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孟子教育智慧》感悟

 江山携手 2015-10-30

读《孟子教育智慧》点滴感悟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知言养气”的哲学思想,“浩然之气”的美学理念,气势磅礴的说理艺术,无不显示着智慧的光芒。

读《孟子教育智慧》感悟  孟子肖像                  读《孟子教育智慧》感悟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一些学校校训仍彰显着孟子教育智慧的丰富思想内涵,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邹城一中的“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等等,足见孟子教育智慧仍闪烁着跨越时空的绚丽光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孟子教育智慧仍是我们穿越教育迷雾、锤炼教育智慧、拥有教育思想、深入进行优质教学研究的必读之作,尤其他的“教亦多术”的教育艺术和“思则得之”的学习观对我影响颇深。

“教亦多术”的教育艺术

把孟子“教亦多术”的教育艺术融进优质教学研究中,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研究学生不同情况,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不同于他人的爱好、特长、不足,不同于他人的学习成绩、生理特点、动机兴趣。还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认同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要求,因材施教、和谐育人。为此须“教亦多术”。

我们的优质教学研究提出了“学习百家,自成一家”的思想,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这需要我们潜心学习研究和实践,通过厚积而达到在教学上的薄发。正如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他不是具体拳法套路而是一种武学思想,靠这种思想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武术的无尽魅力,但这种思想根植于李小龙博学修炼的种种武术技艺,我认为教学不也如是吗?且以为一个不善学习孤陋寡闻的教师想“教亦多术”也不过望梅止渴抱残守缺罢了。

“思则得之”的学习观

《孟子·告子上》:“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强调思考对学习的重要性,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无收获。要求我们主动自觉地运用教育思考,获得新知,同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学生自己动脑筋,得到的东西格外深刻。光听老师讲,自己不思考,得到的东西就不太深刻。”

看一看我们的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满堂灌”现象仍有很大市场,凌乱琐碎的“满堂问”式教学又贯以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又应运而生,好像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就要把所有问题交给学生,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有时间思考吗?”这不正是学而不思则罔吗?不久前马来西亚的教育家张发先生和台湾的资深语文教育家蔡玲女士简约大气注重思考注重能力培养的语文课较好的体现了“思则得之”的学习观,令我感受颇深。

新课程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思考带来的体验性。还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生机的思考过程,也使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教育思考,用思考去导引教育教学,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去解放学生固有的灵性,让学生在教师“教亦多术”的教育艺术引领下和“思则得之”的感触中,有利于自己成长。

只言片语的一点感受不一定准确,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