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汽车时代 综合实践活动

 黄利锋 2015-10-29

走进汽车时代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金家坝小学    沈文新

活动背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私家车正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我们已迎来了一个汽车社会。汽车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悄然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尽情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尾气的污染,噪声的污染,新车的污染,能源的浪费,安全事故频发,非理性消费加剧等社会问题。让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会关心生边的事情,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把书中的知识通过实践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积极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汽车有更深的了解。

2、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能客观科学地看待事物和问题,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学会选择恰当的成果汇报形式,学习正确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

4、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活动过程

一、主题的确立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呈现出猛增的态势,我们迎来了一个汽车时代。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人们能方便、快捷、灵活、随意、舒适、经济的出行、工作等,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尽情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班级内开展讨论,提出自己的活动主题,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协商,组成你们的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活动主题。

参考活动主题:(1)汽车的历史

2)汽车的品牌

3)汽车与环保

4)汽车与安全

5)购买私家车的心理调查

 

二、制定活动计划

1、开展活动可要有明确可行的活动计划,与小组同学一起,围绕你们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制定一个可行的活动方案吧。

2、复习小组成员的分工

同学们,小组应有哪些分工?指名学生说说。

出示小组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合作研究的全过程

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同学研究的资料

汇报员:负责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监督员:负责监督提醒本小组成员坚持认真合作研究

联络员:出去活动负责联络组员

师:请大家先选出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联络员、监督员等,并进行成员的分工。

3、学生活动

4、制定计划

                )小组活动方案

我们研究的主题

 

我们的组员

 

活动时间

 

指导老师

 

 

具体安排

活动方式

 

 

 

 

 

 

 

 

 

 

人员名单

具体任务

 

 

 

 

 

 

 

 

 

 

我们准备这样展示成果

 

 

 

 5、学生分组制定研究计划,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适当提出意见和建议。

6、各小组交流活动计划

请各小组交流活动计划,要求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思考他们的研究计划制定的怎么样?给他们提点意见和建议。

7、其他小组和同学和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8、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各小组修改计划。

 

 

 

三、开始研究活动

在我们这次研究活动中,可能会用到上网查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让我们采用这些方法,来完成我们的研究活动吧!

(一)上网

1.师: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这一科技发展的产物,早已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网络上的资料无所不有,只要你掌握了搜索的方法,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资料。

2.师:谁来说说如果我们要查汽车的历史可以怎样查呢?

3.学生介绍

4.出示温馨提示:(1)我们可以使用“google”“百度”“搜狐”“9610”等网站,帮助我们搜集所需资料。

2)网络上的资料有很多,我们要注意选择,并做好资料整理保存。

5.出示表格

我收集到的资料:                                                               

                                                                                 

收集资料的方式:                                                               

                                                                                                                                                                                                                                 

收集到的资料:                                                                

                                                                                                                                                                                                                                                                                                                                                                      6.出示老师收集好的资料。

(二)问卷调查

1.汽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使人们能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工作等,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尽情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张调查问卷,选择部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发现问题。

2.学习制作调查问卷

1)出示调查问卷的样卷,认识调查问卷

请同学们观察样卷,思考调查问卷的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说说

教师小结并课件出示:

A 问卷的组成部分

一份正式的调查问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主要说明调查的主题、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意义,以及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第二部分:正文。这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一般设计若干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

第三部分:附录。这一部分可以将被调查者的有关情况加以登记,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收集资料。

B 调查问卷提问的方式

根据样卷使学生认识调查问卷提问的不同形式:

a 封闭式提问  即在每个问题后面给出若干个选择答案,被调查者只能在这些被选答案中选择自己的答案。

b 开放式提问  就是允许被调查者用自己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由于采取这种方式提问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答案,不利于资料统计分析,因此在调查问卷中不宜过多。

C设计调查问卷的注意点

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设计者应该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问卷不宜过长,问题不能过多

要有利于使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选择,因此答案切忌模棱两可,使对方难以选择。

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合理,一般先提出概括性的问题,逐步启发被调查者,做到循序渐进。

讲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和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问题放在最后。

(2)设计调查问卷

和你的伙伴一起来设计一张调查问卷吧!教师指导。

②  计前言。

②设计正文。各小组分别设计,由记录员负责把问题写在卡纸上,

3)交流、整理后贴在事先发给每组的白纸上。

4)形成调查问卷

5)发放调查问卷

6)回收调查问卷

7)统计调查结果

8)分析数据

例:购买私家车的心理调查——家长问卷

亲爱的家长:

您好!为了解我校家长购买私家车的情况,我们精心准备了这张家长问卷,来向您进行调查,请您如实填写。对你能接受我们的调查深表感谢!!!

1、您有购买私家车的心理准备吗?

A、有     B、没有

2、您购买私家车的品牌是什么?

   A、大众     B、丰田     C、东风日产     D、其它

3、您准备买多少排油量的车?

   A1.6―2.0     B2.0—2.4     C2.4—3.0

4、您准备买什么类型的车?

   A、越野型     B、跑车型     C、普通型

5、您买车是因为什么原因?

6、您认为买车有什么好处?

7、您喜欢什么类型的车?为什么?

                                                                         

                                                                        

3.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出示下面的提纲:

关于(          )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                                                                                                                                                                                                             

调查中遇到的问题:                                                               

                                                                               

                                                                                 

                                                                                                                                                   

                                                                                   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                                                                  

                                                                                     

                                                                                     

                                                                                                                                             (三)填写统计表

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随着车辆的急剧增加,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走在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总会掀起地上的灰尘。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难闻的汽车尾气,给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据专家测定,一辆汽车在一般行驶条件下,平均每天要排放3000克一氧化碳,200400克碳氢化合物,50150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那我市的私家车每天、每月、每年要排放出多少有害气体呢?

主要有害气体

一辆汽车排放的气体(克)

我市私家车排放量(吨)

一天

一月

一年

一氧化碳

3000

 

 

 

碳氢化合物

200-400

 

 

 

氮氧化合物

50-150

 

 

 

(四)实地调查

1.师:根据我们活动方案的安排,我们应对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实地调查。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实地调查要注意什么问题?

2.各小组讨论实地调查注意点。

3.各小组交流。

4.出示小组调查录表

               )小组调查记录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调查目的

 

调查形式

 

调查

所获

得的

内容

 

注意事项

 

5  师指导学生认识调查记录表

6  学生实地考察。

7  根据刚才的考察情况完成考察记录表。

8  小组交流。

 

(五)、分组实施研究活动

1).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研究和资料采集、整理归类。

2).  学生在实施研究活动时,要及时写好活动体验日记。

(六)、阶段性汇报

1).各小组将一个阶段来活动的成果在全班展示,其余同学和老师对这一小组的活动情况和成果作出恰当的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2).各小组根据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商量下一步如何开展研究活动,使本组的活动完成得很好。

 

四、延伸和拓展

1)认识交通标志

2)设计未来环保车

汽车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真希望有一辆环保汽车,那就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一辆既美观又环保的汽车,最终用我们的行动来实现这个梦想。

 

五、汇报展示

通过二个月的研究,现在我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展示调查记录材料,调查报告,收集的资料,采集的照片,采访的录象等。

 

六、收获与体会

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到很多汽车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的汇总、整理、分析,明确了汽车的诞生、汽车的发展,汽车的污染。在汽车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的点点滴滴。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汽车的形式和品牌也越来越多。短暂的二个月,但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在实践中体会着实践的乐趣。

 

七、评价与反思

当然,同学们在活动中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了。总之,在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得到磨练。相信这一次活动对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不妨把自己最深的体验写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