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压箱底七年后,这本书终于可以出版了……

 真友书屋 2015-10-30


他的画张张骇人,却美得震撼。


美是什么?

大部分人会以“让人愉悦”为答案;而少部分经过深度思考,又不甘平庸的家伙可能会觉得:美是发现。

发现愉悦、震撼、激动、悲伤、怜悯……发现新的、每一种自己不曾经历、或者不曾预设的体验,心灵为之颤动、感受大口大口呼吸地活着、心智为之启发……这是美。

对有的艺术家而言,甚至探索恐惧的过程也是一种美,美之在于在黑暗、恶、骇中找到智、善、光。

在从业快二十年、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是国内最好的儿童绘本艺术家之后,熊亮把对美的探索转向了——这本压在箱底七年之久的《寻暗集》,对于艺术家是两个层面的颠覆:


① 它绝对不是一本儿童绘本

② 它是一场关于黑暗美学和人性觉悟的纸上戏剧盛宴


艺术史中的无数故事证明,创作中最美的瞬间在于“涅槃重生”——或者是对传统的彻底颠覆而创新;或者是打破偶像,“自我”的脱胎换骨。

他,做到了吗?


熊亮的出版/艺术合作伙伴、生活中的朋友写下了她视角里《寻暗集》所诞生的故事。


【文末有新书简介及预售链接】



穿过熊暗的熊亮

文|Momo


我要说的是一个“熊亮”和“熊暗”的故事。


我认识他时,他已在亮处。熊亮,不到四十,在绘本领域创作了近二十年,海内外获奖无数、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各大国际书展被作为代表中国当代的绘本家推出……一颗正在闪烁的亮星。虽然年轻,业内人称一句:“熊老师”。




凡事有际遇。十几年前,熊亮第一个画的绘本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本挂在东欧超现实小说魂上的文学绘本。廋骨伶仃的人和无望的生活,画风尖锐游离,绝对先锋派。一出版后销量叫好,出版社找到熊亮想签,规划一整套“世界经典文学作品绘本”。当然嘛,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风格复制一本接一本生产。熊亮那时刚辞了工作来北漂,决定要“做创作”。往前一看,不想用定制风格来捆绑束缚自己,明知有市场,仍然勒住了马头不受“畅销”的诱惑。

过几年,女儿添添出生了,熊亮开始给孩子画绘本。起初只是讨爱女欢心一边随手玩儿,大概是父爱激发了内心柔软,再加上自幼习国画、受古典文化浸润的功底,随之几年出版的书一本接一本收到童书界好评。《小石狮》的念念温情,《京剧猫》的憨逗幽默,《兔儿爷》、《灶王爷》,甚尔后来颇有禅意的《金刚师》,中国传统文化里曾经滋养过熊亮的童年故事,在他的画笔下再一次次新生变幻,重新滋养女儿。

岁月交答卷。添添十来岁,熊亮出手的作品一本本风格特立独行,绘本界赞他是最有潜力成为“中国原创绘本大师”的人物——虽然其本人羞于顶“大师”之名。

满四十这一年,熊亮拿下了等同于儿童文学领域里诺贝尔奖的丹麦“安徒生”插画提名奖;作品《梅雨怪》正在法国被投资拍动画短片;《二十四节气》2016年将分别在印度及挪威国际书展展出,不冒进,他当之无愧当下在绘本艺术创作上最有国际声誉的作者。


这都是“熊亮”,亮在人前的那一面。


“熊暗”是谁?


一条路正走得通亮畅快,但这不是全部的他。私下里,他还藏了一个“熊暗”,执念希望能摆脱自己“畅销儿童绘本作家”的身份。索性就蛰伏在暗处吧,抽身在世俗生活之外纯粹为画画而存在的那个他——自署名为“熊暗”。

2008年时,熊暗34岁。

某一天,他决定做一些新东西,一些潜藏已久,却始终不为人知的东西。他解散了绘本工作室,把自己关在房里,一画就是三年多。

“我必须在这个年纪留下属于这个年纪的东西。”

房间里铺满地膜、角落里累计了厚厚的灰尘。颜料和墨水斑斑驳驳,音乐震耳。画者胡子拉碴,围着画作打转、琢磨,仿佛时空中只剩他自己一人,也只有他一人。

当时他选择的题材在任何时候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从民间乡村鬼怪、地狱、神明戏剧文献中收集素材,以视觉和美学功力梳理,一张张地画。


他问自己:“为什么就被这种质地吸引”?



看起来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乡村山野间的戏目,来自一种恐吓,无所不在,并非指向政治性,而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体系,并且大多数创造活动今天仍在农村生活中延续。恐怖起源于原始的宗教情感,民间戏剧杂耍中依然保存这些强烈宗教情绪,在对恐惧事物夸张模仿中,更有一种无惧的欢乐。

熊暗那一年34岁,也正好是一个中间变化期。从开始接受教育,社会的体制或经济格局变动、人际关系、信仰上都有一种动荡,总觉得“惊魂甫定”,从一个变化还未站稳就迈向下一个,他决意开始回归传统,既是一种深厚和妥妥的回归,也有点穷则思变得意思,内心还是矛盾的。

生活平静美满,文化圈的朋友们也常聚在一起喝茶、读书,清减内心,但是还不够遗忘这些焦灼的时间和反思,所以,他告诉自己:

“黑暗在中国和西方不一样,并非生和死的问题萦绕,是生活的恐慌。

这些故事来自于古老的民间戏剧、宝卷、变文,除却背景时代差异这些表象,仔细读来,里面的人物个个都是我们。”




这就是如今呈现诸君眼前的《寻暗集》,在那个时期里它被熊暗叫做《鬼戏剧》。一边,熊亮在冉冉升起;一边,斗室里熊暗上下求索。

做久了没有不慌的。晚上出去散步,看到沿路平静的人群各自其安,他给自己打气:“没事,你还是个男人呢。”就这么简单。表面文气的江浙男人,脊背下的骨气是韧性,平和地和自己决斗。

动手的时候也知道会压箱底了。那个时候没有市场,不合时宜,但人就是被内心的东西推动的,没办法,它比理性强大。熊暗哪能不明白:“那个时候我应该趁热打铁,做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书,多做做活动,一切都会美好,可是没办法。”做了就做了罢,压在箱底废纸一堆,对自己却是个结实的交代。




七年后,熊亮捞出熊暗的这套画稿。设计师杨林青一见入迷,两人一起精选出三个故事,愿力和奇迹的《目连救母》、唤人顿悟的《鬼子母》以及荒诞不经《乌盆记》。淋漓酣畅的画面冲得杨林青脑洞大开,索性把这三个故事用了三种排版方式设计一本书中,带领观者通过阅读感官不同直接穿行时间空间,浮现书中三出“纸上戏剧”的不同空间情景。杨从设计上完美阐释了对画的解析,成为两位创作艺术家联手的一出二重奏。

七年后,我、未读的张国辰、白明辉也受其召唤而来,众人合力,借由Meridian时差(以下简称“时差”)、未读及新星出版社等各种平台,让这压箱底的“熊暗”有机会重现世人眼前。

是以,《寻暗集》诞生。


“我希望绘本不止是轻薄的。”


为何寻暗?为何是时差?

熊亮的一句话曾如警钟敲醒我:

“我希望绘本不止是轻薄的。”


并不是说目前市场上的绘本都是轻薄之作,那未免狂妄。然而从绘本进入中国,到急速发展的这二十年,儿童绘本几乎可说占了“全壁江山”。勉强算起来成人能看的,成气候的大概只有台湾朱德庸、几米以及法国桑贝三位名家。

我们的阅读太单一了。

在欧美绘本市场上,儿童文学与绘本也是绝对大份额,但,绘本绝不只是天真和幻想的世界。各类严肃题材、社会话题与创作都能呈现在“绘本”上,丰富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也能生长其上。




《阿兰的战争》里,年轻的法国漫画家与美国退伍老兵在街头相遇,漫画家用东方凝练的水墨结合老兵日记体式的娓娓道来,展示了一部写实的二战文学。

《我在伊朗长大》,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当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为背景,用客观的眼光叙述了国王被推翻、两伊战争等事件,让全世界通过简单的图文语言去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

更多已经被中国读者熟知的作品。阿特·斯皮格曼,美国先锋派漫画的代表作家,耗时八年完成的《鼠族》讲述父母从纳粹大屠杀中逃生的真实经历。1992年《鼠族》作为史上第一部绘本作品获普利策奖,这是一场无声的胜利。

等等等等。在绘本的世界里,应该有更多真实、纪录、直面现实题材和发人深省被创作、被看到。


怕不怕?敢不敢?有没有底气?


在谈论到《寻暗集》时,熊亮也提到:“文学/成人绘本不是黑暗。可能做完这一本,我更多以文学、艺术、生活、古典文化为主题。传统和历史是绕不过去,我们得带着疑惑的精神去寻找,挫折不是坏事,伟大的思想转折点都是生命和精神双重困境中发生,只有这样与痛苦形成动态平衡得安静才特别真实。”

不管是绘画、写作、绘本,所有创作背后都是这样想的吧。




自“时差绘本联合国”始,时差的使命一直是把不同文化下的创作,特别是绘本视觉艺术带到中国。我们并不排斥加入已经拥挤的儿童绘本市场,并且还努力带来一点原创和新鲜感(以“时差绘本联合国”为证);然而,先锋和实验总需要有人冒险,我们还想再勇敢一点。


和七年前的熊暗一样,直面恐惧。没有人做的类别,怕不怕?

有价值却还需要培育市场的严肃绘本/文学绘本,敢不敢?

怎么甄选最有艺术创造水准的绘本和剔除只是自我小众趣味的创作?有没有底气?


作为这本书的出品人,我此刻的心情和熊亮描绘自己在“熊暗”的那一刻相通:“并不是困兽之斗,而是不能违背自己的意愿,知道了自己的意愿,就会坦然。”

《寻暗集》是时差试水文学/成人绘本的第一个出品,2016年已经有一系列全年计划。不多,但每本都精挑细选,每本都是一个突破一种实验。希望创作者、出品的我们和翻书的读者们一起,都能共同经历一个由暗入亮,即使身处湮湮尘埃深处,最后也能闪出珍贵的自我智慧之光。


P.S. 本文作者Momo同时为Meridian时差出版负责人、“时差绘本联合国”策划人,文中图片选自《寻暗集》



你准备好了吗?


编绘|熊亮

设计杨林青

出品Meridian时差

联合推出Meridian时差&未读



有些黑暗,需要我们去探触。

真假不为关键,心中的恐惧和残酷必须直接面对。

去体悟,去相信,愿力即奇迹。


内容简介

《寻暗集》由熊亮在三出关于宗教和鬼怪的民间戏剧基础上由“目连救母”“鬼子母”“乌盆记”这三个不同的故事及水墨画构成。杨林青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纸质书的物理性,为三个故事塑造三个不同的情境,使读者可以进入三个不同的空间场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