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1372—1446)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他以有雅操、质直廉静出名,很受人敬仰。特别是他教育儿子不慕权贵的事,更为后人称道。明宣宗时,杨溥在朝廷任宰辅。 一天,他的儿子从家乡来京城看望他。他问儿子:“你从家乡到京城,一路上可曾听说哪个令守贤明?” 儿子答道:“我经过江陵来到这里,看见江陵的县令范理就很不贤明。”杨溥又问:“江陵的县令怎么不贤明?”儿子气冲冲地说:“我是堂堂宰辅的儿子,可他对我的招待实在太简慢了。”杨溥又问:“怎么个简慢法?”儿子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然后道:“我遇到过好多县令,人家对我都是十分慕雅,可他……” 杨溥听后,心想:不少身居要位的人,常常以下级能否对自己殷勤趋奉,决定对他们的亲疏,并凭借这些吹捧来增长自己的威风。他们的子弟,往往借助父兄的势力到处为非作歹、横行霸道,而他们却喜欢听信这些子弟的话,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耳目。这样怎么能治理国家,为百姓做事呢?于是,他对儿子的错误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他说:“江陵县令把宰辅的儿子视为一般百姓的儿子,这正是他的贤明之处,你怎么能责怪他呢?我看,问题还是你的心思不正。往后,消一消官气才是。” 后来,杨溥了解到范理确实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爱戴。于是,他亲自提拔他做了德州府知府,不久,又让他做了贵川左布政使。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张衡 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大丈夫行为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晋书》 人应当同正直、快乐结交。 ——司马脱 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怀特利 处已、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 ——薛敬轩 奉承是一枚依靠我们的虚荣才得以流通的伪币。 ——拉罗什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