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做生命价值丛书

 汉青的马甲 2015-10-29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两个孩子在那场火灾中的表现感到惊讶。他们被半夜突然叫醒,安静地跟着我和先生逃离着火的房子,没有哭泣,没有叫喊,没有要求拿任何心爱之物,镇静得就像是在学校里演习一样。老二看到烧毁的房子之后说:“我为家感到难过,但我为自己感到高兴。”珍视生命胜过一切,这是灾难演练的自然心得。


我和先生为了让孩子们感觉生活正常,火灾的第二天,就送他们上学了。第一天从学校回来,两个孩子每人背了一个新书包,第二天,新书包里面装满了各式文具,第三天,书包里又多了同班同学手工制作的几十张表达同情的卡片。这两个书包,孩子们多少年都没有换掉,老大一直背着到中学,老二说,这是Brandon给的,在我没有书包的时候。孩子们的老师撇开课本和考试,用课堂时间讲述我们的损失和制作卡片,传递爱和希望,教会了儿子受用一生的价值:什么叫感激。


这场经历过后,我逐渐开始更加关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小学的生命教育。我发现,这些学校并没有单独设立生命教育的课程,但在学校生活中,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穿插在各个科目之中,必不可少,甚至和语文数学这些主科同等重要。在美国学校,防范灾难演习是家常便饭,对困难家庭施以援手是日常要求,还有艺术手工结合各种节日,让孩子们向父母和亲属送自己制作的礼品表达感谢之情。生命教育的范畴很广泛,包括死亡教育,品格教育,性教育,和挫折教育;在德国,小学三四年级就有专门的初级性教育课,到七年级更会有男女生分班的实物性教育课。很多学校有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碰到问题可以直接去找这个老师,避开跟自己的任课老师产生矛盾,这个老师有点像心理医生,也是不能透露学生的任何秘密,北欧的学校更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和英国,生命教育提倡加强社交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毒品和反吸烟;在日本,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热爱自然是生命教育的主旨;新西兰的生命教育则强调认识自己身体的奥秘,学会尊重生命和尊重自己。 近年来,西方中小学统一反校园内的霸凌行为,几乎每学期学校都会有专门的反霸凌专题讲座。


那个时候,我已经将十几本北美高品质的儿童杂志引进了中国,我和我的团队在北京和纽约两地共同经营小多月刊三册《问你问我》,《探索自我》和《红松鼠》(现合并为科学人文素养综合读本《少年时》),涉及科学、生命和文学的内容。作为旅居美国从业二十多年的媒体人,我希望在第一时间将全球最好的高品质全面教育的读物传递给中国的孩子。我开始思考怎么将带有现代理念的生命教育话题更好地带给中国孩子。


中国此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及早进行生命教育,培养积极的生命观和生命态度,对生命施加积极的教育影响,这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中国小学有着长期追求应试分数的量化教育传统,整个教学体系中,明显缺少生命教育以及和科学有关的安全教育。中国媒体这些年频繁报道小学各种安全问题,性侵害案件连连发生,未成年人行凶摧残更弱小的生命的事件让人叹息,小学生漠视生命和孤独症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加上中国改革多年忽视对人的价值观的精神宣讲,作为家长和教师的一代人对生命教育也感到陌生和困惑。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生命教育的话题不仅根植在小学校的生活和课堂中,也经常出现在儿童读物中。 我查找美国小学教育中经常提到的生命教育话题,并在全球范围寻求和其他儿童出版社的合作, 将和生命教育有关的话题整合在一起,以专题形式,探讨人的身体的奥秘,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和科学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生死尊严和感恩惜福等等话题,策划出一套多角度讲述生命的系列读物《生命价值》。 《生命价值》在当当网上架,打出了宣传口号“我们刚刚开始重视生命价值”,成为中国第一套给孩子们全方位讲述“我”的价值的丛书。


《生命价值》至今推出36本图书,每册讨论一个和生命有关的话题,包括,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男孩和女孩,为什么要感恩, 学习是怎么回事,钱和梦想, 自尊自爱,交朋友,以及什么是恐惧等等。这套图书的发行很快吸引了两万多读者评论,两年热销110万册,登上了当当网的童书金榜,并连续两年获得了中南六省的图书大奖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和优秀教育读物畅销书奖。《生命价值》之《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被人民日报列为2015年国际儿童图书日推荐的50本好书单里。很多小学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放置生命价值在学校的图书馆,成为长期的馆藏图书。


《生命价值》丛书第一辑

《生命价值》丛书第二辑

《生命价值》丛书第三辑


有的读者说,我经常遭遇孩子的尴尬问题,现在她自己看书就明白了,这套书太好了,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一套可以用作标注人生坐标的好书;有的读者说, 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本来我还明白, 你越说我越不明白了的社科书籍。这是一套以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和探讨人生、自然、技艺的书, 我们花数十年才能明白的道理,已经有人在用孩子接受的方法告诉他们了,期待这种潜移默化形成一生的影响;还有的读者说,跟孩子自身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习是怎么回事儿、男孩和女孩、钱、人和动物的关系、生命和孕育等等,这些都是孩子特别感兴趣,一般书和杂志里又见不到的话题。孩子读的时候自己会跟着思考,会有很多想法。 大人的我都很喜欢,好像在弥补儿时的欠缺。


我和我的团队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捕捉学校里最经常讨论的生命话题,也将结合中国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推出更多的《生命价值》系列书籍。


我当然知道,仅仅凭着一套丛书,难以改变中国小学教育普遍缺失的生命教育,也不能让功利为主的教育变成以人为本。但我和小多所做,传播开来,如果可以作为一个重视生命价值的开始,就我个人而言,便是足够了。


(杨鸣镝:旅美二十多年,资深媒体人和教育出版人,小多传媒创始人,两个孩子的妈妈)


本文经作者授权做書微信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此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