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图书馆建设的转变

 灵藏阁 2015-10-30
 

尽管光雄不同意,我还是先完成计划中的最后一篇再说,也许还会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哈哈!

图书馆建设从文化建设到社会建设的转变,不是对图书馆的文化建设的否弃,而是以图书馆文化建设为基础向图书馆社会建设的自然长入。在今后两种建设将并行不悖,但重点强调图书馆的社会建设方面,同时继续发挥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功能[11]

一方面,按照“十七大报告”精神要求,图书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收藏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服务;重视城乡、区域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着力建设农村、偏远地区图书馆;加强图书馆职业道德建设,注重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收藏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动信息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性质,发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按照“十七大报告”精神要求,图书馆就要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服务。为保障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努力,为促进社会信息公平正义而奋斗。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制定和完善图书馆运行法规,增强图书馆活力,促进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政府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创造依规依法有序运行的图书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重视图书馆维护社会信息公平与正义的作用,使广大社会成员依规依法均等共享图书馆服务。政府要积极推进城乡图书馆统筹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把这种投入看成是实现社会再分配的途径,不断满足社会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加快构建服务便捷、覆盖广泛的图书馆体系

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政府是提供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体,而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因此,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政府负有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定位并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责任,理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理应受到政府的重视。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目标是要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这种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其服务方式的创新需要基本的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13]。在20069月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要“加强文化立法”,六项立法中图书馆立法列在第二位,同时提出了“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十六字方针来指导图书馆的改革与创新[14]

图书馆建设与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我们可以描述如下图:
如何应对图书馆建设的转变

总之,图书馆建设包括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两个方面,目前图书馆建设面临的转变的最终目标是使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平衡协调发展,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图书馆建设目标。

 





[11] 图情释怀. 图书馆建设的重大转变:从文化建设到社会建设[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 _3e 3873f201000bg0.html.

[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11/content_3906616.htm.

[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