作为温补派的集大成者,对阳的重视,显然也是在《周易》上找到了理论的支撑的。还有大家都极少关注的黄元御,此人被乾隆封为医圣,但是他对《周易》有深入的研究,写了《周易悬解》,实际上,黄元御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圆,它主要是描述肝脾同升,肺胃同降,心散肾收,构成人体脏腑的三升三降,左阳升,右阴降,这个就是先天八卦图。他分析病都是那个圆圈不畅,治病就是调一下那个圆圈,而且圆转的关键就是脾胃,那个是中枢,他认为疏肝必在调脾,土湿则木遏,降肺必在养胃,以使肺胃同降,他极端重视升肾水,基本也是重阳的,所以对朱丹溪激烈批判。

晚清时期同在四川的郑钦安唐容川对医易汇通都做出了极大贡献,首先是郑钦安,他师从刘沅,潜心研究《周易》几十年,终于悟出中医之精髓,从而开创出了火神派,他的立论基础就是坎中真阳,他在《医理真传》中对乾坤坎离都进行了深刻的解释,他的坎卦诗“天湿地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中。”主要是极端强调坎中真阳,前人论述多强调水,到了明朝,有薛立斋肇始,经赵献可孙一奎,至张景岳而最终完成的温补派,它的理论精髓主要是继承了扁鹊的命门之火,到了郑钦安算是推到极致,并借用《周易》来阐发医理,这一派治病喜欢用辛药如姜桂附,尤其是附子,于是就出了卢附子吴附子祝附子等的称呼,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回阳救逆,主要是肾水寒而不潜龙雷之火,于是大剂量用附子温补下元,导龙入海。他还写了离卦诗“地产天成号火王,阴阳互合隐维皇。神明出入无定,筒里机关只伏藏。主要是强调离中真阴,进而阐述了坎离相交,一升一降。

唐容川也是医易汇通大家,他写了《易医通说》,他自己谈到余每谈医,辄引《易》义,听者多河汉其言。不知人身脏腑本于天地阴阳,而发明天地阴阳者,莫备于《易

易医通论》还提到梁致堂陆广莘等,本文想着重谈论一下刘东军,这个是民间中医,他主要是受《黄帝内经》中运气七篇的影响,借鉴了主客加临的思想,他用《周易》中的十二辟卦,并分为三层,进行旋转,分析病因病机,对伤寒学有独到见

 

 

解。核心是阴阳的消长变化,上面都是刘东军画的图,主要是论述他的十二辟卦应用到针灸领域,分析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流注,并针对每一个脏腑流注形成了十二大类用药,每类六种,共七十二种。

还要在论述一下李仲愚先生,他对易医汇通有独到研究,他的思想主要在《医道灵源》中,《李仲愚临床经验辑要》也有阐述,主要是吸收了《周易》的阴阳盈虚消息,相互交易的思想,并以此来解读伤寒学,阐明了伤寒标本从热寒化理论,阳加于阴,阴加于阳,在肺寒化,在中焦湿化,在肾水热化,人体病变不过是阴阳失位,因为中医对人体划分的基础就是阴阳,表里分阴阳,脏腑分阴阳,病邪也是分阴阳,病邪入侵就是阳邪伤阴,阴邪伤阳,也就是阴阳失位。主要是借鉴了《周易》的变卦,类似于虞翻的旁通说,论述阴阳的消长变化,卦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个大体类似于刘东军。

另一个是黄传贵的《黄氏圈论》提出到它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的核心在于探讨时数,核心归之一个圆圈,这个是与《周易》本质上相通。

以上是对医易汇通历史的回顾。下面着重阐述,易医汇通的基础。

《周易》主要是来源于古代农业生产实践,主要还是圣人观天象洞悉时数,基本就是历法,进而用这个运动变化来分析人事。核心在于阴阳,《周易》的精华有人总结为时变,这个很有道理的,《周易》是探讨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是研究时间的,这个就是时数,核心在阴阳,表现为圆。恰恰这个思维模式与周易相通,后来的中医治病在商朝就已经萌芽为用人体来比附四季,我觉得引起这个的大概人体生病了一定会有冷热变化,这个就可以联想到天的变化,这个可能是人体与天相通的灵感来源,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初步看法。实际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盘古呼吸之清阳上而为天,此为乾,亦为阳,盘古之身躯,乃浊阴也,沉而为地,此为坤也,亦为阴,天地成,而后,肌肉为土,骨骼为山,血脉为河川,毛发为草木,怒为雷,呼为风,双目为日月,头法天而为圆,足像地而成方。这个已经包含了人体一小周天地,这个是中医的立论基础,正是中医的法天的思维,决定了中医不是一本简单的医学,而是一门探讨天地宇宙万物造化的学问,这个就找到了医易汇通的关键点,实际上历代医家包括张景岳唐容川都有论述。但是把人体比附于天,应该包括气化理论,左右升降理论,阴阳为核心的数理论,以圆为模式的运动理论。归结起来就是用历法来解读人体,这个《黄帝内经》的针灸基础就是这个,论述十二脏腑。《难经》论述人体脉象,分析四季脉,弦浮毛沉之变化,都是应天地的。《周易》到汉朝基本都是用历法来解读,形成独具特色的象数派,这一派有卦气说,有荀爽的升降说,用历法解读形成的十二辟卦,六日七分,《易纬》中的用八卦来推测气候变化,京房易学的纳甲等等。到了《周易参同契》则完全实现了《周易》在天地的法则下与人体实现相通,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升降说,将中医的理论精华概括为升降完全不为过,中医治病的关键是气,而气的运动,就是升降,这一点在《内经》中,论述到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杀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段话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论述天地之间的上下往来,天气要下降为雨,地气要上升为云,雨在天上实则来源地,天地之间不断进行上下往来,而这种往来的基本方式就是清阳为天,浊阴归地,背后是冷热的作用,冷则为浊而降,热则生清而上升,并论述了天地之气不相往来,在人体则是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这不就是阴阳不能清升浊降,上下往来的病吗?这个在《周易》中,乾坤是易的门户,是上下往来的最好体现,立足于乾坤之相互对待,主张阳宜升,阴宜降,各以中正为其位与境之极致。内蕴着荀爽天地万物宜在大宇宙背景下各有其适切定位,密相应和,从而达成井然有序,良性互动,和谐有致而通泰之理想宇宙格局与境地的宇宙关怀,不就是清阳要升,浊阴要降吗?只有升降往来了,才是吉利的,在人体就是健康;不升降往来了则是灾害,在人体就是疾病了。

在《周易》中就是否泰的卦象。后世论述心肾也是力主两者相交,要肾水往上升,心火往下降,坎离丸中用的黄柏知母都是降火,茯苓丹皮都是泻火的,熟地山药都是升水的,从而实现水火既济,水火不交则是未济。中医论述人体肾主闭藏,强调气化,这是升降的关键。张仲景的大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汤,麻黄桂枝附子细辛汤等等都是升的,李东垣治中焦,开创的千古名方补中益汤,里面用的柴胡升麻黄芪都是升中焦的药。后来了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叶天士,尤其擅长透热转气辛凉发表。到了黄元御则把中医的升降理论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所有的升降都是一个圆,圆的中轴就是中焦脾胃,那个是调畅气机的关键,而分布周围的是四季的脏腑,肾水冬、肝木春、心火夏、肺金秋,左肝肾升,右心肺降,左之升在于脾阳,右之降在于胃阴。现在气机的升降说已经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与核心。

另一条路则是五行为桥梁,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础,脏腑辨证的关键,而五行和八卦相配,如乾兑与金相对,艮坤与土相配,震巽与木相配,离与火相配,坎与水相配,这个实际上就建立五脏和八卦相配,这个成了后世医家进行医易汇通的重要内容。前人怎么配的,上文已有论述,在此就不赘述。

最后在提一下,《周易》对中医的用药组方的影响,清代程钟龄总结的医门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张景岳论述古方八阵,然后提出自己的新方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实际上都是仿照《周易》的八卦。另一个人物就是医林怪才,此人用药组方只有八味,并且颇有深意,故而人称田八味,他自述他的思想来源于他的叔叔济泰公,这名字一看就知道,济就是坎离水火的既济,泰显然是天地之泰,他叔叔从八味地黄丸中悟得玄机,悟出是出自周易‘水火既济’之妙旨,得八卦开合之玄机,补泻相得益彰,变化无穷,故此八味乃万世师表之圣方。自许为仲景后世弟子,以伤寒、金僵为传世宝鉴,以肾气丸为楷模,出入化裁诸多八味之方剂。自然田八味继承乃叔遗风,用药也只是八味,原因正是《周易》。实际上中医强调“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可见在中医里重视阴阳主要是三个方面,天地水火左右,也就是乾坤坎离,左右指的就是左阳生,右阴降,构成一个圆运动。

以上是本文对医易汇通的一些初步探讨,主要是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和医易汇通的历史,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医易汇通的两个主要内容,都相通于天,这个是基础,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五行,这个大体阐述易医汇通的基本概况。

参考书

《也谈田八味》张大放

《思考中医》刘力红

《开启中医之门》刘力红

《黄氏圈论》黄传贵著

《医易火病学》田和禄 周晋华 张红珍著

《周易与中医学》杨力著

《医易通论》赵尚华主编

《易学基础教程》朱伯崑主编

《周易参同契》魏伯阳著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

《黄帝内经》

《难经》扁鹊著

《张景岳医学全书》张景岳

《唐容川医学全书》唐容川著

《黄元御医学全书》黄元御著

《周易悬解》黄元御著

《郑钦安医学全书》郑钦安著

《相火论》朱丹溪著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著

《易纬》赵在翰辑

《周易》黄寿祺 张善文著

《李仲愚临床经验辑要》李仲愚著

《医道灵源》赵文整理

《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彭子益著

易学哲学史》朱伯崑著

《医易汇通》邹学熹

《易学与中医》张其成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