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赞赏性课堂泼点冷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倡导的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欢迎和关注,赏识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 但令人担心的是,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变味成了“表扬教育”,不少的教师对新课程是照猫画虎,生吞活剥;更有甚者矫枉过正,视正常的批评惩罚教育为洪水猛兽,不敢越雷池半步。赏识教育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大有取代一切教育方法之势头。 课堂上,“你真棒!” “很了不起!”、“天才的回答!”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不一而足。 由于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笔者将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听课体验,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对赏识的认识,以期给发烧的赞赏性课堂泼泼冷水。 一、赞赏应该有个“度” 有人用“四过”“一弱”来概括当前新课堂评价的现状。“四过”是指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表扬花样不断翻新,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双管齐下)。“一弱”是指廉价的表扬使得学生个个志得意满,精神亢奋但心思浮躁,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弱化。 近几年来,由于缺乏对新课程足够的认识,不少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赏识教育就是表扬教育。所以,表扬过多地成了很多教师课堂上名符其实的“法宝”,在他们看来,新课程的全部秘诀和精髓似乎都体现在“表扬”这根点金魔棒上。很多教师肆意将评价与教学活动本身相分离,为评价而评价,赞赏性的语言已经不自觉地成为他们课堂上千篇一律的口头禅。 固然,赏识教育需要表扬,但表扬决不是赏识教育的全部,表扬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如果硬把赏识教育与表扬教育等同起来,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俗话说“糖吃多了也腻人”,过度表扬有害无益。实验证明,过多的表扬会使学生变得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心思浮躁;做事敷衍潦草,好大喜功,喜欢做假作秀。时间一长,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和依赖性,既不利于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不利于学生成功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一些所谓优生也表现得自信有余而细致不足,兴奋有余而冷静不足,热情有余而毅力不足…… 过度赏识的危害令人痛心疾首!那么,该如何把握表扬的“度”呢? 通过课堂观察,不难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是不同的。如回答简单的问题,优等生对于老师是否表扬反应平平;而后进生则不然,他们很期盼老师的表扬,即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受到表扬后也能高兴一番。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如优等生在解出难题或者对某题有新的解法时,他们就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赞扬,而且随着探究的深入这种欲望会越来越强…… 由此可见,表扬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到“有效有值”。 所以,有效的表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要贴近学生的心理,选择恰当的时机,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赞赏方式,善于把握赞赏的尺度,不夸大,不粉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当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时,教师的表扬可以煽情一些;而当学生显得浮躁时,教师应该适当减少表扬的次数,配合一点体态语言,理性一些会更有效果,有时候在学生发言时,可暂不作倾向性评价,但在总结时一定要作点评,面对学生不同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绝不能因评价而评价,为赞赏而赞赏! 赏识是有原则的,违背原则的过度赞赏只能是“温柔杀手”。君不见社会上捧杀孩子的悲剧不是时有发生吗?但愿在我们新课程的课堂上,别让我们的学生成了某些滥念赏识教育经的教师捧杀的牺牲品。 二、新课堂也要说“不” 在新课程的实施上,教师容易走入的第二个误区是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过分“尊重”。殊不知,这种尊重已经成为迁就的代名词,甚至已经异化为对学生的放任。 很多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当发言,讳莫如深,“不置可否或保持中立态度”是他们回应这一问题的绝招,好像说个“不”字就不是新课改了。在他们看来,“不”字就是高压线,就是老虎的屁股,碰不得、摸不得。工作起来战战兢兢,唯恐因此挫伤了一个“爱迪生”,扼杀了一个“牛顿”。 笔者曾听过一节课,当老师表扬一名学生朗读得“好”、“不错”时,引来下面同学一阵窃笑,朗读者满脸通红,因为该生的朗读不但不流畅,而且还读错了好几个字。想想这种赏识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让我们再来看看自主开放的新课堂上学生对教材的解读表现: 《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有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入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 《武松打虎》——“老虎是濒危动物,应把武松绳之以法”; 《背影》——“父亲为我跨越铁道买橘子是朱自清的败笔,因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太懦弱,被人欺负到这程度,还在忍” …… 如此解读,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诚然,学生的个性解读是应当受到尊重的,学生理解上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但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和亵渎,它不仅严重违背、扭曲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脱离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决不会变成彼·拉多! 想想吧,这有多么可怕!面对着这样的体验,这样的解读,我们还能再无动于衷吗?还能再一味拍掌叫好吗?难道非要等到学生一错再错误入歧途时再去堂而皇之的指责学生说不可以这样吗? 三、让批评与赞赏同行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 教育不能没有表扬、批评、奖励和惩罚,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我们说,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绝对不是唯一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包治百病”,都不可能完全适应于所有学生和所有事情。 所以,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批评,有没有惩罚,而在于批评惩罚是否“合理”和“恰当”,在于教师能否艺术地把握、巧妙地运用批评惩罚的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下面是笔者选取的一节公开课中记录下的两个镜头。 镜头1:小组合作时,一个学生紧攥着学习材料,不愿与其他同学合作,急煞了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个学生向老师求助:“老师,××故意捣乱!” 镜头2:两个学生貌似端坐,但私下里拳脚相加,最终一个学生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哎哟”,惊动了课堂。 但奇怪的是,执教老师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似乎被施了“障眼法”。其实,何止是公开课,教师的日常教学,自习课、辅导课、班会等诸课堂形式哪个没有这种镜头的影子! 对此,一位学者的话振聋发聩:“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只是教师的失察,而是渎职!”。大家想想,这何止是渎职,这简直就是放纵,是教育犯罪!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想,这触及心灵的教育不也包括“批评”教育吗?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而人的一生中,是非好坏相依,真假善恶并存,挫折与失败无时不在。所以,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或错误,尤其是思想行为发生偏差后,就要正确地面对,诚恳地接受批评教育,从内心深处深刻检查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 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如何进行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特别富有技巧的问题。成功有效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终生受益,将他引向成功;相反,伤人自尊的、令人消沉的批评,会让一个人精神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所以,批评需要智慧,批评更要讲究艺术。当我们发觉必须批评学生时,千万要理性地对待,要本着“委婉暗示”“对事不对人”“保护学生自尊”的原则,要像教育家魏书生那样,“批评,在踏雪无痕中进行”;要尽可能多的去宽容学生,去艺术的唤醒学生,要善于用诚心真爱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学生从“艺术的批评”那里吸取的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得到的是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 批评与表扬并生并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缺一不可。俗话说,“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说,不经历批评,怎能明是非,辨方向,求发展?可以大胆的说:没有批评就没有教育。 愿批评与赞赏同行! 参考文章: 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2、徐友新:《课堂教学评价,怎一味表扬了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