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渗透(一)---迦南之地

 博物洽闻 2015-10-28
    <埃及——以色列地理关系图>,大家先看着。注意“加沙地带”这个行政标签与“非利士平原”这个地理标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加沙地带”归属问题的地缘背景。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渗透(一)---迦南之地
既然基于步步为营、层层渗透的原则,沿海平原成为了犹太移民最先渗透的区域,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这条平原带的结构,做个解读了。记得在《迦南之地地理结构图》中,我们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沿海平原做了进一步的划分。按照圣经时代的地缘结构,整个沿海平原带,由北至南可分割为:腓尼基平原、亚柯平原、沙仑平原、非利士平原。按照一般规律,位于中间应该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沿海平原的核心区,也是当年犹太人经营迦南之地的重点地区,而位于南北两边的“非利士平原”、“腓尼基平原”,就未必能够完全属于犹太人所有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圣经时代,还是现在的地缘格局,犹太人都未能在上述两个区域占得优势。在犹太人开始经营迦南之地时,他们的在这两个区域的对手是“非利士人”和“腓尼基人”;现在,以色列人则要在这两个方向,面对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
  从现在的地缘结构来看,腓尼基平原并不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范围之内,在英法分割西亚裂谷地带的协议当中,它已经被完全划分给了黎巴嫩,连带北加利利山脉,也成为了黎巴嫩的南部屏障。这种情况的产生,倒也不能完全归结于英法之间的交易。因为就腓尼基平原这个地缘板块来说,本身就是由从加利利山脉和北边“黎巴嫩山脉”上面流淌下来的河流,共同冲积而成的,至于到底是控制黑门山以南地区的族群,还是黑门山以北的民族,能够取得这条地缘交接地带的控制权,就取决于双方的实力了。就现有的实力对比来看,能够从整个西方输血的“犹太人”,肯定是比黎巴嫩人要强大的多,但就二千多年前的情况来看,醉心于经营“迦南之地”的犹太人,实力却比不上经营黑门山以北海岸线的“腓尼基人”强(包括现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海岸线)。后者凭借他们的海洋优势,甚至成为的罗马人的主要对手(迦太基就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
  从整体地理特点来看,山脉更靠近海岸线的“西亚裂谷带”北部地区,在形成天然良港上更据优势。这也是当年腓尼基人,能够纵横地中海的地理原因。相比之下,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沿海平原,东西纵深就要显得更深些。从农业的角度来看,这倒是能够给犹太人提供更多的农业空间,但同时也限制了犹太人的海洋潜力(没有好的天然良港)。因此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相对于迦南之地的面积来说),但犹太民族的原始属性,还是属于农耕民族。假如要在中央之国找两个沿海板块来做类比的话,浙南(杭州湾以南)和苏北(长江以北)在地缘属性上的差别,倒是可以为我们理解腓尼基板块和迦南板块之间属性差异,提供参考。
  通常在地缘分析中,我们习惯于为某一地理单元或者族群,以生产方式的划分,标示出“地缘属性”(如农耕、渔猎、海洋、游牧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地缘属性指的是该地理单元或者族群,最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也是在该民族形成过程中,对文化影响最深的生产方式。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如果一个族群长时间离开他赖以生存的地理单元,或者该地理单元适合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那么这个族群的地缘属性也会随之改变。不过鉴于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当地理背景发生变化之时,处于其中的民族,一定会想尽办法来保有自己原始的“地缘属性”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我们定义为“渔猎民族”的女真人。尽管这支诞生于白山黑水之中的边缘民族,最终得以入主中原,但在他们的统治过程中,还是通过一切行政手段,来保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包括由皇室主导的,每年一次的围猎,以及禁满洲人从事农业生产等)。当然,这种主观上的坚持,最终还是敌不过地理环境和地缘环境的变迁。现在的满族,已经基本失去“渔猎民族”的属性了。
  虽说迦南时期的犹太人,被我们定义为“农耕民族”,但这并不代表迦南所对应的海岸线中,不存在出海口。只不过这些港口的条件,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海上生产罢了(渔业、海上商业等)。从现在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沿海平原来说,整体是呈北窄南宽的三角形状。这也意味着整条海岸线的北段在海港方面更占优势。而这种地理差异的形成,却和“远”在非洲的尼罗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差异不仅在圣经时代,造就了犹太人和非利士人的长期博弈,也和今天“加沙”问题的形成,有着因果关系。

其实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巴勒斯坦地区北部的山地更接近海岸线,一些山地的突出部已经直接面对海洋了。北部的腓尼基平原、亚柯平原,中部的沙仑平原,就是被这样的突出部所分割而成了。比较特别是的南部的非利士平原和沙仑平原的切割问题,因为从地图上,我们很难看出这条中间没有明显山地分割的平原带,有必要被打上两个地理标签。
  真正让非利士平原独立出来的地理原因,并不是象山地这样明显的陆地分割线,而是在海岸线的形态上。因为在非利士的海岸线上,有向内陆渗透达6公里距离的沙丘带。这条沙丘带,并非是由发源于东侧高地之上的河流,所带来的泥沙形成的,而是由西侧隔西奈半岛想望的“尼罗河口”,所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象所有的河流一样,尼罗河在入海之时,也从它的流经之地,带出了不少泥沙。鉴于尼罗河纵穿了广阔的东部非洲腹地,河水中所携带的泥沙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些泥沙不仅在尼罗河口,扩张出了扇形的“尼罗河三角洲”,还在海水和海风的带动之下,向东推移至西奈半岛以及非利士平原的海岸线,并使得陆地与海洋之间,形成了大片沙丘缓冲带。
  从成陆的角度来看,尼罗河水也算为它的亚洲邻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只不过这样的话,西奈半岛和非利士平原,也就失去了成就天然海港的机会。其实说起来,尼罗河三角洲也同样“深受其害”,但拥有一条大河的入海口,古典时期的埃及人可以在河口建设港口,显示自己的海洋影响力。这种兼得海河之利,即可外联海洋,又可内通陆地的港口形态,也是大多数世界名港的初始状态(现在技术发展了,很多就用人工岛把码头向海洋延伸,以建设更深的舶位了)。
  相比之下,非利士平原以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建港了,毕竟东西纵深不过一、二十公里的平原带,不足以形成大型河流。虽然如此,假如没有尼罗河泥沙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非利士平原的海岸线即使不能成就常年能避风雨的深水良港,也还是有机会在一些条件尚好的点上,勉强成就一些小型港口的。现在的话,圣经时代的犹太人如果想从海洋之上,得到些许利益的话,就只有在非利平原以北寻找机会了。而犹太人和其他土著民族,在迦南之地的海岸线上,寻找到的位置最南的建港地点叫作“雅法”(并不能十分确定,是不是犹太人最先发掘这个点的海洋价值)。这个点本身,大致也是非利士平原和沙仑平原的分割点。换句话说,尼罗河泥沙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向北延伸至雅法,基本就到头了。
  提到“雅法”这个名称,估计大家都会很陌生,虽然这个港口城市,在四千年前就已经颇具知名度了(之所以有条件建港,也是因为靠海之处有山丘凸起),但说到“特拉维夫”这个城市名,关注过以色列的朋友应该都会有印象。如果你在政治上,认定耶路撒冷已经完全归属于以色列的话,那么特拉维夫就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这个人口接近40万,犹太人占比95%的城市,就是以色列第一大城市。需要说明的是,特拉维夫之名只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特拉维夫——雅法”。在犹太人大规模回流之时,雅法这个古老的港口城市,是完全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为了拥有一座完全属于犹太人的港口城市,犹太人决心在雅法旁边购地建设一座新的港口城市——特拉维夫。在以色列人通过中东战争,完全控制整条岸线之后,这两个新旧城市,自然也就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城市了。
  说起来“特拉维夫——雅法”并不是巴勒斯坦地区港口条件最好的地点,如果我们建着海岸线向北看的话,会在沙仑平原和亚柯平原的分割点上,看到一条由中央高原向东北方向延伸的,明显的突出海洋的岬角(这个突出山地,叫作“迦密山”)。单从地理结构上看,这个岬角也应该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好的建港地。而在这个点上,也同样有一个可以把历史追溯到公元前的城市存在,他就是在以色列城市规模紧随特拉维夫之后的“海法”。
  单从港口条件来说,海法应该比特拉维夫要更好。因此在英国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之后,他们也将海法作为巴勒斯坦地区,最重要的出海口来经营。并将它已经废弃多年的港口,改造升级为适应现代船舶依靠的深水港口。只不过基于它的地理位置过于靠北,犹太人在建国之后,还是选择了离耶路撒冷地理距离最近的“特拉维夫”作为临时首都(1948年)。尽管现在以色列人宣称耶路撒冷才是他们真正的首都,但为了避免政治上的不稳定性(毕竟耶路撒冷的地位未定),大多数国家还是更愿意把大使馆建在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和海法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无疑影响了他们在城市规模上的排名,但这并不是我们重点所关注的(巴勒斯坦地区也不只是这两个港口)。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是,在犹太人决定大规模“迁回”巴勒斯坦地区之后,在特拉维夫以北,能够供犹太移民直接登陆的沙仑、亚柯平原,会是犹太人首先经营的重点地区。而在这两条沿海平原带购买到足够的土地,站稳脚跟之后,犹太人接下来就会向那些没有海洋之利的地理单元,作进一步渗透了。
  犹太人最南登陆地点“特拉维夫”的位置来看,继续向南部的非利士平原渗透无疑是一种选择,问题是在这个方位上所遇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非利士平原在海路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它在陆地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基于这个原因,善于利于自己游牧属性进行商业活动的阿拉伯人,对非利士平原的控制力也比较强(人品密度也大)。
  要理解非利士平原的地缘枢纽地位,我们就必须对它周边的地理板块做一个了解。我们知道,尼罗河三角洲是北部非洲最为富庶的中心,早在阿拉伯人成为这片土的主人之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在此经营出古老的文明了。如果我们想比尼罗河三角洲向东,与亚洲诸文明进行交流的话,首先必须穿越的是一个呈倒三角状的半岛——西奈半岛。这个半岛目前在地理划分上,被视作亚洲的一部分,而它与埃及西部的地理分割线,也是亚非大陆的分割线,就是苏伊士运河。其实就算没有苏伊士运河,我们也很容易在红海西北部的苏伊士湾,与地中海之间划出一条距离很短的直线,对二个地理单元作出一个切割。相比之下,西奈半岛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地理分割线,就不那么明显了。因为红海北部的另一个分支“亚喀巴湾”,并没有象苏伊士湾那样指向地中海,而是直指西亚裂谷带的腹地(或者说其本身就是西亚裂谷的一部分),要是按照它的延长线来划的话,那整个以色列都得划到西奈半岛去。因此以西奈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的地理分割线,通常是以现在埃及和以色列的国境线为标准。
  虽然没有明显的河流或山地,来分割这一大一小两个半岛,但也并不表示当年英国人,是随手在地图上一划,就分割了巴勒斯坦地区和埃及。因为就这条近似于直线的分割线来说,其南北两个基点的确立,还是有迹可寻的。确定西奈、阿拉伯半岛分割线的南部基点,并不困难,亚喀巴湾的北部端点就是天然的基点。只是在具体划分国境线时,为了给分割出外约旦的巴勒斯坦地区南部的出海通道,多挤出一点岸线来,这个基点略微向西奈半岛方向移了一点。虽然如此,在与阿拉伯人交恶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这条南部海上通道,也随时面临被埃及和约旦人切断的风险。

作者:soafia 
  
    楼主好,我是吉林人,可否分析一下为什么东北地区比较落后吗?人口,东北三省只有一亿出头的人口,不多;土地面积足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也很丰厚,森林木材铁矿煤矿水资源,感觉什么东西都不缺啊;港口的话辽宁靠海也有;可是为什么经济不行呢?最好重点分析下吉林,家乡比较关心。
  ===========================================================
  如果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那么东北地区最起码也是小康之地了;如果中国还是在自闭条件下向工业社会迈进,在工业化上有先发优势的东北地区,也会有比较优势。只可惜78年以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外向型经济,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特别是与海外华人地区地缘关系更紧密的东南沿海,很自然的就成为经济先发地区了。
  在这种发展环境下,即使是在东北三省内部,有出海口的辽宁,其经济发展潜力也在黑、吉两个兄弟省份之上(去年的GDP排名全国第八,基本相当于黑、吉两省的总和)。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行文当中虽然对很多人所关注的那些“历史领土”,不太有深入分析的兴趣,但却对中国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一直有些耿耿于怀的原因。即使是在自己明确表示,在当今的国际框架下,已经很难再对一个国家的边界作出调整的情况下(特别是双方在法律上已经没有争议的情况下),仍对中国从朝鲜换得一个出海口,抱有一丝幻想的原因所在。如果将来有一天,北冰洋航线得以商业化,这种遗憾感会更为强烈。
  想从朝鲜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出海口,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最大的问题不仅在于中朝两国是否愿意操作,并在技术上设计出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在于这会改变日本海的地缘格局,影响到俄国的利益。所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黑吉两省的发展,除了中国内部的开始拉平地区发展经济差的努力之外,朝鲜的开放与否,程度如何也是一个重大机遇,尤其是对于吉林来说。

相比亚喀巴湾这个明显的南部基点,为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的分割线,找出北部基点多少要困难一点。因为从地理环境来看,看不到特别明显的地理特征来承担这项任务。鉴于这个分割点也是地中海南岸与东岸的分割点,比较偷懒的方法,是遵从几何原则,找个转折点做基点,然后向亚喀巴湾方向的南点连线。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有可能把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分割给两个国家。
  相比那些被地图划界,硬性分割的行政区域,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这条边界还是能够让人接受的。因为这个分割点,基本也就是非利士平原与西奈荒漠的分割点。也就是说,巴勒斯坦地区所对应的那段“地中海东部海岸线”,一直到非利士平原的南端,都算是有农业基础的“沿海平原带”,到了位置居于地中海之南的西奈半岛之后,情况就发生转变了,沿海地区再无法产生连片的农业区,“荒漠”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标签。
  西奈半岛这种整体荒漠化的情况,广泛存在于整个地中海南岸。只有在能依靠“阿特拉斯山脉”拦截地中海水气的西北非沿海地区,以及能够从整个东非收集雨水的尼罗河口,才有机会形成连片的绿色地带。相比之下,有阿尔卑斯山系横亘在地中海北岸的欧洲地区,以及本身就是高原地形的小亚细亚半岛,降水量就要充足的多了。至于阿拉伯半岛西侧的这条“西亚裂谷”地带,依靠这条迫近海岸线的高地,勉强经营出了一条沿海农业带,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假如当年地质变化时,西亚裂谷带不是从亚喀巴湾方向,向北延伸。而是透过苏伊士湾,在西奈半岛沿海地区向东北方向转向阿拉伯半岛的话,也许就有机会打造出一条,完美连接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沿海“沃地”来,那样的话,当日埃及说不定就有机会东进“入主中原”,成就帝国之业了。
  上述情况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了,现实的情况是,据守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如果希望向离他们最近的农业区“迦南”之地渗透的话,就必须面对荒漠化西奈半岛的地理分割。尽管法老们可以在西奈半岛的沿海地区,找寻到一些有地下水源补给的地点,做为连接“尼罗河三角洲——迦南之地”通道之上的补给点,但比起一个能将二者连成一片的,拥有高密度人口的沿海平原带,这些以点状分布的据点,所能起到的只能是战术支撑作用。从技术上看,一次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就有可能对切断这类战术通道。这种战略性风险,也注定了诞生于尼罗河畔,带有强烈农耕属性的古埃及文明,即使能够把触角伸到阿拉伯半岛,也无法将之纳入古埃及的版图。 

作者:鄙视抢沙发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