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哮喘与冬病夏治

 山高水高 2015-10-30

小儿哮喘与冬病夏治

小儿哮喘的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很对家长对此忧心忡忡。过了夏至,就进入夏天了,天气越来越炎热,很快就要入伏,就到了冬病夏治的季节。所以最近报刊上、电视上宣传冬病夏治的文章、节目也层出不穷:冬病夏治能治的病种非常多,什么冠心病、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疾病、慢阻肺、哮喘……看来冬病夏治也能治百病了。前几天有位小儿哮喘的患者妈妈在博客上给我留言,问我“她的孩子是否能采用冬病夏治疗法?”我感觉这个问题问得好,很有必要将其阐明; 2010628的《中国中医药报》又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冬病夏治有了三个诊疗指南: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小儿哮喘》感觉更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小儿哮喘是否适合应用冬病夏治。如果不说明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就有可能“冬病瞎治”!小儿哮喘与冬病夏治

什么是“冬病夏治”

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冬病”就是指常常在冬天发作的疾病,或者症状常常在冬天加重的疾病,所谓“夏治”就是对于上述疾病常常在三伏天治疗。冬病夏治其实包含了“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念。

凡是一到冬天就经常发病的患者,或者症状加重的患者,大多是喜温热怕寒冷的人,这类患者多数喜欢过夏天,厌恶过冬天,从中医的视角来看,这些人都属于阳虚体质。冬病夏治从深的层次上讲,治的不是病,而是阳虚体质,就是通过夏治改善患者的阳虚体质。

冬病夏治的原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四季的变化及划分都是因为阴阳的进退消长所致,不仅自然界如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以如此,人作为万物之灵,也一样遵循阴阳之道。所以,春夏养阳气,秋冬养阴气,也是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理解这句话时,许多人常有这样的疑问:春天夏天,阳气已经很旺盛了,人体的阳气也逐渐旺盛,为什么还要补养阳气呢?同样,秋天冬天,阴气已经旺盛了,为什们还要补养阴气呢?这其实还是牵扯到一个 “因人而异”的问题。同样是人,炎炎夏日,为什么有的人就喜欢吹空调,有的人就厌恶吹空调?同样是人,数九寒冬,为什么有的人就喜欢热水,有的人就喜欢喝冷饮?这就说明,人与人的体质是有很大差异的。有的属于寒性体质,有的属于热性体质,有的属于不寒不热的中性体质。寒性体质的人一到冬天会感到身体不适,原有的疾病会加重。这类患者就需要冬病夏治。因为,夏天自然界的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随之旺盛,趁着阳气旺盛之势,再利用一些温补阳气的治疗手段,使虚馁的阳气得到最大的补充,使阳虚的体质得到更好的改善,实际就是趁热打铁、助火浇油。阳虚的体质改善了,寄生在阳虚体质上的各种疾病也就自然能减轻或者治愈。

阳气亏虚是冬病夏治的适应证

按照研究中医体质学的王琦教授的观点:阳虚质又称为白胖怕冷型,体质特点主要有: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不温、四肢倦怠、咳喘心悸,大便稀溏等。

不论你是什么病,冠心病、心绞痛、哮喘等等,只要符合上述体质特点,也就是阳气亏虚的体质,就适合冬病夏治。

小儿哮喘多属于肺热

根据我多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经历来看,小儿哮喘患者的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并不是说一到冬天就发病,虽然有的儿童一到冬天可能发病次数多,但也不一定属于阳气亏虚。更多的小儿哮喘患者常常伴有发热、面色红赤,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大便干结,便秘,手足心热,口唇红赤如状,舌质红,苔薄或者剥脱等,一派内火炽盛之象。阳虚的哮喘患儿十不及一。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小儿哮喘一般不适合冬病夏治。因此,小儿哮喘患者在选择冬病夏治前,一定要辨清体质,切勿盲目跟风、劳民伤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