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于有氧】10公里跑进40分,就一定能跑全马?

 滁州162 2015-10-29


引言:10月25日,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冠军赛在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落幕。不幸的是,在比赛中有一位年轻男子在临近终点时猝死。赛后得知,该男子是东方航空的一名安全员,尽管在比赛后程他已经感觉到不适,但他并没有停止比赛,最终酿成悲剧。


赛后,原浙江省省队中长跑高级教练章顺康表示,想跑马拉松,先练个两年再说,如果40分钟内连10公里都跑不完,那就放弃吧。章教练的提醒是好心的,也是有必要的。但对业余跑者能不能跑完马拉松,或者是如何安全跑完马拉松,仅仅以10公里跑进40分来界定,这样的观点过于武断。

就以上现象,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1
首先 对健康的全面认识

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一提到健康,脑海里会出现“瘦的人,肯定比胖的人健康”“跑的快的人,肯定比跑的慢的人健康”。其实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来不跑步但却跑的快的人,健康情况未必就比天天跑步却跑不快的人健康。


同样的道理,一个天天跑步的胖子,健康情况未必就比从来不跑步的瘦子差。在美国,很多胖子可以顺利跑完全程马拉松,而在国内,一个身材苗条的白领经常倒在1000米跑道上。而且,美国人一直坚持:“宁可有伤,不要有病,好的身体不是靠养的,而是通过运动练出来的”的观点。所以,对身体健康的全面认识和重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宣传。

2
其次, 对项目特点的认知

马拉松是一个长距离耐力项目,比赛的难度大大高于5000米、10000米,它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训练年限、训练负荷等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能不能(无伤无病、有质量)完成全程,要基于运动员在常年的周期训练中是否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仅仅以10公里跑进40分来界定能否跑全马,这样的观点过于武断。


例如:业余体校中长跑队,许多14、15岁的小朋友10公里可以随便跑进40分,但他们初期的训练计划并不是按马拉松训练计划来练,一般单课次的运动量也就12~14公里左右,这样的运动负荷是很难跑完全马,或者跑全马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但在业余圈,也许90%的跑者10公里一辈子也跑不进40分,但他们的训练从一开始就是按马拉松的训练计划来进行,常年进行有氧训练,每到一个训练周期,便会拉一次长距离,虽然配速没有14、15岁的小朋友快,但整个运动负荷的积累比较连贯、科学,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是可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全马的。

3
最后, 对自我能力的评估

第一,成绩目标评估。跑步和学习、工作一样,要做好就得有目标。但设立目标的导向一定是要基于自己的能力(身体状况和运动天赋),而不是以身边跑友的运动水平为导向。许多跑者,总是拿别人的运动水平来给自己树立目标,训练中忽略过程,总想走捷径,最后被迫受伤。


第二,运动能力评估。运动员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对能否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非常重要。自我运动能力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对于全程跑者来说,平时20公里(+10秒)、25公里(+7秒)和32公里(正常)的配速,基本可以换算出自己的全马水平。当摸清自己的真实水平时,比赛中就要严格按照自己的真实水平跑,不要盲目提速,杜绝侥幸心理。


第三,自身状态评估。状态分为:身体状态和竞技状态。赛前身体状态主要基于睡眠、饮食是否正常,以及有没有其他伤病。业余跑者往往只看重训练效果,不太留意这些细节。其实人在每一次生病或受伤前,身体都会有各种不适,只要稍加留意,也许就会避免。赛前竞技状态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赛前训练强度的高低和运动员自我感知。竞技状态好的时候,运动员跑的时候步伐轻盈,身体重心向前的欲望强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适当压一压配速,避免状态出的太早。

老于寄语

Best wishes

_

业余跑者在没有做好训练准备的情况下,跑全程一定要慎重。我们不能总抱着征服的心态去跑全马,更不能为了一枚完赛奖牌接连不断地参加比赛。很多刚跑步的跑友,比赛前就奔着关门时间去的,这种把双脚放在地狱,眼睛搁在天堂的思想对自己和家人都不负责任。


所以,建议业余跑者“少比赛,多训练”,时刻将梦想和健康捆绑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