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哭不是个性问题,而是自我管理能力的滞后

 李灏 2015-10-28


文:周晓青

洋洋今年5岁,虎头虎脑的样子特别招人喜爱。但是,他的父母却总抱怨说孩子是个“泪包”,动不动就流眼泪。父母也试过引导孩子说出理由,但因为孩子还小,不懂得表达,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小敏则是个3岁的女孩儿,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据说不是拿来发现新奇事物的,而是作为蓄水库,只要稍稍不如意就会决堤。小敏的父母认为这个娇气的脾性是被爷爷奶奶骄纵出来的。 


哭泣是个性问题吗?

家里有爱哭的孩子总会让父母感到有些抓狂,一点儿挫折就能引出掉了线的泪珠。孩子低下头,默默流泪的场景非但没有让父母们心生怜爱,反倒感到莫名的恼火和无助。家长们对此既苦于找不到原因,也找不到对策。最后,只能草率地将“哭泣”这个行为归结为孩子的个性问题,甚至是娇气的表现。“闭嘴”“不许哭”成为孩子们总被训斥的指令。 

假若爱哭真的仅仅是个性问题,那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为什么他会形成这样的个性呢?是否个性的问题就不可改变了呢?

对此话题的讨论如果只单纯针对行为,无论如何我们是难以解释和理解的。因为它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从孩子成长的视角来解读行为的意义。


通过哭泣自我表达

哭泣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流形式,它能帮助一个婴儿从照料者那里获得最好的适应性照料。哭泣起初只是和生存相关的一种本能。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哭泣发展出愈加丰富的情绪特征,代表不适感、伤心、难过、委屈、悲伤等情感。语言的发展首先帮助孩子学着用更社会化的方式进行交流。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他们就在尝试用语言的方式和父母展开交往。

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渴望有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语词不清地表达是为了让对方理解自己的努力。挫折在所难免,相伴而生的烦躁、哭泣也并未冲淡交流的愿望。其次,语言能力的获得促进孩子自我情绪的认知和管理。只有当这个发展阶段受到阻挠的时候,孩子寻求发展的动力才会转变成对“哭泣”的执著。他们幻想着用婴儿的方式获得关注,也是为了让眼前这对拒绝的父母消失,重现当年那对有求必应的父母。


自我管理能力由父母影响 

遗憾的是,通常这些孩子的父母自身就缺乏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极少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多的是采用压抑或回避的方式。无法从父母身上获得经验的孩子,又如何学会自我情绪的识别、定义和表达呢?所以,一昧地去指责孩子哭泣的父母其实厌倦的是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无能感。父母毫不掩饰对孩子缺乏耐心和厌烦的情绪,这就进一步抑制孩子自我表达的愿望,最终陷入重复往返的结局——越不让哭,哭的越厉害。 

“爱”哭,则进一步突显了孩子内心的低自尊,是儿童期抑郁的一种征兆或表现。它折射出家庭内部隐藏已久的问题——夫妻关系以及父母双方或单方精神方面的抑郁状况。通常,抑郁症患者都会表现出寡言,家庭中的问题通过孩子则表现为难以言说,用哭泣替代言说。换言之,家庭问题寻找到了一个替代儿童来承担。这类爱哭的孩子内心往往充满了委屈感,他们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因指责所累积的羞愧感更深深地束缚着他们。这类孩子未来患有抑郁的可能性也更大。 

哭泣是一种交流方式,它虽原始却别有深意。爱哭的孩子绝非个性问题那么简单,它引发我们对家庭问题的关注,对夫妻关系的探讨,以及这些复杂的内容最终是如何影响孩子个性发展。将孩子的行为问题放在关系和发展的路径中加以讨论,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寻找到有效的对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