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准备好直面内心的黑暗和恐惧了吗? | 有读

 汉青的马甲 2015-10-29



| 有读荐书第 42 期 |

寻暗集

熊亮 编绘 —



文=好同学 | 编辑=咲颜




有些黑暗,

需要我们去探触。


真假不为关键,

心中的恐惧和残酷必须直接面对。


去体悟,去相信,

愿力即奇迹。



……


熊亮

水墨画家、作家。自幼自学绘画,27岁正式开始创作绘本。其绘本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众多国家出版,2014年获丹麦“安徒生”插画提名奖。



熊亮专访 | 时长:05'36''

视频出品 :未读 x 书度 | 剪辑=张钊侠





编绘 熊亮


设计 杨林青


出品 Meridian时差


联合推出 Meridian时差&未读





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未读小店购买预售版《寻暗集》



缘起


2008年,熊亮34岁。

某一天,他决定做一些新东西,一些潜藏已久、却始终不为人知的东西。

他解散了工作室,把自己关在房里,一画就是三年多。

我必须在这个年纪留下属于这个年纪的东西。





房间里铺满地膜,角落里累积了厚厚的灰尘。颜料和墨水斑斑驳驳,音乐震耳。画者胡子拉碴,围着地上的画作打转,琢磨,仿佛时空中只剩自己一人,也只有他一人。

并不是困兽之斗,而是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我一定要这么做。知道了自己的意愿,就会坦然。


选择


由于早年的经历,熊亮对周围世界中“失衡”的存在,直觉敏感。阳光下的一切美好得近乎假象,日常舒服得让人麻木、遗忘了危机的含义。然而危机从未远离,自古至今,民间长久流传着类似的故事:路遇不测、无辜蒙冤、突患绝症、家破人亡……总有一些苦难在朋友的朋友身旁上演,而未曾遭遇的人唏嘘片刻,也只能感慨命运无常。


如此,在欢愉的此刻,往往有某种清醒而冷酷的意识在提醒熊亮:如果当下倾覆,自己还能心如止水吗?——现世安稳,但一切都值得考验。


内心的矛盾焦灼如影随形,于是熊亮决定,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去直面黑暗、探触心中的恐惧和残酷,以图跨越。在深渊面前,他主动选择了试炼。






美好和平静其实转瞬即逝。深渊犹在,黑暗犹在,痛苦犹在。人若是想掩藏这一切,它们就会反复出现。如果直接去面对它,就能慢慢跨越。






我选择尝试这样的风格,也是想挑战自我,去感受自己是不是真的勇敢。

凝视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长久沉湎于黑暗创作,熊亮的内心充满压力。即使是抱着研究思考的心态,黑暗一样会吞噬创作者的内心。那些远古超现实的故事和场景,其内在情节却是熊亮在当今城市中亲身经历的回忆。千百年来人性从未改变,在画画时,只有勇于逼视自己内心的恶念与软弱,才能如实画出中地狱里那些扭曲骇人的面孔。

做得久了没有不慌的,晚上出去散步,我给自己打气的方法很简单:'没事,我还是个男人呢!’就这么简单。






逐渐,房间满墙满地铺满这样堪称可怖的画作,有朋友甚至称他的作品充满了“冒犯性”。但熊亮坦言,选择这样的风格,并不是因为他崇尚黑暗,而是正因为经历过黑暗,才发现自己对此更加无法忍受。他深知,让自己穿越黑暗的唯一方法,不是调转目光,而是迎头直面,才能理解、跨越,得到救赎。



出世


珍藏七年,打磨七年。Meridian时差与「未读」联手打造,杨林青工作室操刀设计,这部反映了创作者熊亮当时的内心与生命的转型之作,终将出版问世。


近八十张“黑暗美学”的当代水墨创作,三个流传民间的戏剧故事交织,荒诞离奇而触目惊心,直直探向幽暗惊恐的人性深处。






今年我四十了,这部作品是年轻时创作的故事。那时我怎么会想到,七年之后,有那么多朋友合力从尘封中将书稿理出来,那时你我甚至不曾相识。

当问到书名为《寻暗集》,那为何要寻找黑暗?

熊亮说:我也不能回答。我们从无明的黑暗中走来,寻找的实则是光。







……




另外,作者熊亮还将于11月8日在时差空间(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文创园内)举行《寻暗集》新书发布会暨个人画展开幕式,感兴趣的话不要错过哦。


活动信息及嘉宾见海报





- 本期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